APP下载

《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2020-09-10朱辰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的灾难性事件,疫情期间国家遭遇重重挑战。《新闻联播》节目是将国家凝聚起来的核心要素,该节目的播出与收看形成了一种仪式,且该仪式能够通过信仰的共享构建团结与认同。基于此,本文对《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国家认同的建构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61-02

一、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考验着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管理能力,也增加了各国的经济压力。面对重重挑战,如果无法应对或应对方式不妥,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与质疑。面对这样的危机,该如何重新主导局面?

央视是此次疫情报道重要的主阵地、主力军之一,同时承担了特殊时期维护民众国家认同感的职责,其中《新闻联播》节目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新闻联播》是将这个国家凝聚起来的核心要素,节目折射出的是思想的形式、秩序的形式、表达的形式,为人们提供稳定感、安全感及认同感[1]。本文围绕《新闻联播》中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展开研究,进一步论述《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二、作为仪式的《新闻联播》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解读

大卫·科泽在《仪式、政治与权力》中指出,组织、国家是一种过于抽象的实体,难以被人“看见”并激发出统治者想要的认同与忠诚,因此必须利用仪式将组织或者国家的象征呈现出来,如利用国旗、歌曲等象征或人格化等方式,将组织、国家变成可想象之物。通过接受与政治组织相关的象征,个人感觉自己成为组织的一部分,并把其他参与仪式的成员视为同伴[2]。仪式不只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同时也是共同信仰的表征,组织或者国家依靠仪式构建并维持認同感和凝聚力。

每晚定时收看《新闻联播》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仪式。它一方面为所有收看节目的人提供共同的符号和形象,以加深人们对国家的认知;一方面每一条新闻、每一条信息都在构建认同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循环往复、有规律周期性的制作与播放,持续、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意识。通过对时空的构建,使广泛分布的人们变成“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将思想体系、价值观、对党的信任、对国家的热爱植入公众内心。

新冠肺炎疫情从暴发到逐渐缓和的数月内,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忠诚度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作为仪式的《新闻联播》能够通过信仰的共享,构建团结与认同。

三、对《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建构国家认同的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在2020年1月下旬到4月8日播发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新闻报道(消息、简讯)作为研究对象,其报道对象及报道内容丰富,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市民、从决策部署到具体行动、从医院里的危急时刻到宅家生活里的趣味时光。

(一)建构正面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这里指中国的国家形象,对形象的建构是对自我的直接建构。人们在认识并阐述某国的国家形象时,通常会从某个局部出发,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行为主体划分,从政府形象、企业形象、社会组织形象、公民形象看《新闻联播》如何试图从多方面、多角度共同建构一个正面的大国形象。

1.塑造疫情下负责的政府形象。政府的形象对国家形象有巨大的影响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联播》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疫情的讲话及指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地方党委和政府针对疫情的具体行动。这些新闻报道反复强调的,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二是党中央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目标和决心;三是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防控工作各个阶段的具体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整合资源、全力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具体行动。

《新闻联播》大力报道上述内容,展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领导力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情怀,反映了党和政府面对这场灾难时积极、负责的态度和形象,展示疫情防控正在有序有效推进,同时也宣示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能够经受考验,彰显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应对能力,由此增强人民的国家认同感。

2.塑造疫情下坚勇的国民形象。“与政治及仪式问题明显相关的事实是,较之于那些无趣的、抽象的信息,人们更加关注生动的、具体的信息。”[2]以党和政府为报道对象的新闻并不就是无趣与抽象的,应高度重视报道的生动形象[2]。《新闻联播》中讲述的疫情下中国人的故事不在少数,这些故事刻画的在国家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武警公安是一国之象征,他们英勇无畏的形象代表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人们会通过象征物或将国家人格化的方式感知一个国家。这些人的故事可以激发人们对国家的情感,并逐渐将自己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产房里的新生命》《夏思思:用生命践行医者誓言》《武汉:在疫情一线的环卫工人》,通过新闻特写和“一线抗疫群英谱”板块的设置,以白衣为铠甲的医生、顽强与病魔抗争的病人、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乐观风趣的普通老百姓为主角,记录疫情下中国人的故事,展现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和团结一致、坚不可摧的国民形象和民族精神,节目期待以这些故事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另外,通过报道各企业和社会组织对疫情重灾区的援助和艰难时期有序复工复产、破除发展困境,塑造了企业形象、社会组织形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联播》塑造了政府、国民、企业及社会组织的正面形象,由此形成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中国的国家形象会作用于国民对国家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二)以“他者”建构自我

人们通过感知与他人的区别,才能实现对自我的定位,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认同也必须以另一个国家的存在为前提。“他者”一方面与“我者”形成了差异,另一方面则与“我者”形成了参照[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联播》对“他者”(即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关注度较高,具体关注的内容表现为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对中国抗击疫情行动的积极评价以及国内进入缓和期、国外疫情暴发后对国外疫情的情况通报。

1.基于“他们”对“我们”抗疫手段的肯定。基于“他们”对“我们”的肯定来加深“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是《新闻联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各国及各国际组织对中国抗疫评价的报道中,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对中国的评价皆为正面评价,例如赞赏中方在疫情中的积极努力,肯定中方的行动迅速且有效,支持中方的各项应对措施,相信中国必将战胜疫情……通过大量报道“他们”对“我们”的肯定和认同,能够建构起“我们”对自我的认同。

2.展现“他者”与“我者”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的表现差异。当我国疫情发展进入缓和期后,国外疫情暴发,对国外疫情的报道和其防疫措施的介绍可以间接建构我国民众对自己国家的认同。疫情暴发后,我国迅速采取了“封城”等一系列措施,限制人们出行,并呼吁大家疫情期间尽量“宅家”,而部分西方国家政客却指责中国。当国内疫情好转、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时,中国民众却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看见西方发达国家疫情暴发且没有有效手段控制疫情蔓延,《新闻联播》援引外国媒体、政府官员、社会名人、组织机构的评价或陈述,揭示他们统筹协调能力弱、医疗物资缺乏、检测能力不足、市民抗议活动频发等问题。“它是我们电视中的他者形象,它意指危机性,却又赋予我们可以不置身其中的一种安全存在状态。”通过“他者”与“我者”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的表现差异,民众能够看到自己所属国家的治理能力、体制机制优势以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灾难面前总能选择共渡难关的光荣传统。

四、结语

《新闻联播》在疫情中努力结合两个路径,共同建构疫情下的国家认同。这两个路径分别是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与“他者”形成差异与参照。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具体表现为塑造疫情下有强大领导能力、以人民为本、努力捍卫生命尊严的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团结一致、坚不可摧、积极乐观、共克时艰的国民形象,逆境中谋出路且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社会组织形象。与“他者”形成差异与参照的具体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新闻联播》作为一种仪式、一种象征,具有一定的支配地位,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在创建一个令人信服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张兵娟.国家的仪式——《新闻联播》的传播文化学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8):28-30.

[2] [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22-25.

[3] 丁杰群.《新闻联播》冬奥会报道中的国家认同建构[D].北京:北京體育大学,2019.

作者简介:朱辰雨(1997—),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业务。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新闻联播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新闻联播》元旦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