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0-09-10田园张季
田园 张季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及相关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亟须构建一种更符合当下融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模式。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媒体传播推广体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融媒体视域下信息手段的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体意识素养等方式,加速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进和传播。
关键词:融媒体;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47-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YJ007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内容较以往而言更具自由性和多元性[1],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传播及与其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面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和实施任务,高校需要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力求探索出一条新时代融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一、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嵌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去年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提出无论何时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对我国公民道德素质、观念、行为多方面的培养方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自然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推进和贯彻落实的必要学习任务[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使命和责任,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到学生群体中。
(二)融媒体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守正创新,壮大主流舆论。”[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在融媒体时代高校要顺势而为,把握时代脉搏,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因此要求高校将新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纸媒的优势衔接,以此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打造新旧媒体优势融合的一体化式校园媒体。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自上而下的竖向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纸媒为主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育,利于达到更好的思政效果。
二、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传播方式尚未完善
高校思政课程中很少把贴近生活的事例与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内容相结合。冗长沉闷的理论知识易使大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大多学生只是浅显地了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内容,但由于没有贴近现实情况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导致大学生很少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规范自身言行,使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行和传播效果不够理想。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媒体运营力度不够
1.高校融媒体平台运营机制有待完善。高校所创建的融媒体平台大多存在重复开设且管理无序的问题。很多学校官方、行政、学生组织等不同级别的部门全都开设了各种新媒体平台。由于同属一个学校,平台推送信息频频重复,多个新媒体平台共同运行,杂乱无章、发送时间不一、层层重复的信息推送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信息质量、内容无法被统一管理使得高校新媒体平台上很少有精品化、高质量的信息,融媒体的优势发挥不出,因此也不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2.高校思政融媒体平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亟须提升。高校创建的融媒体平台在学生群体中活跃度和实用性相对较低。大学生多是被强制要求阅读高校融媒体平台推送的信息,加上推送信息方式陈旧、内容古板,以致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信息传播过于便利也导致大学生难以对接受的信息进行筛选,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些内容没有经过一定的审核和过滤,若出现煽动性言论或恶意引导,很可能使大学生想法被带偏,甚至给其思想带来负面影响,给思政教育也带来隐患。
(三)高校思政教育者信息知识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思政教育队伍中大多缺少信息知识素质较高的人员,运用新媒体的效果难以彰显。高校新媒体平台很难将融媒体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处理,易出现信息内容栏目混乱,重要模块内容不够抓人眼球,重要信息发布和对学生提出的反馈回复不够及时,师生讨论互动的功能设计不够完善等问题,反映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无法利用好融媒体的优势来助力教学成果。
三、融媒体视域下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构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媒体传播推广体系
1.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高校可以结合我国先进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发扬光大。在线上可以选择论坛、网页、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多方位宣传弘扬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和人物精神,线下可以采用标语、读本等传统纸媒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并使核心要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高校应选择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来加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传播力度。可在“抖音”“微博”此类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络平台上宣传和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各项内容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中去,找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情感契合点,使学生在接收信息时产生情感共鸣,并影响其行为习惯。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融媒体视域下信息手段的结合
1.建立健全高校融媒体平台运营机制。高校管理者需要拟定新思路,对校媒平台做好相关维护。对各级融媒体传播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平台管理人员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加强校内各类媒体资源的协同配合,搭建集传统教学课堂、新媒体网络、校园广播等形式为一体的全方位信息传播平台,逐步实现校园各级媒体平台的联动,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工作同步进行,增强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认可度。
2.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实现多方式信息传播。要创新思政知识相关的信息传播形式,实现多方式宣传渗透。融媒体的到来打破了仅靠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传播的壁垒,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传播方式。诙谐幽默的漫画形式能够轻松愉悦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短视频可以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信息;说唱歌曲形式的政策解读可以使新时代公民建设内容要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直播平台的互动交流能够随时随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并及时接收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新媒体的普及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受学生欢迎的传播方式,只有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学习新媒体传播的话语体系,才能占领高校思政教育的舆论高地。不但要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也需要运用场景化、视频化的表现形式将备受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新闻展示给学生,深层剖析社会现象及其隐含意义,提高学生对热点事件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意识。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体意识素养
1.进行融媒体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高校需要培养出一支既熟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又掌握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素质融合型人才队伍。要有针对性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校园媒体平台的相关人员量身打造融媒体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5]。培训工作人员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也要能灵活适时地运用新的媒介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服务。可以通过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座谈会、专题演讲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融媒体的深层认识和运用,使其拥有一定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和网络舆情管控能力。
2.建立相关的融媒体技能考核機制。高校可以根据融媒体的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将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经典案例作为思政教育者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绩效考核当中,以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明确考核内容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组织开展学习的实际效果,从而有效调动高校思政工作者学习融媒体技能的积极性。
3.加强媒介意识及网络舆情引导。思政教育者需要在融媒体环境中不断学习并运用大学生受用的话语体系。一些大学生易在网络环境中随意发表偏激言论,高校思政教育者要运用掌握的媒介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也需利用新闻媒体传播正能量。社会媒体上对于高校突发事件或焦点问题进行评判和发表观点时,很少考虑到对于该事件的报道会对相关高校和学生个人造成的影响。此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就要拿出专业的知识和态度,及时监测网络舆情,合理处理舆论危机,准确给出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四、结语
融媒体信息传播模式作为时代的新型产物,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相结合的双重优势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选择,也指明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融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在新时代为我国思政教育发展拓宽路径、增进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9):48-49.
[2] 于洋.融媒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9.
[3] 赵予鲁.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演变与基本经验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3.
[4] 陈誉文,李欣如,莫涛,等.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新媒体思想引领工作创新探究[J].传媒论坛,2019,2(21):4-6.
[5] 龙曼琳.融媒体传播格局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田园(1997—),女,河南南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季(1980—),男,河南太康人,研究生,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