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的悬念观

2020-09-10李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希区柯克

摘要: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世界影坛享有盛誉的电影艺术家和导演,以“悬念大师”闻名电影界。希区柯克的影片充满悬疑色彩,他的个人悬念观成为研究其风格的必要元素。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基本围绕作品的特殊视点、作品的黑暗恐怖等方面,就其悬念观展开的研究尚存在空白。本文从希区柯克的悬念观出发,具体探讨作品中人物、细节及影视语言等的巧妙安排。旨在对希区柯克的悬念观产生准确的认知,弥补研究空缺,为悬疑电影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希区柯克;《后窗》;悬念观;窥视癖

中圖分类号:J97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106-02

一、引言

希区柯克始终是一个谜,他既是人人知晓的,又是无人了解的。与他熟知的好友在谈到希区柯克时也会说,有三个希区柯克——生活中一个,电影艺术里一个,与朋友交往时又是一个。

特吕弗对希区柯克及其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人比其他人都长于拍摄恐怖的东西,而本人胆子却很小。他的成功与性格紧密相关,在整个影视生涯中,他始终感觉要小心演员、制片人等,以此来保护自己,因为如果他们稍微任性或软弱一点将会影响整个影片的完整性。对他来说,保护自己的最佳办法就是成为一个让明星乐于接受指挥的导演。一个对电影技巧熟知程度赶超所有技术专家的制片人同样提防观众,设法通过惊吓观众来吸引他们,他的影片比其他任何影片更能经受住时间考验,因为其每一部影片均以高超的艺术和匠心拍成,它们在电影院里或电视荧屏上堪与任何最吸引人的新片媲美。”[1]

电影研究领域对希区柯克的研究多集中在作品反映出的人性的本质、人的窥视欲、拍摄技巧等方面,相较之下,对于他个人的悬念观研究较少。本文立足于希区柯克的个人悬念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作品中人物、细节及影视语言呈现的个人悬念观,并以影片《后窗》为例,进行参考分析。

二、希区柯克的悬念观

悬念指编剧或导演抓住观众对故事进展和人物命运前景期待的心理,在情节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以此引起观众的关注,让观众急切期待解决的后果,诱导观众快速进入剧情,以达到饱和状态和欣赏效果,在接受过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感[2]。

悬念是希区柯克影片的重要支点,有人称希区柯克为“电影界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魔术师”,似乎也是根据魔术中隐含的悬念作出的评价。他长于构思和运用悬念,更善于利用视觉形象制造和表现悬念。希区柯克认为导演要擅长用视觉技巧于情节之中寻找一系列紧扣心弦的情境。他认为令人恐惧的东西不只潜伏在阴影中或隐藏在只身独处的时候,有时当我们处在正派、友好的人中,也会感到孤独、危险和无助。另外,心情焦虑也是问题的关键,那日益迫近的危险是完全无望的感觉。他独特的悬念艺术,更像是焦虑的体现。

希区柯克特别喜欢让片中的暴力和恐吓就发生在某地。他拍摄的惊险片多半是将不寻常的事件放置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之中,出人意料,制造悬念。希区柯克的悬念观强调,要让观众知晓银幕的故事,且强调悬念不能与惊悚混淆,悬念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维护的,和恐吓无关。

三、悬念与细节

希区柯克影片中最令人焦虑和难忘的是抓人视线和想象力的、近乎超现实主义的细节。片中发生的坏事及暴露人性阴暗面的地方,在影片中等同于日常,被安排在布光恰当、平淡无奇的地方,似乎实有其事。他认为所有为观众着想设定的影片细节,是银幕需要的东西。

在《后窗》中,杰夫拿起闪光灯自卫的场景,在希区柯克的制作过程中也出于对细节的充分考虑。他表示闪光灯技巧是在《特务》里学的,不同的身份使用不同的道具,瑞士有阿尔卑斯山,杰夫有照相机。杰夫是名战地记者,照相机等摄影器材自然是该场景中最真实的道具,这是身份使然。杰夫窥视邻居家时用的也是照相工具,自卫时再次拿起照相器材,是从细节出发对人物身份进行呈现,也是对场景道具的充分使用。“对我来说,必须使有关物件始终为人物或地点所用,如果某种物件不能派上用场,我就弃之不用”,[3]这正是希区柯克对于艺术的较真观点。

另一处细节见于对展示部的处理。对话作为人物发出的声音,是解决办法的一种,而人物的动作和目光则可叙述出一个视觉故事,这一理念很出色地在影片开头得到了体现。希区柯克通过视觉元素介绍了人物的状态、职业以及故事的前因。用视觉语言引发观众的自主思考,而非繁杂无序地用对话占据较大篇幅,是导演“以少见多”观念的有力体现,“我总喜欢拍摄一个场面里的一些细节,一些合乎要求又富于视觉效果的细节”。[3]

四、悬念与人物

希区柯克认为,人们正派和善良的品质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但有时很难经得住严格的考验。他的影片常对情杀罪犯表示同情和怜悯,对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物漠不关心,并且在影片发展过程中,喜欢互易正反角色的地位。逻辑性是他电影首个要扔掉的东西。

希区柯克处理题材时,总是尽力提取极具吸引力的思想,特别是处理流氓的思想,不一定要让他们看起来像流氓,外表和行为越没有疑点,流氓行为暴露出来时,则令人更害怕。希区柯克的角色通常是观众不喜欢的人,但观众又会觉得角色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在法国评论家看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道德上的暧昧和复杂,部分原因是希区柯克接受过天主教教育,但也许是想愚弄观众,使胆小的人兴奋地察觉到,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3]。

希区柯克的惯常想法是,即使在光天化日下,也可能存在威胁。他谈到杀人狂时说,人常常认为罪犯不同于普通人,但经验告诉我们罪犯通常是相当平常的人,或许比遇到的多数普通人更不引人注意,也更无趣。《后窗》中杀死妻子的售货员,每天重复着乏味的工作,和常人没有两样,甚至比起音乐家、跳舞的女人、养狗的妇人等邻居,售货员的生活十分枯燥,无法引起人丝毫兴趣。但希区柯克正是将一件重大谋杀案放在这个平平无奇的男人身上,且安排了杰夫这双眼睛,在窗户后面窥视着事情的进展。可以根据这里的人物安排,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第一个人物是杰夫,他腿脚负伤,为缓解无聊开始偷窥。这扇欲望的大门打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杰夫确切地成为了偷窥狂形象的人物,也间接使观众开始偷窥,且十分满足这样的快感。此人物设定揭示了人性的一个黑暗面——无休止地窥探他人。第二个焦点人物是杀了自己妻子的售货员,是隐藏在人群之中,直接引燃罪恶导火索的人。这就是希区柯克一向表露的“潜在的恐怖”,是可怕的,是无法预测的,更是无法防备的人物存在。

五、悬念与电影语言

希区柯克始终认为,镜头就在于表现它想表现的东西。在操作技巧上,巧妙的手法也不一定能充分表现整部电影的独创性,最富魅力的场面中的某个场面依靠的是起作用的叙述故事的设想。

在情节安排上,希区柯克先后探讨过人类内心的各个阴暗面,精通性与支配欲相互纠缠的施虐狂、受虐狂的研究。腿脚不便的杰夫,为消愁解闷偷看邻居们的行为,与坐在银幕前的观众相似,都指望透过“某扇窗户”看到可能成为快感的对象的事,这是人类潜在的“窥视欲”在作祟。人,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与他人产生联系。在这种情形下,人开始涉足他人的生活,同时暴露自己,成为他者观察的对象。在《后窗》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人成为了一个观者,同时也成为了被观者,在“观者与被观者”两重身份之间切换时,无法掩饰的人的本性——窥视癖,随之暴露出来。如克里斯蒂安·麦茨所言,银幕上的影像是由它们所唤起的不在場的事物所界定的呈现物。所以,合理的观看条件同排斥与接受之间的平衡相关,且要求既进入故事,又保持一定的间离。杰夫作为观者,自然经历了这种心理平衡与失衡的过程。起初他是一个观者,能在视线所及范围内寻找趣事及线索,以便使自己根据这些填补行动方案,又能看到某种形式的结局。但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杰夫渐渐转变身份,成为他人观看的对象。希区柯克设置此类情节探究人类的窥视癖,是一种极其正常的行为。在某种情况下,窥探别人的行为很自然,电影制作者及摄影师的艺术似乎都以此为基础。

希区柯克在安排《后窗》的角色关系时,似乎把导演“欺骗”观众和角色之间相互蒙混画上等号,两者是同种权术的不同表现,都是在控制、玩弄他人的感情,只是方式迥异。杰夫一面与女友打情骂俏,却不说真话,一面又热衷于对两个人的猜想进行窥探,两者交织在一起,意在证实他们所见到的谋杀的假设。

在色彩处理上,希区柯克表示电影时常以夸张的手法进行处理,这点在黑白摄影中更为重要,彩色摄影的优点在于画面包含许多中间色。希区柯克拒绝颜色满屏,只在必需之处添加新的色彩[1]。

六、结语

希区柯克始终认为,如今观众偏爱悲喜交织的影片。电影的演出是不断流动的,导演可以自由地将悲剧与喜剧的因素交织起来,而观众也能够适应片中情绪的变化。迎合商业市场拍摄影片的艺术在于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且希区柯克希望能在观众许可下,在作品中拥有更大的自由。 事实证明,希区柯克及他的作品历经多年仍留在观众心中。

本文结合《后窗》,对希区柯克的悬念观进行分析,从人物、细节及影视语言方面细致地思考希区柯克的悬疑技巧。现今,诸多悬疑、惊恐电影,披着惊悚的外衣,自称充满悬疑,扣人心弦,实则不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制作悬疑电影都需要着重考虑构成影视语言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细节。当然,技巧是此类电影跨步发展的关键,包括视点的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悬念的营造及出乎意料的结局等。

影片的制作不仅呈现视觉影像本身,更重要的是呈现隐喻意义,能触及人类的生活实际、心理层面、人的本质及人性中尚未被意识到的恐怖的东西。只有如此,影片才能一路高走,实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M].严敏,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22,326.

[2] 王心语.希区柯克与悬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96-222.

[3] 巴顿·帕尔默,陈梅,何小正.元虚构的希区柯克——《后窗》和《精神病患者》的观赏经验和经验观赏[J].当代电影,1987(04):98-108.

作者简介:李娜(1995—),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创作。

猜你喜欢

希区柯克
“高级”的快乐
“高级”的快乐
什么是“高级”的快乐
“高级”的快乐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灰色人生(二)
希区柯克,以吓唬世界为乐
艾米丽的呼噜
人生如同过客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他的电影
美国戏说希区柯克惹恼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