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出版社“走出去”工作实践谈

2020-09-10徐晓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出版走出去

摘要:为了加快适应出版集约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部分高校出版社开始在国际化思路中积极谋求机遇,大力推进版权贸易,拓展境外客户资源,通过“走出去”成功实现出版业务的提质增效。作为首批高校出版社改制试点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战略的决策、部署及实践上是及时、迅速的。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例,总结高校出版社“走出去”工作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与操作心得。

关键词:出版“走出去”;高校出版社;国际化战略;版权输出;实物出口

中图分类号:G23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181-02

高校出版社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使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出版社率先迈入了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的历史进程。为了加快适应出版集约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部分高校出版社开始在国际化思路中积极谋求机遇[1],大力推进版权贸易,拓展境外客戶资源,通过“走出去”成功实现出版业务的提质增效[2]。

作为首批高校出版社改制试点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战略的决策、部署及实践上是及时、迅速的。“十一五”期间,出版社就开始在版权输出和实体出口两块业务上积极谋划,通过“产品走出去”进一步夯实品牌、提高规模效益,通过“企业走出去”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至“十三五”末,出版社已形成版权输出、合作出版、实体出口等综合性输出业务形态,“走出去”成绩位居省内出版社前列。

一、高校出版社“走出去”工作主要做法

(一)转变经营思路,把“走出去”当成新的增长点来培育

转企改制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若干经营思路调整都对“走出去”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做国内优秀内容的提供商,到做世界优秀文化的集成商,企业从战略高度要求自身尽快“走出去”,融入世界文化的大环境。

2009年,出版社成立“国际合作部”,专门寻求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服务,并在若干优势学科有计划、有重点地运作版贸图书。通过设置专人专职负责版权图书的开发运作,使社内版权图书的运作流程更加高效、开发氛围更加活跃、操作手法更加专业。2010年,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和积极的准备筹划,在各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出版社完成相关资料的最终审核备案,正式获准开展图书进出口业务,成为全国少数获得该项业务经营权的出版企业之一。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出版社版权输出数量逐年突破,输出区域、语种、合作出版商、合作类型呈现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国际及学术声誉明显提升,版贸和出口带动的营收为常规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说“走出去”真正帮助出版社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升级版贸渠道,借助书展等开放性平台寻求国际合作伙伴

为了更迅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更高效地寻求国际化合作伙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平台及网络平台,一方面积极“走出去”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另一方面也主动“秀出去”展现自身出版特色。

2008至2019年,出版社连续12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并独立布展。除此之外,对于美国书展、日本东京国际书展、伦敦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重要国际书展,出版社也都以明确的参展及活动计划积极参与。多年的国际书展参展经历,使出版社深刻地感受到被客户逐步认可的过程,大多数国际客户都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积极态度回应出版社的拜访。事实证明,书展上这种面对面建立的交流与信任,以及直观呈现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无论是对具体项目的推进还是对战略性合作关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各类国际书展,出版社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精准推送、反复宣传优势产品,这种主动出击、科学施策的版贸工作模式,为出版社吸引了一大批潜在的客户,同时有效加强了出版社与海外分销商、出版商之间联系。

(三)找准产品定位,在重点方向主动开发外向型选题,助力品牌打造

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出口业务中,建筑类图书深受亚、非等地区分销商的青睐。作为出版社“走出去”的重点规划方向,很多建筑类选题在策划之初就会考虑到内容及装帧是否能满足境外市场需求。国际化的装帧设计、英文的图文注解、策划中的细节,往往是抓住海外市场的关键。当然,对自身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定位探索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根据图书在不同市场的销售情况,编辑需要深入认识什么样的品种更适合当地市场。这要求编辑不仅要有很高的市场敏锐度,还需要和发行人员、分销商的一线信息良好对接。在这一过程中,策划和市场互动得越紧密,越能有的放矢,最终赢得市场。

二、高校出版社“走出去”工作常见问题

(一)外向型出版内容不足

如果图书的内容具有区域特色或学科亮点,能够引起国际读者的广泛兴趣,那么其具有较好的外向型特点,则无论在版权贸易、实物出口还是合作出版方面都更容易实现其商业价值。目前高校出版社大多以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为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医学等“人无我有”的方向上,部分出版社内容输出成绩斐然,然而在其他基础学科、科技工程领域,能够展现我国全新成就与发展的重量级作品明显不足[3]。反映在“走出去”的成绩上,一方面是引进输出比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对欧美地区国家的输出数量往往少于对东南亚及非洲地区国家的输出数量。

(二)专业化队伍定位不清晰

高校出版社想要打入国际市场,除了拥有自身的特色产品,还必须配备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其中既要包括深谙语言、出版、商务、法务的版权代理人才,也要包括熟悉国际出版市场、资本市场、内容产业市场的出版运营人才。很多出版社基于用人成本和业务实际规模的考虑,让总编室或有语言背景的编辑兼任国际化业务岗位。有的出版社将版权编辑岗位定位于事务性工作或翻译工作的辅助,未从商务价值、选题资讯价值上对其进行定位与考核。从长远看,上述队伍建设方式是达不到“走出去”专业化发展要求的。

(三)国际渠道构建难度较大

国内不少出版集团利用自身品牌与资源优势,在与国际出版集团的合作中开创了引领性的模式,包括境外建立出版机构、全球版权“一揽子”计划、合作(同步)出版等,从而实现了从选题策划、出版资源共享到渠道资源共享、国际图书市场共同开发的“走出去”升级模式。然而,大部分高校出版社在战略性合作的选择上缺乏资源优势,合作模式和规模明显受限,从而需要在更广范围内,选取与自身出版特点、发展特点相匹配的国际出版商,逐步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国际渠道。上述过程既需要时间的沉淀,也面临不断磨合所要付出的代价。

三、高校出版社“走出去”工作经验谈

(一)宏观布局是关键

对高校出版社而言,“走出去”并不是其謀求良性发展的必选项,但一定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企业充分研判自身发展特点和愿景,从战略高度对“走出去”工作进行定位与布局。设立专职部门、配备专业队伍、申报境外业务资质、规划产品布局,“走出去”工作既是一个长效工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上至下,由内到外,都需要有宏观的战略决策和完善的执行机制来提供支持。特别是针对制约“走出去”工作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比如人才问题、产品设计问题等,更要靠上层的机制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队伍建设是基础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出版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抓手。“走出去”是一项开拓性强、综合素养要求高的工作,结合业务的实际,可以发现在走出去的初期,出版业务基础扎实、语言能力过硬、市场嗅觉敏锐的外向型人才在市场中更游刃有余;而在“走出去”业务升级发展的中后期,商业化、规模化发展又对从业者的市场运作、资本经营、数字化拓展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出版社在人才选用上趋于保守,讲求单一学科的专业化。然而面对“走出去”的发展需求,综合型的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内外交流等多种途径,丰富选人育人模式,通过项目带动、目标管理、合理激励创新国际化人才设岗用人机制,从而针对自身国际化战略实施阶段,构建相应的出版业“走出去”人才体系。

(三)优质内容是根本

没有好的原创内容,“走出去”就是无米之炊。在充分调研境外市场需求和自身特色后,应选择若干优势学科,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走出去”工程。近几年,在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高校出版社在开发高端原创性、学术性内容上少了很多市场问题的后顾之忧,催生了一批兼具外向型特点的高水平原创出版工程,同时也激励了一批高水平作者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同步出版其他语种版本的积极性,较好地实现了以高端原创促高端输出的效果。

(四)积极行动是保证

想要“走出去”,首先就要迈开步子、积极行动,止步不前、闭门造车是很难感受到国际市场的风向与浪潮的。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书展,不遗余力地打通与国际出版商的信息互通渠道,展会平台、网络平台已成为出版社发挥品牌效应、获取实质合作的有效通道。事实证明,“走出去”为出版社践行特色化、专业化发展赢得了资源和品牌的先机。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支持出版业“走出去”方面释放了大量积极信号,出台了众多支持举措。其中,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等工程对高校出版社开拓境外市场、运作精品学术输出项目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出版社应主动适应这种文化发展战略,以“走出去”助推企业发展,通过版权贸易、实物出口、合作出版、数字化等手段,提升出版品牌的国际话语权,使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苏磊.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路径探索[J].出版广角,2019(20):12-14.

[2] 冯朔.我国出版社“走出去”的路径探究——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19(18):56-58.

[3] 颜维琦.学术出版走出去,还需爬坡过坎[N].光明日报,2019-04-22(09).

作者简介:徐晓琦(198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图书出版。

猜你喜欢

出版走出去
接龙小说“出版”,开学大家嗨起来!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