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2020-09-10王敏
王敏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發展,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的可能性”,网络空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以回避的工作阵地。当前,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互动聚合效应在网络社交上表现出相生相克、虚实同构特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舆论和价值判断的情理倒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越来越疏远高校努力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平台,减少教育主客体间的话语交互机会,因此,高校应该努力探索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圈内圈外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引导与监管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有效引导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
关键词:圈层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困境;路径优化
一、高校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成的背景
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信息交互平台的涌现,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社群互动和信息聚合的现象,人们已经习惯开始使用这些社交平台进行各种社交活动。在网络上大家可以超越地域限制和原有交往圈子进行自由的交往,结识一批从未谋面但在某个问题上有共识的网友,集聚而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流圈子,这种称之为“圈层化”的现象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思想动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圈层化”主要是由于网络通过大数据对个人的社交圈子层级化、信息的获取方式定制化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信息交互发展模式,主要由网络信息圈层和网络社交圈层两个部分组成。网络信息圈层是指人们搜索的方式和习惯往往是受自己的兴趣、爱好影响,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分析和定点推送,人们所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局限,最终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圈;网络社交圈层是基于各个社交平台形成的共同体,大家根据关系的亲疏、工作的合作关系等因素形成同事圈、亲朋好友圈、同学圈等,还可以因为专门的事件讨论形成临时圈层或者可以长期讨论某个话题而形成固定圈层,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网络社交圈层中。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社交活动的现实情况来看,网络社交形成的“圈层化”在大数据的配合下,给大学生定时、定点推送精准又个性化的信息,使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能及时、便捷地获取自己所关注的信息,从这点上来看,“圈层化”的形成迎合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这种社交模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是,网络“圈层化”不仅限制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广度,同时也导致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客体产生信息交流的屏障,圈层内形成主流声音难以覆盖的真空,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交的话语场域中频繁出现诸多失范表现,谣言四起、众声喧哗成为网络常态,这的确不得不引起高校舆情监控的关注。在网络社交已成为高校的必然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大的可能性”的前提下,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判断网络舆情的是非曲直,理性思辨,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困境。
二、高校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特征
(一)“圈层化”的互动聚合效应在网络话语场域上的相克相生性
随着网络的使用空间和效能越来越大,大学生在网上可以自由地讨论和制造热点话题,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给大家提供了许多看似平等、自由的思想和舆论信息交流平台和话语场域,使网络空间逐渐发展成为了信息广泛传播的编辑中心、舆情肆意发酵的集散地,在这些舆论和信息的交互平台,“圈层化”的互动聚合效应体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鲜明的相克相生。一方面,“圈层化”话语场域内具有开放性与自由性。在圈层内,大家基于对某一个问题的相同见解或者对某一个话题兴趣相同而聚集在一起,并就此话题可以展开自由、开放的讨论。另一方面,圈层外具有明显的排外性。圈层内的成员基于兴趣、爱好、血缘或者所关注的社会话题等多种因素构建起一个个的圈层,每一个圈层在某一个价值观的层面上都可能是一个的共同体,他们秉承着相似的价值观、唱响同一种声音,这种价值观和声音在圈内不断地得到传播、强化,导致他们拒绝跟与自己的意见或价值观相左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一个个圈层就会变成一个个缺乏与外部沟通的孤岛,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思想的蔓延。
(二)“圈层化”的互动聚合效应在网络舆情上的虚实同构性
网络上信息万千,其真实性无法得到一一有效的过滤,各种虚假谣言、八卦、无稽之谈通过刻意夸大的新闻标题、敏感刺激的语言词汇、玩世不恭的手法和态度,以低俗的新闻姿态迎合观众猎奇的需求,为了博取观众的关注和眼球,网上的各种舆论事件呈现出了介于真与假之间的事实,“即信息内容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不完全客观也不完全虚构,是一种情绪化的现实”[1]。这种事件并非完全虚构,只不过是信息的发布者根据真实发生的事件,再从符合自身利益、情绪和心理角度触犯,擅自对这些客观事实信息进行加工和虚构重建,让这些信息看起来似真似假、似有似无,使得事件变得虚实并为一体,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信息的接收者陷入“花多眼乱”的境地。
(三)“圈层化”的互动聚合效应使网民在价值判断出现情理倒置性
在“圈层化”的影响下,人们围观舆情时习惯性地带着个人情感,先入为主地代入自己情绪去围观网络舆论事件,呈现出情感优先,理性滞后的现象。许多人出于自己的经历、兴趣、利益对事件妄下判断和定论,当同样的情绪在网络上寻得“回音壁”的时候,个体与个体就会聚集起来,形成发出同一种声音的圈层,在圈层内,他们进行情绪和意见的任意宣泄,但却很少人会对事件本身的真相进行剖析和追溯,理性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们这种习惯,肆意在网上发布和编造虚假的信息,在信息的发布和编辑上刻意煽动感情,误导民众。高校一部分青年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对是非曲直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在阅读和接受虚假信息时如果已经有了立场先行的习惯,他们自然地就会不自觉受到自己所在“圈层”中各种思想观点的暗示甚至价值观的同化,这对正在处于探索客观真理以及社会价值观的青年大学生来说造成了诸多的困扰和负面影响。
二、“圈层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社交“圈层化”的聚合性严重挑战了高校教育主体的权威
传统媒介为舆论主导的时代里,教育主体掌握着教育的绝对权威性和主动性。但是随着网络社交的“圈层化”的形成,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社会舆情的有效监管越来越大,大学生每天都要在网络上接收或者是发布各种信息,他们在网络中掌握的信息有时候比教育主体更早、更多、更快,或者已经在高校教育主体的的刻意引导之前已经在网络各种舆论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判断,等到教育主体就这个问题进行引导时,二者的观点如果发生矛盾冲突,学生们已然先入为主,难以再接受教育主体的观点和意见。因此,教育主体在针对舆情事件时,如果不能主动地先知先行,就有可能在信息的获取上处于劣势,教育主体的权威也受到挑战。
(二)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发散性左右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形成
大学生们年龄相当、社会背景及经历相似,群体的认同感较强,网络舆情和虚假信息的错误引导容易直接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对事件真相的迷惑和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部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引起他们行为的变化。2012年4月,复旦大学大二年级学生袁涛在学校食堂吃饭,发现学校食堂筷子因为使用时间长出现了木屑,“食堂的筷子完全腐了,我向学校反映了很多次,食堂的筷子就是不换。”袁涛基于气愤的情绪和希望引起共鸣的心态,发了一个帖子《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称“如果两周内复旦南食不换筷子,届时我会把筷子全部换成新的,紧接着会在南区食堂门口举行折筷子大赛,全程录像。”[2]这篇帖子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大家身边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和共鸣,帖子一天的点击量就上万。第二天,食堂悄然地更换了一把新的筷子,同学们纷纷称袁涛为“筷子哥”。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给袁涛带来了空前的精神成就感和极大的满足感,他开始沉迷于利用网络平台和媒体来表达“意见”,频频通过网络传播平台来为“公众发声”,制造网络舆情。2012年12月,袁涛再次在网上发表博文《薄学而渎职的复旦》,抨击“复旦学风沦丧”,讽刺“有的老师读的书还没有写的书多”[2],迅速地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一度把复旦大学的良好学风、校风建设工作推到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三)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多主體性挑战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网络舆论平台的自媒体功能使得每个网民都可成为网络舆情发展的围观者、和讨论者。大学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他们本身既是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同时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当前大学生乐于沉醉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获取更前沿、更广泛、更高精尖的知识和信息,相比于传统课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网络这种快捷高效、简单方便、交互性强的学习方式,在参与网络社交的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这就使得传统封闭式、灌输式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难达到教学目的,滞后性明显凸显。
(四)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开放性增加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
网络舆论平台的自由开放让高校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意见、观点,也可以在网络上结识他们认为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网友进行思想的交流,但是过度的自由和开放也可能会造成信息失真和对网络舆情的失控,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者组织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和幌子,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向大学生传播西方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这无疑会更进一步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与高校教育形成强烈对抗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抓手,而西方一些非法势力则利用网络制造各种谣言和似是而非的言论,扰乱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制造了障碍。除此之外,当前网络舆情中盛行的“后真相”于“民粹主义”思想也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违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优化路径
(一)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强化高校教育主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当前,高校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还习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阵地,缺乏对于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的重要性,把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高校必须培养一批优秀的师生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提高师生对网络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引导能力,倾听大学生的真实心声, 重视他们的话语权,围绕大学生,关注大学生,服务大学生,同时要增强大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的认识和黏度,以丰富的内容为载体提升其吸引力,运用丰富的网络语言,拉近师生之间、教育工作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二)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占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
目前,传统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形式,除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外,我们还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细心研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形势,主动融入网络信息交互平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有序地参与网络舆情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互动,甄别谣言,传播正能量。同时要推进多渠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架“大思政”格局,切实提高大学生课上课下行为的一致性。
(三)圈内与圈外相结合,破除高校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屏障
在大学生习惯于使用网络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诉求的大背景下,要结合当前的网络社交“圈层化”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更好地实现圈内和圈外的有效交流互动。高校不仅不能堵塞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流通道,反而应该顺应形势,培育网络信息监控平台,培育一批学生意见领袖,让他们加入更多不同的圈层中,发挥其在网络舆论的引领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和网络骨干成员在网络空间积极发声、勇于发声,传播正能量。学校还要积极组织,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圈层成员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比如通过组织举办的网络艺术文化节等网络活动,丰富网络艺术和文化生活,鼓励大家在网络上发表新观点、新主张,主动地适应网络形势的发展,积极地创新和开发网络文化产品。
(四)引导与监管相结合,破除不良网络社交圈层的负面影响
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校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过程中的舆情引导主动权,在加强引导的基础上,加强监管,破除现有的顽固、偏执的圈层负面影响,扩大优质新圈层,提升平台质量,在一些热点问题、有较大争议的社会问题上,高校要善于运用学生网络骨干,深入了解舆情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合法手段、采取规范的措施解决问题争端,切实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的工作。
(五)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培植健康、优良的网络社交圈层
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除了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以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主动融入大学生群体,认真地倾听、及时地关注大学生提出的意见和诉求,为教育营造出“能说真话、敢说真话、肯说真话”的环境,主动打破“圈层化”网络社交模式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形成的威胁和困境,通过创新和轉变思路赢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再造和培植健康、优良的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增强再造新圈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大学生主动地链接,自主融入。
参考文献:
[1]江作苏,黄欣欣.第三种现实:“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悖论[J].当代传播,2017(04):52-53+96.
[2]复旦学生数次抨击母校学风沦丧 单方面宣布退学[EB/OL](2013-04-18)[2020-01-13].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6932.shtm.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6]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74.
[5]陈伟,熊静.微信圈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表现境遇及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80-84.
[7]段洪涛,赵欣.高校网络圈群的特征及其舆情治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3):78-81.
[8]王贺.大学生网络交往“圈层化”的困境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7,(3):94-97.
[9]薛云云,张立强.网络圈群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与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2):84-87.
责任编辑 姜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