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探究

2020-09-10宁宁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辅导员互联网

摘 要: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失去了以往的效果,传统意见领袖作用进一步削弱。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时代的艰巨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冲击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成为关键问题。面对网络舆情工作的新特征,未来辅导员应增强网络媒介素养能力,提高舆情话语权,同时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舆情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舆情;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213-02

随着网络发展的全面化,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億,新增网民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新增手机网民2984万。[1]由此可见,互联网成为现代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网络由于它的便捷化、迅速化以及互动化,成为人们最受青睐的信息传递工具。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群体,对网络的参与度极高,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网络媒体的指向性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开展较晚,导致舆情监控能力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性,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2]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专职老师,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工作,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引导和控制,有效防御网络舆情危机,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做平安校园的守护者。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舆情工作的新特征

(一)网络平台普及化

进入新时代,各个高校都建立了互联网平台,普及了无线校园网,学生们的信息交流更加多样化并不再受时空限制,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作为交流媒介进行线上线下沟通。随着网络的发展,网速迈向了一个更快的时代,大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广泛获取信息,这为网络舆情事件发展提供了便捷途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快速传播并引发舆情热点。

(二)舆情信息碎片化

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入了微时代,大学生往往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的聊天截图进行内容传播,而这种碎片化、不全面的信息会在网络平台上被快速转载。同时,碎片化的信息还会被别有用心的网民重新编辑剪辑成各种视频发布到网络中,造成舆情事件在二次传播过程中失去原本的真实度。

(三)网络信息虚拟性

互联网是一个真实又虚拟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事件发展的过程,但是却很难看清事件背后发布者的用意和目的。互联网可以通过后台传递信息,社会当中不同的利益群体会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来制造舆论热点,而这种不具客观性的观点往往会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判断,使其产生错误的思潮。

(四)信息传播速度不可控

高校舆情事件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就会以多种渠道迅速传播,学校很难预测事件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舆情事件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以惊人的速度传播,高校辅导员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中很难控制事件的发生态势和舆论走向。

(五)舆情事件多元化

校园网络舆情事件的主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与学校息息相关,例如校园霸凌、考试违纪、毕业生就业问题。但如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敏感事件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从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网络舆情事件发生范围不局限于学校和学生之间,而是扩展延伸到社会当中,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会导致舆情事件迅速升级并演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六)青年群体的从众性

互联网时代,舆情事件变得复杂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不断地融合发展,舆论信息也同样在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介传播渠道中双重扩散,线上线下同时传播。在高校中,事件的发生具有爆发性,舆情的发展具有随意性和从众性。[3]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虽然他们对身边的舆情事件有着高度的关注,但是其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完全辨别信息的真实度,在水军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从众的偏激观点。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对当今大学生有着渗透性的影响力,高校的传统话语权不断削弱,辅导员在网络舆情监控中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舆情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事务琐碎,缺乏工作针对性

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平时还需要承担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常规性的奖助贷工作以及校园安全工作等。总体来说,辅导员职责覆盖了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复杂而琐碎,在面对网络舆情问题上不具有专业的针对性。大多数辅导员不能在网络舆情发生前及时发现问题,错过了解决事件的黄金24小时,最终造成了网络舆情事件的不断发酵。

(二)话语权削弱,缺乏意见领袖能力

当代大学生已步入“00后”时代,这个年轻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很高。进入互联网的全媒体时代,移动新媒体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管理员,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话语权影响力逐渐减弱,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如何处理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络知识匮乏,缺乏媒介素养能力

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处理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辅导员在互联网时代应对各种舆情问题。但是,目前很多辅导员对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不是很熟悉,不能及时了解网络信息发展的态势,在管理中呈现被动的状态。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大V”,把舆情事件进一步炒作成为网络热搜,同时发表偏激的观点冲击主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另外,高校辅导员所学专业不同,对媒介的了解程度和网络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从而造成高校舆情事件处理严重滞后。

(四)制度僵化,缺乏有效机制

高校管理学生的机构是互相独立的,由于各个部门职能不同,导致对舆情事件发生后的责任很难界定,汇报信息需要辅导员在学生处、宣传部、后勤处等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调。高校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汇报渠道,必然会造成舆情危机;同时,辅导员在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使事件扩散,这更不利于网络舆情问题的解决。

(五)自媒体时代,缺乏控管平台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特别是当今移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成为高校舆论话题的主要输出者。传统的高校舆论平台很难控制信息的传播,旧时代的监控模式失去了有效的控管能力,高校没有强大的控管平台很难监督舆情事件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加强监控预警能力,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首要问题。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提升工作理念,融入互联网时代

面对互联网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需要转变工作理念,融入新的思想、开拓新的路径,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要多学习网络知识,提升媒介素养,了解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规律,从被动地接受网络舆情事件,变为主动地观察网络舆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舆情策略。

(二)引导学生思想,建立意见领袖队伍

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者和管理者,他们对学生的想法有着深入的了解。高校应当着力培养辅导员,使他们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在网络舆情事件爆发中发挥正能量,减少舆情事件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微信APP,加强网络监督

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平时和学生的交往最为密切,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教育加强舆论监督。首先,辅导员以学院的名义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学生可以及时关注各类通知,了解学校和学院动态。相对于传统信息的公布,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快,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平台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其次,通过微信平台建立班级群、年级群。微信群是一个灵活的会议室,通过线上通知,学生可以迅速收到相关信息,提高传达效率。最后,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微信朋友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加强彼此间的信息关注,把思想教育阵地由办公室、教室转移到网络的虚拟空间,由面对面的交谈转化成网络聊天,消除学生们的紧张不安情绪,增强工作的亲和力。

(四)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强化共青团作用

共青团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组织者,良好的校园氛围会增加在校大学生的凝聚力。高校辅导员需要全面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团组织凝聚力,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事物认知的辨别能力。高校可以开展网络舆情讲座,让大学生近距离、全方面地了解网络舆情事件,在网络舆情爆发时能够正确地看待问题并做出理性判断。同时,高校还需加强对学生团干部的培养,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在网络舆情事件爆发时发挥出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五)坚定政治立场,加强理论学习

高校辅导员应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坚定政治信仰,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抵御西方不良思潮入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在舆情事件发生后做出正确的判断。高校辅导员只有坚定政治立场,才能守住岗位职责,因此在今后的网络舆情事件处理中,必须深入贯彻理论学习,全方面提高大学生政治修养水平。

(六)创建平台,提升监控机制

辅导员舆情工作还需要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高校必须建立网络信息监控平台,过滤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减少对大学生的思想侵害。做到信息的及时反馈,遇到敏感事件第一时间上报,保证信息的准确、安全、正常发布。同时,高校还可以运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舆论热点问题,帮助辅导员在舆情事件初期及时向学校上报舆情事态。

四、结语

辅导员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中坚力量,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只有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提升管理水平,占领网络阵地。

参考文献:

[1]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9-08-30.

[2]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49.

[3] 汪灵波.新舆情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天津市教育科院學报,2014(04):22-24.

作者简介:宁宁(1986—),女,山西晋中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辅导员互联网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