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循证护理改善助产护理方案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2020-09-10盛桂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盛桂花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助产护理方案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改善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产妇中选择10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数量都为50例。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助产护理方案指导分娩,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为38.0%,观察组为68.0%,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产妇产程,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都要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无区别,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分析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助产护理实施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缩短产程具有明显效果,可减轻产妇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助产护理方案;分娩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分娩具有疼痛、时间长等特点,产妇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加大难产与分娩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产妇分娩过程中予以有效的助产护理,可减缓产妇负性情绪,提高分娩质量。研究表明[1],助产护理方案的选择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循证护理是最近几年广泛推崇的一种护理模式。本文分析观察助产护理方案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改善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产妇中选择100例。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数量都为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为(28.4±4.5)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4±1.8)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观察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1~42岁,平均年龄为(27.6±3.8)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6±1.9)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各类基础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助产护理方案指导分娩,助产护士严格遵循医嘱监测胎心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指导产妇分娩,及时应对各类情况等助产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为保证护理质量,应构建循证护理小组,组长一名,要求具备扎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分析、组织能力。小组成员由产房助产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密切观察产妇分娩情况,并综合分析,明确产妇护理需要。全面搜集、了解护理小组成员护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查找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加强与产妇交流,及时了解产妇的需求,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尽早发现。可以将关键词“产妇、分娩质量、循证护理”等录入到国内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对资料与文献进行查找,以便寻找循证依据,并对临床试验方法性等进行验证,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循证护理方案与文献质量与真实。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便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护理。产妇分娩期间,必然会存在多种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助产护理人员可允许一名家属陪同。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随时变更助产护理方案[2]。通过鼓励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予以产妇全面的支持与护理。通过暗示的方法向产妇传递必胜和坚持的信念,指导家属帮助产妇分娩。助产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会阴条件、身体状况、胎儿情况制定相应的助产护理措施,及时进行调整。(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可鼓励产程潜伏期的产妇自由活动,与成功分娩的产妇交流沟通,以获取分娩生产经验[3]。避免产妇过度关注宫缩情况而出现紧张情绪。在宫口开至4~7cm时,护理人员可帮助产妇采取舒适性体位,帮助其按摩下腹和腰骶部。进入第三产程,协助产妇上产床,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为胎儿娩出提供有利条件,以免出现会阴裂伤的情况,尽可能减少肩难产的风险。产后2h帮助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的方式,以减轻产妇不适[4]。(3)疼痛护理。分娩期间,必然会存在阵痛,护理人员耐心向产妇讲解阵痛的原因,说明阵痛主要是宫颈扩张和宫缩引起,告知产妇宫缩停止,表明分娩处于停滞状态。对于分娩阵痛,护理人员表示理解,提醒产妇阵痛因人而异。部分产妇疼痛阈值比较低,对疼痛比较敏感,但并不是孕产妇均处于低痛阈值,以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5]。护理人员可指导产妇合理应用减缓阵痛的技巧,随时观察宫口情况,以尽快结束分娩,减轻产妇疼痛。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利用焦虑评定量表(SAS)与抑郁评定量表(SDS)评估产妇负性情绪,分数越高,说明产妇负性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SPSS.20.0,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通过χ2评分检验后,采用百分比来表示;经t原理检验后,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标准方差(_x±s)表示,在两组数据比较P<0.05,的前提下,说明两组患者组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产程比较 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为38.0%,观察组为68.0%,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产妇产程,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都要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两组产妇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无区别,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分析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化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护理也随之变化。循证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产妇分娩期间,助产护理方案是一种有效的产时服务模式,能够确保产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为确保母婴安全,改善分娩质量,在助产护理方案中应用循证护理,要求助产护理人员采用科学的理论根据,结合临床经验,提出护理问题,寻找循证证据,为助产护理提供扎实理论基础的护理方式。通过实践观察就可了解到,影响产妇分娩质量的因素为心理、产程与疼痛。分娩时漫长、痛苦的过程,大部分产妇会出现不良心理,且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导致剖宫产率不断升高[6]。且分娩阵痛会加重产妇负面情绪,影响产妇正确分娩方式的选择。因此,在助产护理方案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依据产妇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缩短产程,降低产妇不良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分娩助产护理实施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缩短产程具有明显效果,可减轻产妇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参考文献

[1] 项英. 应用循证护理改善助产护理方案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1(1): 157-158.

[2] 刘英. 助产士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对提升生产质量的效果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11(3): 170-171.

[3] 徐炜. 循证护理干预在助产士陪伴分娩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5, 14(60): 241-241.

[4] 骆桂梅. 循证护理在分娩室内助产士陪伴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 医药前沿, 2017, 13(29): 219-220.

[5] 张洁容, 吴娟. 产妇分娩质量应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研究[J]. 医药前沿, 2017, 6(13): 323-324.

[6] 许亚娜. 循证护理模式在难产产妇助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13(11): 786.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围术期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