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中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的实施和评价

2016-11-28钟孝芸

医学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钟孝芸

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住ICU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82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深静脉栓塞护理干预,而给予研究组深静脉栓塞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深静脉循证护理干预明显优于常规的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从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回转。

关键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预防深静脉栓塞

患者在ICU中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是很大的。由于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临床治疗恢复,致使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几率也很大,为了减少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肢保护与保温、肢体功能的锻炼,使用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都作为重要的预防方法推荐使用。预防下肢DVT的护理方法不但可以缓解患者身体的不适,还能降低VAP的发生和防止疾病转移。临床实践证明护理人员运用循证护理实施护理干预,在预防VAP和预防DVT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循证护理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方法

1.1明确是否能够预防机械通气患者DVT的护理方法。

1.2运用各种医学网站和资料库,查找关键词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深静脉栓塞”、“循证护理”等,查询相关系统综述、Meta分析等医学论著和循证护理临床文献,得此依据:①通过间歇性气囊加压来预防DVT有效的方法(六级);②使用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能显著降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DVT发病机率(四级);③前期通过肢体功能锻炼,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机率(四级),见表1。

1.3对以上依据进行分析评价,确保其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

1.4通过临床护理人员专业的实践经验和患者的自身要求,制定出护理计划:使用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使用超声多普勒检查评估患者深静脉瓣膜情况和血运状况,这个过程需要2次/w。

1.5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预防DVT护理计划,随机对照试验动态监测循证护理实施的效果,依据过程评价反馈选择改进措施。

2 预防下肢DVT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2.1资料与方法

2.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住ICU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82例,年龄在20~70周岁,其中男性50例,女性32例。确定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观察时间。

2.1.2分组 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传统的DVT护理干预(被动运动双下肢),而给予研究组DVT循证护理干预(穿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气管切开时间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1.3穿戴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护理方法

2.1.3.1参照组 参照组利用常规预防下肢DVT护理办法:①辅助患者做一系列被动活动,如:下肢轻抬、弯膝、屈伸足趾和脚踝运动等;②按摩小腿腓肠肌1次/8 h,连续5 min/次;③协助患者进行双下肢屈、伸、抬等运动1次/2 h,连续5 min/次;④按照病况鼓励患者逐级运动到可下床活动。

2.1.3.2研究组 研究组穿戴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穿戴方式:①选择合适患者双下肢的的尺寸的护袜;②切记向下翻折足趾;③每天按时检查合适程度,来确定下肢周径的改变,保证足趾舒适活动;④每天停用时间在30 min之内,休眠时间也要使用年,直到可下床行走。

2.1.4观察方法

2.1.4.1初步临床推测 ①下肢突发胀痛、麻木、发硬,活动后加重,范围可从小腿引至整个下肢;②患肢呈暗红或青紫肤色、皮肤张力增高有指陷性、皮温略升有轻度静脉曲张;③存在压痛区于腓肠肌、髂窝或股三角区处,或有沿血管扪及的索状物;④每日测量踝部最小周径、小腿最大周径、大腿最大周径,显示较对侧肢体或前日测量值明显增粗。

2.1.4.2超声多普勒检查 该研究可采用反复检查的超声多普勒检查方式进行进一步检测,每周常规检查二次,安全有效、无痛无创且价格实惠。

2.1.4.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双下肢静脉栓塞产生的依据就是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临床诊断最有效的方法。DSA的优势:①静脉直接显像,可以识别栓塞位置、大小、范围及静脉有无侧支循环形成等;②监测范围广,可以检查整个下肢静脉栓塞。所研究对象先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查诊断呈阳性者可采用DSA检查确诊。

2.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6.0进行统计处理,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1或P<0.05所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2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见表2。得出以下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实施预防下肢DVT护理前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预防下肢DVT循证护理后,较护理之前下肢DVT发生率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两组患者预防下肢DVT循证护理后下肢DVT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明显少于参照组(P<0.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预防下肢DVT循证护理使用的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是按照人体生理学原理设计,这种自下而上梯级的压力促使下肢肌肉小幅度收缩,可形成对深静脉作用的逆行压力波,此压力能加快血流流速240%,不断收缩下肢肌肉可产生逆行挤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加速血液脉动和循环,从而预防下肢DVT产生的疗效显著。本次临床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参照组偏低,由此可见预防DVT循证护理实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穿戴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预防DVT还有如下优势:①相比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属于物理性预防措施,降低了出血风险,因此对于预防DIC以及其他出血风险较高的特殊类型手术相关DVT尤为适用;②采用医用肢体逐级加压弹力护袜简单、快捷、高效、实惠相比使用抗凝药物,患者青睐性。

综上所述,预防DVT循证护理实施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经济实惠等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红慧,李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中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的实施和评价[J].今日健康,2015(4):253-253.

[2]齐丽娜.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4(8):868-869.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围术期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