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2020-09-10贺蓉
贺蓉
摘要: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些国企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向制度化、规范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还存在覆盖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工作方式单一的现象。因此,本篇文章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出发,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存在不足及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探索新时代下创新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撑所在,是党的重要基础,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中,国企经济体制、机构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推进建设新型国企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1.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1.1内部沟通网络逐步改善
国有企业内部层级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内部交流。面对内部沟通不够顺畅、沟通成本较高的问题,国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工会活动、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横向沟通,团结协作,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障碍,达到了思想的沟通交流,达到了统一思想、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绩效的目的。
1.2新媒体信息化建设加快
新媒体普及,提高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化、生动化和信息化,党员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良好交流频道的建成,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实现了信息即时沟通,组织内部建立在网络化基础上的沟通能够带来更加立体化的信息,显著提高了信息管理效能。
1.3企业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魂灵,是企业凝聚力和创新力的泉源,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国有企业重视并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达成思想观念上的共识,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国企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存在重经营发展、轻思政工作的现象,研究部署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工作随意性较大,工作成效未达预期。
2.2内容覆盖面窄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群体较多、工作量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国企自身实际情况,围绕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思想政治各方面工作。目前,大部分国企在干部选拔任用等干部管理方面程序齐全、手续到位,但群团等其它工作还比较欠缺,未有效做到全方位开展工作,思政工作发展不够均衡。
2.3從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工作从业人员存在兼职化、业余化现象,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因被培训及提拔机会有限,长期从事思政工作的信念不够坚定,工作多为按部就班、被动应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3.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不足的原因
3.1理念认识不足
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广泛扩散和渗透,“逐利化”导致国企部分党员和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发生动摇,思想上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感兴趣,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及群团组织活动得不到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持,政工人员不被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有力推进。
3.2形式内容单一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偏向于短期的、临时性的培训,缺乏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培训方式单一,多为专题式、讲座式、考察式,涉及实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较少,且受训群体一般为少数骨干,很少覆盖到全体职工。
3.3方法缺乏创新
国企政工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不深入研究与思考,不注重知识更新,观念保守,凭经验办事,工作开展方式习惯老套路、老办法、老标准,有的国企甚至完全生搬硬套、照抄照转,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成效不显著。
4.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途径
4.1提高思想认识
国有企业开展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实情情况,及时更新观念,提高认知格局。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员工政治素养;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4.2创新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是丰富而生动的,而不是一种方法的简单运用。国企要坚持以疏导即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根据工作方向、目标和内容不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相结合,抓党建促经营,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推上新台阶。
5.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将传统方式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不断改进和创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的作用,推动国企良性发展,摸索国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好的途径,为新时代国企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琼芝.新时代国企政治工作浅谈[J].城市公共交通,2018(02).
[2]张建忠.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