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模式及实施效果分析

2020-09-10谢玉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施效果

谢玉花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呼吸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水平以及呼气峰流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水平以及呼气峰流速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护理模式;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重症肺炎是目前发病率很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同时,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很多患者也有吸烟史。老年重症肺炎可损害肺段和肺叶的氧扩散功能,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和中毒症状,如氧合紊乱、低蛋白或低氧血症等。其发病机制与病原体直接侵袭、免疫因素、呼吸道防御和净化功能降低、血管痉挛、充血水肿、缺氧等有关,易导致肺组织坏死、器官功能和呼吸衰竭,病死率高,可达30%左右,是呼吸内科的急危重症,控制呼吸道炎症,确保呼吸通畅是提高老年重症肺炎疗效和预后,挽救生命的关键。目前,药物和吸氧治疗已成为重症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在具体治疗过程中仍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1]。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除了重症肺炎,大部分患者还患有其他一些心肺疾病,因此治疗难度和风险明显增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實施呼吸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我院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呼吸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水平以及呼气峰流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探析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模式及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35。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重症肺炎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者昏迷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⑥无法配合的患者。

其中实验组年龄62~76岁,平均(68.21±2.27)岁,男24:女11。对照组年龄61~75岁,平均(68.11±2.91)岁,男22: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效探索患者心理活动规律,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语言[1]、恰当的方式对患者的内心情绪进行有效的护理指导。为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痛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职业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护理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关注治疗过程患者病情的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实验组实施呼吸道护理模式。①湿化气道。采用蒸馏水和0.45%盐水配制湿化液,减少气道刺激,避免痰垢形成。湿化液用量150mL/kg,250mL/d,温度32℃~36℃。经气管持续滴注湿化液,湿化液注射量为0.2mL,注射量为0.4mL,并根据痰液性质和生命体征调整剂量,确保适度湿化。②呼吸重症监护:引导患者卧位休息,使用坐垫抬高背部和颈部,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如果患者痰液较浓、较难吸出,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才能成功解除痉挛、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需体位引流,或使用振动祛痰剂辅助排痰。③吸氧护理:代偿性缺氧患者会同时呼吸加快,护士需给予吸氧,整体减轻呼吸、循环系统负担;提前评估患者缺氧状态,给予氧气,轻度缺氧控制氧流量在1~1.5l/min。Ⅱ度缺氧患者给予间歇或持续供氧,每分钟氧流量控制在2~4L。并密切监测吸氧过程中的呼吸节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紫绀。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水平以及呼气峰流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水平以及呼气峰流速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水平以及呼气峰流速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升高,而其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验组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t=7.905,P=0.000<0.05)。实验组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4.35±3.21分,而对照组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70.57±2.01分。

2.3平均住院时间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7.35±2.12d短于对照组9.44±2.67d,P<0.05。

2.4并发症率 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χ2=6.641,P=0.016<0.05)。实验组并发症有1例,占2.86%,而对照组并发症8例,占22.86%。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老年人重症肺炎已成为临床常见病。目前,本病主要采用呼吸机治疗,但研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身体功能差、耐受性差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患者极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在治疗期间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加强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既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又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重症肺炎手术疗效优良,但手术会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很大不良影响,加之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较差,容易产生血流紊乱,进一步导致气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呼吸道堵塞,严重影响通气。因此,在临床上,许多患者选择内科保守治疗,但疗效较低。治疗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呼吸道护理管理,从湿化气道和排痰、吸氧等方面加强护理指导,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医疗工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情稳定,早日康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呼吸道护理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有效的胸腔引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2-3]。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和保护功能降低,以混合感染为主,炎症进展迅速,气道炎症不能及时缓解,易造成呼吸道阻塞、酸中毒、肺不張、窒息等严重后果。通过加强呼吸道护理,可改善通气状况。呼吸道护理的出发点是全面改善老年患者的呼吸和肺功能,可以增强护理干预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保证护理行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促进各项重症监护方案的实施,减少护理缺陷[4-5]。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护理呼吸道,可以增强呼吸道排痰能力,保证呼吸道有效排痰,抑制病原菌繁殖和持续气道感染,减少炎性渗出和并发症,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减少氧合紊乱,缓解低氧血症,防止误吸、循环或呼吸衰竭,有利于治疗成功,改善病情,早日康复[6]。

综上,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丹丹. 盐酸氨溴索联合血必净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 2020, 44(05): 624-627.

[2] 郭根守. 针对性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 8(05): 286-287+293.

[3] 景敏.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13): 252-253.

[4] 庹骏. 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6): 55+79.

[5] 陈雪春.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5): 14-14.

[6] 吴亮, 虞意华, 李莉, 等.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4): 267-272.

猜你喜欢

实施效果
高效气旋洗涤技术在转炉尾气SO2治理中的运用实践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我国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探索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
优化中职英语作业,促进学习兴趣提升
政府补助动机与实施效果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