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旁腺切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改善的影响

2020-09-10王彦杰张亮董金山裴启秀韩振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

王彦杰 张亮 董金山 裴启秀 韩振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后,对其营养状态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30例,在患者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营养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后,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切除术;营养不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02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就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该并发症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瘙痒、骨痛等多种症状,而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钙化的问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而且,随着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年限的增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同时患者还很容易会出现并发营养不良的问题,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后,对其营养状态所造成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30例。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患者的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超过每升1.78毫摩尔)以及高钙血症(患者的血钙超过每升2.37毫摩尔)无法得到有效纠正;②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其甲状旁腺素仍然高于每毫升1000皮克;③患者存在多部位转移性钙化,皮肤瘙痒以及全身性骨痛,并通过对患者行超声检查,发现不少于两个增生的甲状旁腺结节;④患者接受活性维生素D以及降血磷冲击治疗后无效或者是存在用药禁忌。患者的排除标准为:①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存在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④存在恶性肿瘤的患者。全部患者中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为38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44.8(s=8.9)岁;接受透析治疗的时间为10年到18年,平均时间为12.5(s=3.5)年。

1.2方法 入选的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每次透析的时间为4小时,每星期透析3次,血流量为每分钟180毫升到250毫升之间,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毫升)、控制血压、控制磷的摄入以及纠正贫血等。同时,对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在患者术后需要每小时为其持续静脉泵入浓度为10%的5克葡萄糖酸钙,每小时监测一次患者的电解质,根据患者的血钙情况,对泵入速度进行调整。并且,给予患者口服碳酸钙片,每次1.5克,每天3次;给予患者口服骨化三醇,每次0.5微克,每天1次。在患者的血钙水平得到改善后,对泵入钙量逐渐调低制止停止使用。在完全停止对患者的静脉用药后,则要每星期检测一次患者的血钙,并结合患者的血钙水平对口服用药的剂量进行调整[2]。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0天,检查患者的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白蛋白以及钙磷乘积等各项营养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天的全身瘙痒以及骨痛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开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數±标准差(_x±s)表示。P<0.05表明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20例患者存在骨痛症状、22例患者存在全身瘙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6.67%和73.33%。治疗后仅有8例患者存在骨痛症状、10例患者存在全身瘙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6.67%和33.33%。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

3 讨论

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如果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磷、血钙代谢紊乱的情况,这就会引发患者出现骨密度降低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诸多问题,患者将会在临床上出现病理性骨折、骨痛以及骨强度降低等症状,这不仅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而通过对患者实施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则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贫血以及营养不良,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3]。

在本次研究中: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尤其是观察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我们可以发现,患者在经过治疗30天后,其血清白蛋白出现了明显的提高,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后,其食欲也会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能够更好的进食,从而提升其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食欲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还可以使患者获得充足的能量,从而改善其贫血问题。有研究资料显示,通过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后,其贫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比患者术前1年的各项资料,其血红蛋白的提高幅度更为惊人。并且,低钙血症作为该术在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在患者术后通过对其采用有效的补钙措施,可以使患者的血清钙控制在正常的范围,甚至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4]。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在患者术后其骨痛以及全身瘙痒等症状的发生例数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通过手术,不仅能够增强对患者的降磷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清钙浓度,使患者的钙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缓解和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5]。同时,随着患者碱性磷酸酶的不断下降,其骨密度也会不断提升。再加上在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后,可以很好的减轻甲状旁腺激素对患者身体的刺激,这样患者的全身瘙痒症状就能够得到抑制,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后,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玉, 何建强, 徐三荣, 等.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 临床内科杂志, 2018, 35(6): 399-401.

[2] 师红红, 张翠芳, 吕程, 等.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及骨代谢指标改变[J].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1): 1-7.

[3] 赵铁柱, 王素霞.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预后的影响[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1(1): 92-94+97.

[4] 侯爱珍, 肖观清, 叶佩仪, 等.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改变[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 36(3): 183-188.

[5] 王梦婧, 黄碧红, 陶冶, 等. 不同治疗方式对改善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8, 34(12): 909-916.

[6] 杜书同, 马伟军, 李红芬, 等.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 18(10): 885-888.

猜你喜欢

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
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