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疗法治疗急诊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9-10张志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急诊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膝关节疼痛患者给予中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受的急诊膝关节疼痛患者中选出36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接受西医疗法,观察组(18例)患者接受中医疗法。结果:观察组经治疗,患者膝关节疼痛积分(5.09±1.51)分、VAS疼痛评分(2.56±0.72)分,比对照组更低,t=3.254,5.631,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显效及治愈患者共17例,总有效率94.4%,强于对照组,χ2=7.638,P<0.05。结论:膝关节疼痛患者接受中医疗法,具有确切疗效,一方面疏通了患者经络,另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膝关节疼痛;急诊;中医疗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02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老年人为发病人群的疾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其治疗难度较高。膝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畸形为临床表现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与功能障碍问题,对患者的生活水平存在严重影响。随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疾病是以肝肾亏虚、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发病机制的,而西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多与患者年龄、性别、过度活动、肥胖及遗传因素有关[1]。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以消除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为治疗目的的。本文从我院接受的急诊膝关节疼痛患者中选出36例患者,接受中医疗法,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受的急诊膝关节疼痛患者中选出36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接受西医疗法,观察组(18例)患者接受中医疗法。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1.5±2.7)岁,病程2~5年,平均年龄(3.1±0.6)年;观察组:男9例,女9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2.4±2.4)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4.2±1.6)年。统计、对比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组间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均征得患者、家属及本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认真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膝关节均存在疼痛、肿胀症状;排除标准:耐受度与配合度较差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其他肿瘤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疗法,每日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企业: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C1220000028)2粒,2次/日。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针刺、拔罐、推拿、熏蒸、艾灸等中医疗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针刺与拔罐法:取患者仰卧位,让患者患膝屈曲70~80°角,选膝眼、足三里、阿是穴等穴位,常规消毒后,将中号、规格为0.5mm×50mm的贺氏火针加热至通红发白,再点刺患者以上穴位,保持针刺深度在0.7~1.0cm,快速拔针后,使用消毒干棉对针孔进行按压,隔一天接受一次治疗。让患者患膝保持伸直状态,在患者膝关节上下周围,先用闪火法拔罐,在取患者血海、风市、委中、梁丘及阿是穴等穴位进行12min的留罐,每天1次。(2)悬灸与推拿法:于患者膝关节疼痛位置,以患者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温度为度,选择适当距离,在患者血海、梁丘、膝眼及委中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25min,每天1次。

取患者平卧位,保持患肢微屈姿势,术者立于患者一侧,以揉、提、按、拿等法对患者股四头肌远端进行推拿,用双手搓挤患者膝关节内、外侧,逐渐增加搓挤幅度,按患者病情,该手法重复进行5~10次。让患者屈膝90°,拔伸膝关节1~2min,随后再伸膝,提、拿完患者髌骨后,再用指尖朝上,以提、拿、弹、拨法推拿患者髌骨四周,该手法操作6~12次,再用手掌朝髌骨推拿10~20次。叮嘱患者作膝关节内、外旋,进行5~10次的屈伸活动,增加患者膝关节间隙。用双手以拿、提、按、揉等手法,对患者股四头肌、下肢肌肉进行5~10次推拿,再按、揉患者委中穴位置,随后以拳扣击患者髌骨上缘、委中穴位置,扣击次数为每个穴位50次,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3)中药熏蒸法:取海桐皮25g,透骨草、川芎、威灵仙、生川乌、伸筋草、苏木、宽筋藤、椒目、骨碎补、路路通及延胡索等多味中药各10g,以水浸泡60min,在进行蒸煮,待煮沸后对患者患处进行熏蒸,30min/次。

以上各法10d/疗程,治疗1~2月后,评定患者疗程后,再调整治疗方案。

1.3指标观察 以关节疼痛量表、膝关节病情严重指数评估患者关節疼痛程度与功能状态,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积分。用尼莫地平法判定患者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及无效四种结果,其中治愈是指患者经治疗,膝关节疼痛全部消失,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可正常劳动;显效是指患者经治疗,膝关节疼痛已明显缓解,膝关节功能活动已达到正常状态;好转是指患者经治疗,膝关节疼痛有所改善,但膝关节功能未得到有效恢复;无效是指患者经治疗,膝关节疼痛并未减轻,膝关节功能并未得到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相关指标与数据均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_x±s)计量资料表示膝关节疼痛积分等指标,而(n,%)计数资料则表示疗效总有效率指标,并分别接受t及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积分与VAS疼痛评分 观察组治疗前,患者膝关节疼痛积分(12.49±2.24)分、VAS疼痛评分(5.98±1.57)相比于对照组无异,t=0.644,0.534,P>0.05;观察组经治疗,患者膝关节疼痛积分(5.09±1.51)分、VAS疼痛评分(2.56±0.72)分,比对照组更低,t=3.254,5.631,P<0.05。

2.2判定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病情好转、显效及治愈患者共17例,总有效率94.4%,强于对照组,χ2=7.638,P<0.05。

3 讨论

中医将膝关节疼痛列为“痹症”范畴,其中痹是指痹阻不通,属于一种病理现象[2]。患者经风寒湿邪侵袭,使患者关节处形成气血闭阻情况,由于气血闭阻不痛,则引发痛感,产生肢体关节、肌肉麻木、酸痛与屈伸不利症状。膝关节疼痛发病的原因为患者由于过度劳累,受汗出当风、卫气不固及坐卧湿地等因素影响,存在腠理空虚与筋骨失养问题,待风寒歇湿乘虚侵袭患者膝关节,则易引发风寒湿痹,所以其多以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临床症状[3]。

膝关节疼痛由于病因较为复杂,多为痼疾,受病情反复发作,致残率较高等因素限制,中医多以针刺、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治疗[4]。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病变、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根据《甲乙经》中《阴受病发痹》所说,膝难以屈伸,针刺治疗膝关节疼痛,通过针刺患者梁丘等穴位,具有通经止痛、祛寒除湿功效,而拔罐则不仅能起到疏通经络、活血行气、通利关节、温经散寒及消肿止痛作用,还能促进失调关节恢复活动功能。艾灸通过作用于患者膝眼等穴位,具有通经活络与缓解患者疼痛作用。推拿通过利用揉、按、压、拿、捏等法,有助于加速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软骨代谢。配合中药熏膝,可达到通络散瘀、温经活血及消肿止痛等治疗目的,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膝关节疼痛位置,借助药效的长时间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局部皮下毛细血管循环,分解关节粘连情况,不仅有助于改善骨内压,还有助于修复软骨下囊病变区域,其中海桐皮、威靈仙及透骨草为主药,具有通络止痛与祛风湿的功效,配合川芎等药材,可达到活血、散寒及止痛疗效;利用熏洗湿热刺激,使药气与热力达到疾病所在,一方面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炎性反应,达到消肿止痛效果,另一方面加速了病理产物的吸收排泄,实现疏通经络与散寒止痛效果。本文选取36例膝关节疼痛患者给予针刺、拔罐、推拿、熏蒸、艾灸等中医疗法,以穴位调节、针刺治疗、局部艾灸及中药熏蒸,达到了温通气血、疏通经络疗效,缓解了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

综上所述,膝关节疼痛患者接受中医疗法,具有确切疗效,一方面疏通了患者经络,另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马成, 石立鹏, 向昱阳, 等. 中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 2018, 34(10): 202-204.

[2] 谷卓然, 关雪峰, 杨永菊, 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20(11): 175-178.

[3] 麦秀钧, 黄永明, 冯恩辉. 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8, 50(10): 187-189.

[4] 赵丰, 李勇涛, 宋李华, 等. 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熏洗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及疼痛因子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8, 24(08): 91-94.

作者简介:张志华(1984.11-) ,男,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外科。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急诊临床效果
近十年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中医治疗进展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解乐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