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化管理的效果及价值

2020-09-10杜艳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

杜艳平

【摘要】目的:探索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化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在主要针对我院胃肠外科患者,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期间选取9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n=45)与探析组(n=45)。对照组运用胃肠外科临床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探析组则应用细节化管理的临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对胃肠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探析细节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通过对比两组胃肠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探析组在手术护理、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环境护理、护理操作等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分别进行SAS、SD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均比护理前有一定程度降低,但相比对照组而言,探析组的评分降低更加显著,SAS、SDS评分均较低,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2.22%,探析组为97.78%,探析组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索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化管理的效果及价值,结果中说明,细节化管理的临床护理模式针对胃肠外科护理管理具有显著优势和效果,能够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升,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促进胃肠外科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护理广泛应用。

【关键词】胃肠外科;护理管理;细节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02

胃肠外科是临床中重要的科室之一,科室内涵盖的病人种类较多,且具有病情复杂、变化速度快等特征,这也对临床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1]。细节化管理是临床中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2]。以下则是98例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主要针对我院胃肠外科患者,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期间选取9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n=45)与探析组(n=45)。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9.32±7.48)岁;疾病类型包括胃溃疡10例,胃穿孔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14例,消化道出血12例。探析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9.75±7.68)岁;疾病类型包括胃溃疡12例,胃穿孔1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8例,消化道出血14例。临床纳入标准: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对本次研究有充分了解,愿意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胃肠疾病合并其他脏器类疾病,或患有严重的功能性障碍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处于妊娠期的女性。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对照组运用胃肠外科临床常规护理,探析组应用细节化管理的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包含以下内容:①建立细节化管理小组:在实施细节化管理护理模式前,需要建立管理小组,小组中需要涵盖护士长、责任护士、主管护士以及专业化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小组中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同时对护理工作有高度的热爱,坚守岗位职责、爱岗敬业,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细节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重点的掌握,为细节化管理的贯彻实施奠定坚实基础[3]。②规划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在实施细节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护理标准,按照工作流程严格开展工作。患者在收入院治疗后,医护人员应注重引导患者熟悉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了解病区、病房的环境以及主治医师。同时对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运动进行有效指导,给予患者良好的关怀爱护。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评估患者的心理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胃肠外科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树立与疾病斗争的自信心[4]。③认真记录护理工作重点:护理人员需要在整个护理流程中,认真严谨的记录工作的重点问题,并及时与小组护理人员交流探讨展开反思。护士长应每天整理反馈信息,整合护理记录和文件,针对重点问题展开小组探讨分析,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护理人员形成监督,使其能够保证质量的完成临床护理工作[5]。④临床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在实施细节化管理过程中,对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与护理人员个人绩效相衔接,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流程的透明性。通过制定完善的量化考核机制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其在参与工作时有饱满的热情[6]。

1.3观察指标 在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我院自行制定护理质量评分方法,护理质量的指标内容,主要包含环境护理、手术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和健康宣教,进行综合评分,总分越高则代表护理质量越优,反之则护理质量较差。同时,针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前的SAS、SDS评分记录,实施护理后再次测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差异性。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针对临床调查,根据患者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相对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45*100%。

1.4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_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结果 探析组手术护理、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环境护理、护理操作等各项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分别进行SAS、SD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均比护理前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探析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探析组的评分降低更加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探析组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综上所述,针对胃肠疾病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方式则是手术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较大,这些因素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情况,因此,护理管理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通过探索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化管理的效果及价值,结果中说明,细节化管理的临床护理模式针对胃肠外科护理管理具有显著优势和效果,能够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升,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促进胃肠外科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汪欢, 乐革芬, 喻姣花, 等. 综合医院胃肠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护理研究, 2015, 29(27): 3359-3363.

[2] 吴茜, 马晶晶, 陈静娟, 等.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11): 800-802.

[3] 黄祝娟, 苏晓霞, 何桂兰, 等. 品管圈活动对胃肠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现代医学, 2016, 44(02): 252-254.

[4] 陶新华, 田凤琴, 张聪, 等.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 57-59+73.

[5] 张容, 王卫理, 顾晶燕, 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智慧健康, 2017, 3(20): 22-23.

[6] 秦中翠, 庞海玲, 刘迎春, 等.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 27(S1): 129-129.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
护士长巡视工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新木桶原理在临床科室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