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的产业创新分析
2020-09-10张宁
摘要:本文首先就“互联网+”的含义以及相关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一些国内常见产业所带来的创新驱动,希望能够为从事经济领域方面研究的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含义;特征;产业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早已迈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产业想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就必须要依托于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因此,分析这些产业的原有特点,寻求这些产业和互联网+的契合点,是相关从业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互联网+”的含义和特征概述
(一)“互联网+”的含义分析
所谓“互联网+”,其本质就是互联网技术和某传统产业进行结合,并在互联网中让该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譬如:在教育领域和互联网领域进行结合以后,便形成了依托网络来进行知识传播的教育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将其任意理解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单纯叠加。“互联网+”的真实含义是依靠互联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技术和表现出的诸多优势,将其和我国社会当中所涉及的重要发展元素进行深度融合,由此实现传统产业的有效升级和技术的大幅度革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当中提升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互联网+”自身的形成就使得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与软件研究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得以加强,研制出了与产品自身具有重大关联性的软件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来打开客户端,了解产品的相关动向,如产品打折、促销等活动,同时,伴随着智能手机在国内的普及,让全国人民都可以依靠互联网来响应客户端进行工作,并参与相关的娱乐活动等。
(二)“互联网+”的特点分析
首先,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技术理论,诸如电商等行业便可以进行手机客户端APP的研发工作,并对客户端进行长期性的维护升级,依靠个体化的服务理念来对旗下产品进行管理;其次,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在中国得到大范围普及,这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商家所研发的移动客户端,消费者可以通过对自己碎片时间的使用,来打开客户端,进行相关产品的购买、相关工作报表的制作、图像的绘制、课件的制作等。现代国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碎片时间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利用。数据显示,在智能手机在国内得到普及以后,民众通过碎片时间进行生活和工作方面事务处理的效率已经远远超过电脑端,成为了当下一种重要的国民工作和生活模式;最后,在“互联网+”背景下,相关产业的线下活动将会与互联网技术之间形成深度融合,互联网就成为了线下进行交易、沟通、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所体现的优点在于,该产业原来的线下服务内容能够通过线上进行宣传,由此实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挑选产品或服务,之后在线上平台进行结算。例如:某大型商超和支付宝平台进行合作,依靠手机当中的支付宝APP,用户可以查询到该大型商超的优惠信息,并且通过支付宝程序就可以对购物码进行扫描并线上付款,用户只需要来到商超后直接向店员展示付款二维码即可领取对应产品。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各类产业带来的创新推动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通讯行业的创新推动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开始致力于开展通讯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研究。最早在互联网形成之后就已经诞生了“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叠加”这一形式。例如:腾讯QQ等诸多通讯软件的研发等。时至今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这让互联网和通讯技术融合到了更高的层次。在国内,诸如支付宝、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和完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国内微信的常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亿,并且仍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和通讯行业的融合,并不仅限于如此,它还涵盖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通讯行业运营商之间的融合,运营商整体把握了互联网这一时代大环境,逐渐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并且在通讯费用上也逐年降低,给予消费者更多人性化服务体验,各种服务也处在快速升级更新的阶段。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教育领域的创新推动
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对学习资源的寻找较为困难,同时还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思路。将互联网技术和教育领域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当中有需要的资料进行搜索、整合、归纳,降低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门槛。同时,对于一些想要进行自学的民众,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也能够轻松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料,降低了普通民众和高校学生之间的知识壁垒,对我国“全民学习”良好风潮的形成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学习者可以依靠进入对应的学习网站,搜索相关课程开展学习,并且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在教育类网站或者移动端APP当中,将学习者的个人身份信息作为认证条件,学习者可以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前提下聘请专业教师对其进行跟踪指导,让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同时,也让教育行业能够从更加多元化的渠道中获得经济利益,实现自身良性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对工业的创新推动
将工业和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这便是互联网型工业。在互联网型工业背景下,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企业可以基于客户在互联网平台上所提出的要求,对现有技术工艺进行调整,而在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企业必然会进行生产线的改造升级,由此提升了工业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加持下,代替人工操作的机械设备流水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各种产品的实时生产数据将会在互联网上进行直观呈现,有效释放了劳动力;而依靠云计算技术来建立大型产品智能服务取代,给广大供应商和客户带来对应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不但能够有效增强消费者的产品使用体验,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四)“互联网+”时代下,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推动
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同样能够与其进行融合。也就是对国内传统交通运输行业进行创新改革。例如: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网约车服务中,消费者可以基于互联网,依靠相关的移动APP进行约车,在这一过程中,客户可以就约车地点和约车时间进行详细规定。这样既能够提升车辆的使用效率,也可以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约车效率。另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进入专门的网站进行飞机票、火车票的购买,全面提升了交通工具的运输效率,降低了废气排放量。
整体来讲,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传统领域也在历经变革,这些变革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让各行业的生产和运营更加高效,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各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弥补原有缺点,让我国的经济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參考文献:
[1]周叶,郑家文.“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0):25-27
[2]赵玉宏.数字时代下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0):139-141
[3]姚芝.“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3):27-29.
[4]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62-69.
作者简介:
张宁,中共唐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