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公共图书馆的比较研究
2020-09-10张祎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到了5G时代,可以支持随时随地的学习。本文积极开展图书馆调查比较研究,进行对策分析,目的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应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提倡全民阅读,增强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美丽衡水、幸福衡水、书香衡水,使阅读成为衡水人的一种时尚、一种生活习惯,展示衡水这个大儒之乡中人们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图书馆;调查;文献;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1-0236-02
本文是在《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建设书香衡水 倡导全民阅读》课题研究的结果。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通信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分阶段进行比较研究。2014年3月至5月进行文献调查,5月至7月进行衡水市社区调查,8月至11月进行各县市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内容为馆舍、馆藏、人员、经费情况。
一、基本调查
(一)政策依据
按照“十二五”规划,围绕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1]。按照“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2]。2014年1月22日,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关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决议中,要求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3]。
(二)文献调查
2012年12月韩健的《衡水市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现状调查》[4]阐述:通过对衡水12个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县图书馆在馆舍、人员、藏书量及经费方面与时代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刘兴龙《浅论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5]的启示下,因为衡水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课题组决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秉承衡水学院“立足衡水、面向京津冀、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要求,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其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体现,启动了衡水市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现状调查工作。
(三)衡水市区调查
仅以市区为参照,对衡水市图书馆、桃城区和开发区图书馆的馆舍、馆藏、人员、经费、数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桃城区、开发区的图书馆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数字资源为零。衡水市图书馆和自己比是进步了,近两年来衡水市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对发展很快。韩健在2012年说,衡水市图书馆几经搬迁,还不如衡水的县级馆,与其他兄弟市相比更是相形见绌,按国家评估标准相差甚远[4]。
二、衡水市图书馆现状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衡水市政府以完善设施为基础,建立新的衡水市图书馆,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
(一)衡水市图书馆发展现状
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6500平方米,藏书10.5万册,分为地上5层和地下1层,设有综合阅览室、亲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等十大阅览室。馆内安装并投用了自助办证机、RFID自助借还机、检索机,读者借还书更加方便快捷;配备了数字阅读终端、电子下载阅读机、VR体验设备、报刊阅读机、朗读亭等电子设备,将科技与阅读相结合,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感受。同时,市图书馆的明星馆员——服务型机器人“优优”,将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相结合,可为读者提供高效率的智能服务[6]。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2/03/qkimagesxwyjxwyj202021xwyj202021109-1-l.jpg)
衡水市图书馆自2018年6月26日开馆以来,一直秉承打造“城市书房,精神家园”的理念,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与水平,切实提高读者的满意度,是衡水市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截至2019年6月25日,到馆读者已达47万多人次,读者覆盖各年龄层次,其中未成年读者占比超过65%;共办理读书证1.08万张,借书量达到11.5万次,图书浏览量占总馆藏的40%以上[6]。
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增强衡水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衡水市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大众阅读调查工作,以此提升居民的阅读水平,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二)调查分析
第一,方法:衡水市图书馆满意度调查,采用客观数据(图书管理系统运行数据),运用科学分析法,能够得出比较真实客观的结果。
第二,数据采集:调查的对象是衡水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读者留言,从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收集读者留言2453条作为样本。
桃城区拥有45.9万人,藏书量10.5万,借阅量在4万以上,样本数量虽然小,但是由于采用的数据是真实客观的读者留言,所以较好地避免了传统问卷调查中容易掺杂的主观倾向,使得读者满意度调查的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统计分析的便捷性和读者意愿的客观性等特征十分明显地展现出来[7]。
(三)统计分析
首先,按照建议、咨询、表扬、批评进行分类统计,得出初步定性的满意度结果。(见表2)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2/03/qkimagesxwyjxwyj202021xwyj202021109-2-l.jpg)
其次,将2453条读者意见,按照满意度内容要素,即服务水平、文献资源、环境质量、办馆理念进行分类统计,得出定量的读者满意度内容分类数据。(见表3)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2/03/qkimagesxwyjxwyj202021xwyj202021109-3-l.jpg)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文献资源和服务水平和读者期望有一定的差距,办馆理念和环境质量普遍达到了期望值。一方面读者对新的馆舍还不甚了解,另一方面读者的文化素质不同,要求各异,这基本符合實际情况。
基于上述分析比较,衡水市图书馆有了质的飞跃,从原来的租用图书馆到占地面积十几万平方米、上下共六层大楼的图书馆,各种大阅览室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人们在此读书、借书阅览,各种读书活动蔚然成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衡水市图书馆还特设了超星疫情防控公益知识库。衡水市图书馆秉承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将自身打造成为“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的智慧图书馆,争创“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省级示范图书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6],成为广大市民的“城市书房,精神家园”。
三、建议与对策
基于上述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分析,为提高市民满意度、建设文明智慧城市,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图书馆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打造安静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第二,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促使其与时俱进,适应智慧图书馆需求,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第三,衡水市城区图书馆建立通借通还制度。在城区范围内实行起步晚、起点高的策略,各图书馆之间形成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市民办理图书证后,可以在任意图书馆借阅图书、到任意图书馆还回图书,实现资源共享一卡通、网上检索、通借通还。
第四,打造高校图书馆联盟,进行资源整合。高校图书馆相对于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相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就衡水学院图书馆来讲,有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时间优势和区域优势,既懂书刊管理,又懂信息检索服务,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强的文献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能力,还有高学识水平的专家教授,这些都为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五,依靠规划引导、部门联动、政策推进等措施,加快衡水市全社会信息化建设,尽早实现“城市书房,精神家园”。
四、结语
为加快衡水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在建立起图书馆后,还要充分将其利用起来,服务民生、社会,这样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图书馆是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公共发〔2013〕8号)[S]. 2013-01-31.
[2] 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公共发〔2017〕7号)[S]. 2017-07-07.
[3] 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的决议[N].衡水日报,2014-01-22(1).
[4] 韩建,陈颖.衡水市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现状调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3):134-135+137.
[5] 劉兴龙.浅论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1(2):30.
[6] 衡水市图书馆将于7月1日正式全面开放[J/OL].衡水频道-长城网,http://hs.hebei.com.,2019-06-26.
[7] 朱伟玲,顾朝晖.高校图书馆网络读者满意度调查——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07(3):115-116.
作者简介:张祎(1985—),女,河北衡水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