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
2020-09-10赵艳
摘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博弈的主战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正面临碎片化、娱乐化、开放化、去中心化、圈层化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应从顶层设计、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四个维度入手,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动权,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格局。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045-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度党建暨思政研究项目“大变革下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KY202017;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840
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复杂的生态格局。如何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建设,如何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从决策层面向执行层面转化,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意义
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国家及各级管理部门基于多元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生产、思想教育、价值传播、舆论引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总称[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应然:高校教育的使命之需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必须建设好、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这关系到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系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二)实然:现实境况的必然之选
“00后”高校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崇尚自我,敢于追求自我表达,不轻易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倾向自我体认。同时,媒体格局重新洗牌,互联网全方位渗透社会。然而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涉世未深的学生缺乏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容易感到迷茫,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臨的风险
目前,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五化(碎片化、娱乐化、开放化、去中心化、圈层化)”的冲击和挑战。
(一)碎片化分散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关注
快节奏的社会状态、巨大的压力使现代人的时间与信息获取方式碎片化,缺乏静心思考的条件和耐心,需要短平快式的信息补给获取信息和抚平焦虑。在短视频、标题党等的包围下,人们容易满足于浅阅读及其带来的短暂感官刺激,而不愿意选择意识形态这种宏大厚重的深阅读内容。
(二)娱乐化稀释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
在流量变现甚至政治目的的驱使下,一些自媒体违背事实,罔顾道德,甚至不惜挑战法律,以“万物皆可娱”的姿态,输出一些虚假恶俗的产品,走上“娱乐至死”的不归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网上死灰复燃,恶搞英雄人物这种对红色资源的戕害,不仅淡化了人们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而且威胁到我国的政治安全。
(三)开放化加剧了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一直是他们争抢地盘的主阵地。他们抓住我国的矛盾凸显期,加大渗透力度,或直接发声或培植代理人发声,在网络上传播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否定我国优秀传统价值观,推崇西方不健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导致学生思想混乱,甚至价值观异化。
(四)去中心化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
麦克风时代,传统媒体规则遭到挑战,自媒体聚合效应不断凸显,“话题抢夺”横行网络,抢夺的是话题背后的流量,是议题设置的优先权,也是互联网意识形态的话语权[2]。各方势力竞相角逐较量,各种思潮交汇碰撞。在杂音四起的互联网中,主流声音弱化、主流价值淡化,甚至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受到挑战。
(五)圈层化阻碍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开展
圈层化指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由于信息获取定制化、个人社交圈子化、交互关系层级化而形成的一种只在自己的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现象和趋势[3]。圈层化已成为眼下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它如同一道壁垒,将教育主体隔绝在外,也切断了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内的教育途径。
此外,目前网络监管技术不成熟导致监督不力;部分高校为图方便选择网络服务外包,导致网络监管不当;部分高校相关人员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风险。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策略
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格局,可以从顶层设计、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四个维度入手。
(一)强化顶层设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强化顶层设计为把牢工作领导权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一是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通报制、定期报告制、内审内巡工作制、专题督查制等[2],按照“谁主管(办)、谁负责”的原则,将其考核纳入部门考核和干部考核。二是健全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机制,织好“三张网”。第一,织好网络舆情工作网。建立网络舆情监管常态化机制,明确部门分工和工作职责,健全信息沟通制度与发布制度,加强培训演练,提高校园网络舆情协同工作能力[4];第二,织好网络舆情预警研判网,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校园网安全性能,配备专业的舆情监测技术人员,将“智慧校园”系统、网络舆情数据、社交媒体数据、运营商数据等提供的行为数据导入模型,建立预警研判的模型[5],形成“技术+人工”双监控,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和研判;第三,织好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网,制定网络舆情应急处理预案,增强涉事部门的责任意识,同时加强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沟通,第一时间处理好网络舆情危机。
(二)强化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纳入教育教学。一是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堂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纳入思政理论课,并嵌入其他教学课堂,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师生进行合法理性的网络表达,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开设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二是抓好社团和课外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如举办知识竞赛、召开主题团课班会、策划举办圈层活动等,通过线上线下沟通互动,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管好网络阵地,发挥校内“两微一端一屛一站”新媒体矩阵的合力,严格执行审查报批制,做强做大主流舆论。各平台阵地共同发力,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
(三)强化队伍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网络意识形态之争就是话语权之争,这需要一支又红又专的队伍。一是科学组建队伍,在校内以宣传部等为主体,吸纳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优秀学生骨干加入,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传播、舆情监控等工作。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建立媒体专家库,使队伍发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二是加强队伍培养,建立分阶段、分类别的培养机制,除了对所有教师开展相关入职培训外,按照“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等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题培训,选派教师到电视台、报社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有效提升“四力”。三是建立合理考核激励机制,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和职称评聘范畴,对于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表了优秀作品的师生,给予表彰或奖励,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
(四)强化内容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必须换位思考,形成用户思维,通过内容建设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引领。一是加强理论创新,努力提高理论的“供给力”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释力”[6]。对于网络中偏激甚至错误的社会思潮,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时纠正、有力回击。二是把牢议题设置,抓好特殊时间节点和社会热点,结合校情,主动设置内嵌符合我国主流价值的宣传议题,积极提供优质产出,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拓展议题的传播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三是转变话语体系,傳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严肃固化的传播路径和宏大的话语体系已经不再适用,必须主动改变“灌输式”的宣传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用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四是丰富创新传播方式,发挥新兴传播媒介的优势,借用流行的H5(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AR(增强现实)与VR(虚拟现实)等技术,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更生动立体的方式阐释、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
四、结语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是一个不能退也退不起、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战场。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组合拳”必须多管齐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涵养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积蓄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参考文献:
[1] 李怀杰,吴满意,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5-79.
[2] 李静妍,张恒.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构建与管理[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10):60-63.
[3] 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74.
[4] 沈梁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建设路径[J].高教论坛,2019(2):9-12.
[5] 苗竹青.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0):52-54.
[6] 刘秉印.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69-74.
作者简介:赵艳(1981—),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