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运营研究
2020-09-10陈健飞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团学类新媒体矩阵逐渐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本文对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从4个方面列举团学类新媒体矩阵传播的特征,并针对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运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融媒体;新媒体矩阵;团学类新媒体;共青团;运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039-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融媒体时代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的矩阵运营研究——以重庆高校为例”成果,项目编号:KY20190129
一、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
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1]。近年来,高校团学类新媒体主动适应信息化深刻变化,促进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和互联网深度融合。高校团学类新媒体也从单一的团委微信公众号发展到以共青团官网、团委微信公众号、团委官方微博、QQ认证账号、抖音、B站等为核心,二级学院团学类微信公众号、微博、QQ账号为支撑,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协会、学工队伍教师、团学干部个人新媒体账号为补充的多级团学类新媒体状态,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初步形成,成为高校共青团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
二、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传播现状(一)进入门槛较低,造成新媒体矩阵先天不足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在高校团委尚未出台关于团学类新媒体运营管理的制度之前,已有众多校园自媒体出现。此类校园自媒体大多由学生自主运营,以接收各类粉丝投稿为主,由于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对其发布内容进行审核监督,各类信息真假难辨;同时,各类学生兴趣社团、协会新媒体账号的开通和运营均由学生负责,因学生组织换届频繁,成员流动性大,不少高校新媒体账号已经无法登陆、运营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舆情风险。
(二)媒体融合不足,新媒体传播效果不佳
在重庆目前的65所高校中,多数高校的团学类新媒体均为独立运行,自主管理,各有体系。对于团属新媒体最重要的新闻策划、采访、写作、编辑、校对等工作环节也是如此,很少有组织能够做到协同合作,团学类新媒体矩阵难以突显并形成新闻媒体的聚合优势,产生传播合力。重庆已有众多高校团委综合共青团网、团委微信公众号、团委官方微博、QQ认证账号、抖音、B站等平台,成立了高校团属青年新媒体中心。但由于各类新媒体账号平台属性、运营团队、管理单位等各不相同,在实际运作中,平台之间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据调查,重庆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平台各自为政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新媒体工作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2],团学新媒体矩阵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运营管理缺位,新媒体矩阵后劲不足
从重庆39所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专职团干部数量不足的情况。专职团干部已承担较为繁重的学工事务以及部分行政工作,投入团学类新媒体平台工作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因此高校专职团干部通常会将新媒体平台交给学生进行常规的运营,但学生干部又容易出现政治站位不够高、审核把关不够严等情况,新媒体平台容易在运营和管理工作中出错。此外,指导老师本身大多数是非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运营经验,培养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干部存在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共青团专职教师也时常面临培养新人难的问题,新媒体平台容易出现学生干部队伍断层的情况,这样就难以保证工作质量,且效率低下,无法保证团学类新媒体平台发挥其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功效。
三、重庆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传播的特征
(一)强化网络育人,大力创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重庆邮电大学团委以打造的“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网络产品引领学生、举办喜闻乐见的网上活动凝聚学生、开设特色网络栏目服务学生,先后开发了“拼拼价值观”“中国好公民”“夸父追日”等10余款原创手机微信游戏;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发了“时代先锋问答”“我爱学党章”“学用典,赞习大大”网上竞赛新媒体产品,探索出了一条网络育人的新途径,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实效性[3]。
(二)阵地实现互联互通,内容产品持续升级
西南大学团委以八大部门架构与七大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青春西大”媒体矩阵。持续升级“青春西大”团学新媒体矩阵建设,进一步推进新媒体产品创新,采用“虚拟代言人”阳阳美美表情包、日历和二十四节气海报等文创产品来更好地融入学生工作,积极开展“青年大学习,强国有我在”宣传推广活动,鼓励学生上“学习强国”学党史理论、专业知识,实现学习平台在团员青年中的广泛下载、高频使用。
(三)注重互动体验,自主策划主题受欢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团委推出“青年之家”云平台,下设“青思”“青知”“青行”“青马”“青心”5个栏目,听青年发声,为青年服务,构建青年思想引领网络阵地。青年学生可以围绕理想与信念、生命与生活、思考与实践、成长与希望等话题发声,亦可用笔触和声音,通过分享故事,讲述心事,记录心底的美好,表达幸福的期待,成为广大青年学生时刻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家园。
(四)坚持以文化人,增强校园网络文化生命力
重庆大学团委“重大青年”新媒体平台通过打造卡通形象人物——锋哥,在学生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爱国青年形象,并以鋒哥为元素创作了故事、动漫、表情包、明信片等实物,使锋哥在学生中鲜活起来。如创作了青春励志演说节目《青春演说家》《前锋》,讲述青春奋斗故事,组织专业团队,拍摄制作青春演说节目视频在网络上传播,以真人、真事和有魅力的演说,引起学生关注。
四、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运营发展策略建议
(一)提高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服务青年水平
作为团属宣传舆论阵地,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必须坚持尊重青年主体地位,以服务青年学生为切入点,转化话语体系,强化网上参与和互动,强化“网言网语”的呈现,注重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紧贴热点和亲近青年大学生,坚持青年导向,研究青年思想意识特点和阅读习惯,增强新媒体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努力为青年学生打造一批接地气、有深度、入人心的新媒体产品。
(二)强化团属宣传舆论阵地在青年中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高校团委应该建平台、带队伍、出产品、搞活动、发声音、正舆论,进一步发挥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功能,使青春正能量传递、活跃在网络空间。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以水滴石穿和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作风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努力成为理性爱国的中国好网民。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发展思路,紧贴学生需求,坚持创新发展,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如利用重阳节、中秋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时间节点,开展讲述和家人的感人故事送礼物的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网络互动。
(三)加强新媒体矩阵管理,实现信息融合联动
首先,高校团委要统一管理团学类新媒体矩阵平台,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平台的舆情监督,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立完善运营工作机制,定期发布团学工作动态,搭建团组织与青年大学生互动的桥梁。其次,高校团委需指定一名专职团干部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完善审核制度,各平台所有信息的发布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做到政治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统一。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负责的团学类新媒体矩阵账号要有专人负责运营,指导老师需加强对运营队伍的管理和指导,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好的新媒体编辑专门运营团学新媒体矩阵平台。最后,各新媒体矩阵成员之间要积极互动,实现矩阵账号信息的资源共享,及时响应矩阵中的征稿内容,做到信息工作的融合对称。
(四)树立融媒体传播思维,促进内容高质量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团学类新媒体矩阵的运营人员要牢固树立融媒体传播思维,才能助力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校园故事、青年故事,助推共青团工作稳步持续发展。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树立融媒体思维,其核心是“融”,是共青团官网、团委微信公众号、团委官方微博、QQ認证账号、抖音、B站等媒体队伍的融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新闻舆论工作的融合[4]。矩阵成员要做到选题素材共商、品牌差异共创、校园舆情共控,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匿名化环境,发挥师生用户互动交流功能,实时关注、及时回应新媒体平台上的留言、私信,及时消除网络舆情风险[5]。
五、结语
近年来,新媒体矩阵已成为主要的媒体融合模式之一,能够实现“1+1>2”的传播效果,对提升宣传报道的层次和质量均有促进作用。在融媒体时代,高校团委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为基础,学习并研究“互联网+共青团”工作格局,对原有的团学类新媒体矩阵运营方案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团学类新媒体引领思想、凝聚青年的作用,努力探索出一条与青年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新媒体产品供给新路。
参考文献:
[1] 青海大学团委.团网、团青、团声——打造活力四射、触手可及的“网上共青团”[J].中国共青团,2020(08):64.
[2] 刘传禹,刘明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J].新闻传播,2020(14):149-150.
[3] 田航,熊余,储雯.重庆邮电大学移动微校园矩阵连接全校[J].中国教育网络,2018(12):79-80.
[4] 陈华文.融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怎么做[N].学习时报,2020-09-11(06).
[5] 邬静波.校园新媒体矩阵传播路径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08):121-123.
作者简介:陈健飞(1998—),男,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