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史类广播节目选题如何与时俱进

2020-09-10董婕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

摘要:传统文化对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浩如烟海,内容该如何挑选?想制作出受众感兴趣的常态节目,并在节目与受众之间形成长期的黏性,选题的重要性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文史类;广播节目;节目选题;《夜谈古今》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106-02

不论广播还是电视,文史类的节目并不鲜见,早期以说书的形式呈现,之后多以解密的形式呈现,近年来央视更是以综艺真人秀的形式呈现,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成为了现象级的文史类节目。江苏新闻广播《夜谈古今》节目在新闻类型化的广播样态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论时效性比不上资讯节目的快捷,论思辨性比不上评论节目的深刻,而且作为日播节目,内容需求很大。这档处境尴尬的节目曾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经过主持人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节目定位愈发准确,紧跟时代步伐,在新环境中让中华五千年文明散发着熠熠光辉。

丰子恺曾说:“人类擅长遗忘,所以有了清明。历史不该成为过去,而应该时刻被提起,时常警醒着今人。”传统文化对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浩如烟海,节目内容该如何挑选?怎样才能制作出受眾感兴趣的常态节目?如何保持节目与受众之间长期的黏性?选题之前,先要明确受众主体,《百家讲坛》开办之初,就将节目受众定位为“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受众”[1]。再来就是思考选题,这就像盖楼,基础稳了,之后的工作就是锦上添花。在此,笔者姑且把选题按内容进行分类。

一、节气节日类

节气是中国古代确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为节气的变化和特征对当今人们的生活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每逢节气就可以选择其作为节目的主题。例如,立秋那天,《夜谈古今》节目在广播平台中,讲述了立秋时古人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主持人还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简单介绍了立秋节气这天通过天气判断“秋老虎”是否会来的小知识,线上线下互为补充,赢得了受众的喜爱,这也是古为今用的典范。

中国的传统节日相当多,我们现在仍会庆祝这些节日,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不就体现于此吗?例如,古代名人与中秋节的佳话就能作为节目的多期选题,从诗词歌赋到相关轶事,而且诗词歌赋不能陷入“掉书袋”的窠臼,要进一步融入背景知识和故事解析等内容,故事化地展现出细节与节奏[2],这才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传播形式。

二、纪念日类

历史不该是故纸堆里尘封的回忆,尤其是重要的历史纪念日,这是近年来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的原因。文史类节目的使命就是不停地提及、咀嚼历史,继而使人们将其与当下进行勾连和思考,起到以史为鉴和“知来处,明去处”的作用。

近年来,口述史的节目成为文史节目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现代史,历史亲历者是文史节目呈现的最佳对象,各类重要的纪念日到来时,成系列的口述史是声音素材丰富、故事情节生动、主题发人深省的文史类节目的最佳选题类型。《夜谈古今》节目近年来与南京大学口述史研究会等权威部门合作,更依托江苏新闻广播的采访平台,寻访历史亲历者,令观众既震撼又感动,这也是文史类节目价值的体现。整合资源,聚合能量,让陈旧的历史在新时代的文史节目中产生新的影响力。

三、热门事件类

热门事件类选题是《夜谈古今》节目作为常态节目呈现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最能引发受众共鸣的一类选题。人们发现,当下发生的很多事件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影子,古人的历史经验对当下事件的解决也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这是文史类节目实际效用的体现。例如,我国近来积极倡导节约粮食,而回望历史,节约粮食和储备粮食的调控手段都是一个国家战略部署和物资保障的平常之举。不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平籴法”和“平粜法”,还是行军作战时粮草的重要作用,都可成为文史节目的重要内容,可以进一步科普粮食在古代是怎样一步步走上餐桌的。大运河博览会期间,我们讲述从古至今,大运河对沿线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这让至今仍被运河文化哺育的人们感同身受,进而对线下的活动有更深的体会。这类选题的节目架构更有层次,节目内容既有故事的趣味性,也有丰富的知识性。

四、活动推广类

活动类选题是近来《夜谈古今》节目最具影响力的类型,因为这类选题更具有主动性,贴近热点,所以要做好前期策划,最大限度地体现传统媒体详尽深入权威的优势,同时运用新媒体手段弥补广播看不见的劣势。2019年,《夜谈古今》节目开始尝试与南京博物院、金陵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在相关单位推出讲座或展览等活动时,与之配合,在相应活动推广之前,先在节目中进行预热宣传,受众接收到全面的人物或事件的历史知识后,参与线下活动的意愿会更强烈,参与感也会更强。

2019年成功尝试活动类节目后,2020年《夜谈古今》节目更是将这一形式多元化,合作领域和展现形式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苏新闻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做好思想宣传和引导的工作义不容辞。2020年8月,江苏新闻广播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举办了“热血赋长歌——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全国云传唱”活动,营造了全民学唱的热烈氛围。紧接着,《夜谈古今》节目推出音乐党史课,邀请音乐教授、近现代史研究学者、雨花英烈后代等走进节目,详细讲述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用一首首歌曲引出一个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故事,将音乐、音效、人物讲述等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广播节目的声音优势。

与此同时,《夜谈古今》节目还联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和南京市中山小学同步举办了“开学思政第一课”,把雨花英烈的故事通过他们自己所写的音乐带进课堂,边唱边讲,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最后,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当天,举办了一场抗疫、抗洪,雨花英烈后代、优秀学生代表朗诵和传唱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的“英雄颂英雄”活动,为为期两个月的合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管是“开学思政第一课”,还是“英雄颂英雄”活动,当晚都在《夜谈古今》节目中呈现实况录音,实现线上线下整合,使传播效应最大化。

该活动选题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拓展渠道,丰富载体,鲜活讲好雨花英烈故事,生动展示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将伟大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爱国精神发扬光大,激励每一个平凡人都像英雄一样,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样的全方位合作,也为建党100周年宣传做好了前期预热。

五、结语

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曾经被要求成为一名杂家,各领域、各方面都需要知道一些、懂一点。而笔者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尤其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新媒体环境中深刻领悟到,如今的主持人不仅要做一名杂家,更要做一名专家,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作为传统媒体中的媒体人,如何充分发挥内容优势,生产制作受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节目内容,成为每天生产节目最需要关注的目标。《夜谈古今》节目开播4年来,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始终牢牢占据同时段前两位,市场占有率多次突破百分之六七十,这和制作人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精心选题、精良制作密不可分,尤其是选题部分,一个好的选题能使一档节目成功大半。

文史类节目的宗旨是“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哪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该被传承,哪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该被剔除,都是节目选题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说受众听得懂的话,做美育受众的节目,是媒体人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方向。通过上述分析和实践总结可以发现,选题内容不仅要丰富多样,还要与时俱进,对人们当下行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是受众喜闻乐见的。

如今,文史类节目在各类新媒体平台都非常受欢迎,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充斥著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形成了去中心、去精英、去权威的文化传播心态。互联网受众在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容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颓废、消极等亚文化,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巨大。基于这些现实因素,文史类节目具有不可推卸的引导责任,应该通过主题内容的精选、话语范式的优化,不断以优质文史类节目的影响,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史类节目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杜丽玮.科教类节目《百家讲坛》中文学经典的传播功能及影响[J].电影评介,2016(15):104-105.

[2] 张秀云.广播文史类节目的创作思路与技巧——以《尘封档案》为例[J].青年记者,2014(33):62-63.

作者简介:董婕(1982—),女,山东荣成人,本科,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
用受众思维看广播节目转型升级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地方电台政风行风监督节目的生存空间与发展
强化创优意识 提升广播竞争力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形象塑造
浅谈广播节目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