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影像在急性胸部创伤患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10陈亮亮

医学前沿 2020年24期
关键词:CT诊断

陈亮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肋骨骨折52例,肺挫伤32例,肺撕裂伤8例,肺内血肿12例,血气胸18例,血胸11例,气管断裂2例,皮下气肿34例,纵隔气肿6例,胸壁血肿21例,创伤性湿肺48例,創伤性膈疝4例。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急性胸部外伤的诊断基础,而螺旋ct对严重胸部创伤早期诊断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x线胸片,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胸部创伤;断层摄影术;ct诊断

资料与方法

2016~2018年某院收治急性胸部创伤临床病例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5~75岁,其中车祸65例,暴力挤压12例,刀伤18例,坠落伤17例,爆炸伤5例,其他3例。

扫描方法:使用东芝螺旋ct机,一次性容积扫描,用自动电流,层厚为5mm,螺距1.375:1采集,扫描结束后再用1.25mm层厚,1.00mm层距标准算法重建,运用3d容积重组(vr)。

结果

120例急性胸部创伤的病例中;①肋骨骨折82例,ct影像表现为肋骨骨皮质及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断端错位或无错位,局部胸壁软组织肿胀;②肺挫伤32例,ct影像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伴有斑片状阴影,肺叶透亮度降低,局限性或广泛分布的片絮状阴影,大叶性肺实变阴影;③肺撕裂伤8例,ct影像表现为受伤部位大片渗出性病变,内有高密度血肿形成,肺含气囊肿及含液囊肿形成;④肺内血肿12例,ct影像表现为肺内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⑤血气胸18例,ct影像表现为胸膜腔内见气液平面,大量液气胸可致肺组织被压缩向同侧肺门区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⑥血胸11例,ct表现为胸膜腔内空气影;⑦气管断裂2例,ct影像表现为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及气胸等间接征象,重者可见继发性肺不张,且不张的肺组织可下降到胸腔最下部;皮下气肿34例,纵隔气肿6例,胸壁血肿21例,创伤性膈疝4例。⑧创伤性湿肺48例,ct表现为病变部位肺纹理模糊,呈磨玻璃样改变,肺叶透亮度明显降低。

讨论

急性胸部创伤多由胸部受到力的撞击或冲击后,自胸壁向肺组织传导而发生的肺部挫伤,较严重的挫伤可引起肺组织的撕裂,急性胸部挫伤常常会导致严重后果。在急性胸部创伤的影像诊断中,常规x线胸片以其价格低廉,检查快捷方便,成为首选检查项目。但其胸片有其不足之处,其密度分辨率低,影像重叠,病变定位不够精确。ct克服了常规x线胸片的不足,ct为横断面成像,不存在影像重叠,密度分辨率高,有利于细微病变的观察,而且能够显示脊柱旁,肺门前后,心脏后部以及肺底膈面等隐蔽部位的病变,能显著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严重创伤患者,因不能站立只能仰卧位摄片,并可能同时存在广泛性皮下气肿,气胸,血胸和肺损伤,胸片无法准确判断,而ct可以准确地对胸部异物进行定位,在严重创伤和复合伤时,ct可以不移动患者即可进行其他部位扫描,因此,螺旋ct作为急性胸部外伤检查不仅可缩短检查时间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继发损伤,在急性胸部外伤检查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肺挫伤:多由肺实质的微血管断裂,血液进入肺泡和肺间质,也可以是液体在肺间质和肺实质内大液体渗出,伤后6小时左右出现,24~48小时开始吸收,3~4天可以完全吸收,较慢者2周内吸收。②肺撕裂伤;系肺实质的撕裂,血液及液体外漏形成肺实质出血及血肿,肺实质或小支气管断裂空气局限性聚集在肺实质内形成创伤性假性肺囊肿或含气囊肿。ct能明确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病变部位、性质、程度,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x线胸片。血肿和囊肿大多数呈类圆形,边缘清楚,几周内大部分吸收,也可存在数周,如果伤后3天内无吸收而密度增高,且病变范围增大者,应考虑肺内仍有继续出血或继发肺部感染等并发征存在,因此ct动态随访检查也十分重要[1]。③血气胸:是胸部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但有的严重急性胸部创伤,早期并无血气胸表现,而在伤后数小时乃至数天后才出现血气胸表现,外伤性延迟性血气胸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肋骨骨折,骨折断端刺破肺组织,胸腔内压力骤变导致肺挫伤及肺内血肿出血。因此,对有肋骨骨折者,虽首次检查无血气胸者,特别是骨折端有错位的,应随访观察2~3周。对有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患者,应观察至病变吸收。④肋骨骨折:单根肋骨骨折少见,也可一根肋骨多发骨折,并多横断骨折,而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错位,第4~7肋骨较长且固定,最易发生骨折。骨折断端常会刺破胸膜及肺组织造成皮下气肿、气胸、血气胸及纵隔气肿。⑤创伤性湿肺:其发生的机制是广泛小支气管痉挛,气管黏膜及肺泡分泌物骤然增多,造成末梢支气管及肺泡分泌物滞留,加之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组织水肿。⑥创伤性膈疝:胸部创伤累及膈肌或胸腹挤压伤致使腹内压骤然升高,使膈肌破裂,腹腔脏器疝入胸内,而致膈疝[2]。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可显示膈肌抬高,判断有无膈肌中断。膈疝形成后通过胸腹腔横断扫描,可见胸腔内有胃、肠曲、网膜及脾脏等结构。常用脂肪窗和ct值来判断疝入的组织[3]。疝入脾脏更容易诊断,有作者借助ct对肌肉与脂肪形成的良好衬托,提出“中心腱带征”为膈肌胸部肌肉与中心腱后部破裂的可靠征象。

参考文献:

[1]李乐才,马凌云,刘云.急性胸部创伤的螺旋ct诊断价值[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18,5:105-106.

[2]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9:249-250.

[3]潘纪戍.胸部ct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55.

[4]李钢;烧伤合并肺挫伤患者复苏过程中的t-PA和PAI监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5]何跃;胸部撞击肺挫伤模型及肺损伤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8年

[6]陆波;复方高渗盐溶液在治疗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中应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刘克强;胸部闭合伤合并肺挫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和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8年

猜你喜欢

CT诊断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低场磁共振和CT诊断脊柱创伤的初步对比探究
颈深部多间隙脓肿临床分析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探讨胰腺癌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与CT鉴别诊断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
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