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020-09-10刘建会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教学

刘建会

摘要:每个人的上学历程中,小学教育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小学时期孩子的教育投入心血可以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这一时期的教育也是孩子身心教育的关键,所以这一时期的教育得到家长们的关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此时进行此项教育定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所帮助。因此,笔者认为要认识此项的重要性,及早将品德教育融入此阶段的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13

在精神需求扩大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关注。现在的父母怀有优生优养的教育理念,乐于为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优秀的思想意识,成就更完美的人生。可是,父母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不能及时有效对孩子进行磨砺。因此,教师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此项教育的渗透。着重就语文方面的教学措施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一、渗透入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中

任何教育都要融于课堂实践。因为良好的课堂实践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互动。教师要想进行此项教育就必须将此项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中。然而此项教育偏向于思想方面,教育内容复杂、实践方法多样。教师应勇于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教育。

例如,渗透入课文阅读中。从《一块奶酪》仔细观察文中的蚂蚁队长,引导学生去发现蚂蚁队长所拥有的优秀品质。虽然课本只是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学生的仔细观察却可以发现许多故事细节,从而丰富课堂内容,以小见大地为学生挖掘课本更深的内涵。经过激烈讨论,学生们可以将蚂蚁收集食物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并抢着讨论他们所见到搬运场景。许多学生感悟到了蚂蚁队长超凡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以及对弱者的关怀。这样的学习既巩固了所学课文,又增强了学生们对道德的理解。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经过自由讨论,有的说鲁滨逊在生活的磨难中从没有放弃生活的信念,有的佩服他惊人的生存能力,有的说以后要学习他辛勤劳动。在激烈讨论中,单方向的思考听取了多方向的思考,每个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了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例如,渗透入写字写作中。小学是为写一笔好字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许多学校开设了写作课。而汉字中包含了许多深层次的文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书法的时机来为学生延展汉字中的道德文化。“仁”“义”“信”等等字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范例。写作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项目,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会有一节写作。在“我的心爱之物”中,学生们一般会写自己喜爱的玩具、自己珍惜的宠物、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最爱的家人与朋友。在学生们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为什么这是他们心爱之物。帮助学生们分析心爱之物所具有的品质,从而引导学生们建立令别人喜爱所需拥有的道德品质标准,使人努力成为具有这些道德标准的人渐入学生心底。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心爱之物”可不可以是某种高的道德,这样不仅为学生开阔了写作思路,而且将美好品德是人最珍贵之物的意识传授给学生。

语文课本上选取的都是积极的例子,将此项教育渗透入课本阅读中,不仅完成了普通的教学任务,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也为培养更高道德标准的学生埋下了种子。写字写作课上,教师又能利用文字中包含的道德美,引导学生良好道德观念。

二、渗透入语文教学的课下互动中

教师要转化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的课下互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感知高道德的标准,这样就能有效埋下在以后人生过程中追求高道德的种子。

例如,教师要在语言上尊重学生。教师不要把否认性的语言挂在嘴边,如“不对”、“不许”、“不要”。要学会使用平等的语言,努力将含有尊重含义的字词融入到日常语言使用中,如“请”,当然也可以在句末加一些有亲昵含义的字词,如“呢”、“好吗”。当教师给予学生以充分尊重的时候,学生才能在教师面前真正保持自我,从而更好的学习尊重别人、接收教师给予的道德教育。

实践证明,上述提到的方法对拉近师生与学生关系、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用这样的方法在课下互动中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又很好的引导他们对美好道德进行思考,不知不觉中学生更爱亲近于高道德的人、更爱追求成为高道德的人。

三、滲透入语文教学的课后研究中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心智与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布置一些课后研究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一般学校也会同步设置一些课后研究项目。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进行此项教育渗透。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观察动物或植物的任务。观察任务期限截止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经历的小动物和植物的友爱故事。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们都沉浸在温情的故事之中,这时,教师要再去总结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这样就达到了此项教育的目的。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和植物粘贴到教室的墙壁上,等学生们以后在教室活动时也能再次想起教师对他们进行的教育。如果学校的经济实力和设施允许的话,校园甚至可以开设一个养殖角,圈养一些比较温顺的动物。在实践课上由教师带领学生们为动物们喂食。同时,学校要可以将绿化开放,教给学生们如何种植一些简单的花草。在课后研究结束以后,教师再利用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写作,让学生们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无论是喂养动物还是种植植物,这种渗透于课堂实践的方式更能有效实现学生们对此项教育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努力进行此项教育渗透是明智的教学措施。同时,要按以上方法科学进行。教师可以定期记录教育进程,尝试多种方式,深入学生以了解学生想法,明确教育需求与切实扩展手段。坚持对此项教育的培养,定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育有长远好处。让学生们于感性的语文中品味出道德的美,成为一个高道德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邓航.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尹君. 城市小学传统美德教育调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3]王婷婷.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孙世梅.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董亚茹.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与教育戏剧[D].南京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教学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