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中社会运动的影像分析

2020-09-10王诗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影《每分钟120击》中所展现的游行活动的影像呈现,以两场具有影响力的游行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光、色彩、角度、景别四个角度对两场游行进行对比分析,探析电影中社会运动的展现形式和特点,并从中发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关键词:社会运动;游行;影像分析;《每分钟120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11-02

“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1]电影作为电影创作者通过影像文本反映社会现实、阐述个人对时代现象的思考脉络的艺术形式,了解电影创作者如何展现社会运动,并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观点与看法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运动指的是有众多个体参与的、高度组织化的、寻求或反对特定社会变革的制度外政治行为[2],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常存在于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和一部分公众诉求的冲突关系之中。关注社会运动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对理解电影创作者的中心思想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每分钟120击》是由法国导演罗兵·坎皮略执导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90年代初期艾滋病肆虐,一个名为“Act Up”的民间公益组织走入公众视线的故事。影片记录了“Act Up”组织公开游行、公开示威等活动。游行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它公开表达了某一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情感诉求,笔者将以Sean病情恶化为转折点,选取在这一转折点前后导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两次游行,分析其影像特点,并从中解读电影创作者的情感和中心思想。

一、光与色彩对比营造不同氛围

光与色彩是视觉语言的表现部分。在电影中,光影和色彩作为营造气氛的主要语言元素,对营造影调、烘托氛围、表达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整个环境变得富有灵气、生气,同时也能给观众一种独特的感观体验。

(一)光的运用

光作为电影重要的书写工具,对于同一物体,不同的光源、光线角度、光线性质塑造出的造型效果不同,物体呈现的特征不同。不仅如此,光还是表达情绪、营造画面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光的强度、方向、受光面积,导演能够创造出画面的空间深度,描述和勾勒物体轮廓,塑造人物形象,传达场景气氛和情绪,创造特殊的戏剧效果[3]。

在对两场不同氛围的游行进行展现和刻画时,导演通过对光的性质和光的基调的运用,营造了不同的氛围、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思想感情。在第一场游行中(即男主角Sean病情稳定时),导演利用弱光呈现了组织成员在参加游行时进行表演的场景,并通过光影基调中明暗调的运用,营造了自然的风格。在第一场游行举行时,男主角Sean病情稳定可控,整个人对疾病的治愈和生活的继续充满希望,他是活泼的、富有斗争力的,导演通过弱光的使用,刻画了整个游行活动的活力、激情、真实,凸显出这场游行的主题“行动以对抗艾滋”,这与Sean的病情不谋而合。

然而,极富鲜明对比的第二场游行(即Sean死亡前),通过柔光的使用,散射光让整个画面昏暗、模糊、阴沉,给观众一种压抑、窒息之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Sean已经气息奄奄,并且他缺席了这次游行活动。Sean的病情就如同这场游行一样,毫无动静却异常有力,这样厚重且阴暗的氛围虽然不同于第一场游行的活泼欢快,但是他们仍然询问每一个忽视这个特殊群体的人,叩问现有的政治政策和医疗制度下每个人的良心。

(二)色彩的辅助

色彩作为视听语言中另一重要的表意元素,通常与光的使用交相辉映,两者共同营造影片氛围。色彩的表达有多种不同的形式,灯光、布景、道具与服装的色彩都可以影响画面的色彩谱系,从而构成不同的叙事内涵。

色彩的运用在影片中不仅是自然色的再现,同時也具有创作者转型和情绪性。在第一场游行中,整个画面有柔和的粉色和舒缓的绿色,给人一种鲜艳、亮眼、活泼之感。可以看出,粉色相对柔和地展现了红色所代表的内涵,并且可以用以刻画生机勃发的意象;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要颜色,带给人安宁、稳定、和平的感觉,同时,绿色又代表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因此,不管是从服装和道具呈现出的粉色,还是作为背景的绿色,都为整场游行烘托出了生机勃勃、热情勇敢、富有希望的氛围。

黑色严格来说不是一种色彩,而是亮度。理论上说,当整个空间的亮度为零时,影像就会呈现为黑色[4]。在整个亮度较低的第二场游行时,压抑、黑暗扑面而来。黑色意味着悲观、绝望、死亡,随着与医疗机构的矛盾逐渐深化,整个组织的社会运动陷入困境,组织成员陷入了悲观情绪,与第一场的生机勃勃、生动活泼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景别与角度差异表达不同情感

景别与角度是摄像机对被摄物体各种不同角度的选取和呈现。在不同的剧情和情感氛围中使用不同的景别与角度,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角度。

(一)景别的选取

景别从直观上来看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围大小的不同。景别是由于镜头与被摄物体的距离不同导致焦距不同而形成的。常见的景别划分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这些是由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所规定的范围。对于相同的剧情或情节,选用不同的景别给予呈现,可以营造不一样的氛围,表达不同的情感。

在第一场游行中,导演运用中景展现了组织成员游行时跳舞的场景。中景是一种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景别,中景既能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又能看到部分身体动作与姿态,通过导演选用的中景,可以看到组织成员在游行活动中面带微笑、舞蹈动作丰富且富有感染力,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热情澎湃之感。

随着Sean病情的急转直下与组织工作展开的困难,在第二场游行的拍摄中,导演第一次运用了全景的景别,全景通常用于展现环境全貌与人物整体,具有描写、叙事的功能。人们手持因病而逝的成员的照片与十字架躺在地上,每一个人都将脸部朝向天空,这样极富震撼力的游行场面通过全景展现出来,为观众描绘了一幅震撼的生命画卷。

(二)角度的呈现

拍摄角度是由于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在平面位置的位置不同与在高度上的落差形成的,因此就形成了水平夹角与垂直夹角。选用不同的角度对被摄对象进行拍摄,可以表达创作者想表达的不同的含义。

在第一场游行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来展现人的全貌,与之前提到的近景镜头相结合,全方位地展示了每个成员的面部表情和活动。正面角度指的是镜头正对着被摄主体的正面的拍摄,这种角度通过演员正对着镜头完全展现了人物的面部表情,更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从图中可以看到男主角Sean自信张扬的微笑与眼神里透露的坚定,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向往与不轻言放弃的态度。

在第二场游行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俯视镜头,同时也是全片最富有震撼力的一个镜头。俯视镜头指的是镜头高于被摄对象,使被摄对象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在这样的俯视镜头中,每个人的脸都变得十分渺小,而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景又是那么地令人震撼。集体卧倒在街上游行抗议,他们是那么无力又用力。在面对疾病时,因为医疗资源的匮乏他们无力治愈;在面对生命时,他们又是那么用力地活着。通过俯视镜头,整体展现出他们的力量与声音,虽然备受压迫、歧视、忽视,但是他们却仍然为了自己在战斗。导演通过俯视镜头表达了其浓厚的情感——用力地活下去吧!不管以什么方式。

三、电影中的社会运动

德国学者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提供了过去某个时期社会内部运作的精确反映。”[5]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再现了社会制度、社会現象、社会问题等诸多方面,通过观看电影反思当下的社会是电影观影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影像作为视听艺术最基本的意义单元,由一系列可以作用于人们视觉系统的成分构成,最后整合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艺术形象,由此表达创作者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情感与思考。

社会运动作为推进政治制度变革、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推力之一,其背后代表了某一群体的立场与利益,当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与权益时,他们就会通过社会运动表达自己的声音,督促政府改良,推进政策改革,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通过导演的拍摄和制作,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被艾滋病折磨的人们如何活着,如何为了自身的权益抗争,正是他们用努力换取了如今制度的改革、医疗资金的投入、媒体的关注,他们不再受到社会和制度的无视与漠视,获得的更多的是及时的医疗救助与关怀。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再现了过去的社会状况,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所言所行。与纪录片不同的是,电影有更多美的体验,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通过光、色彩、景别、角度等拍摄技巧的选取,渲染了社会运动的激烈、疯狂、热情,表达了社会运动中的氛围、情绪以及参与活动时每个人的面部表情与内心思想,并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注入其中,表达出创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想。电影中社会运动展现角度的选取和呈现,能让观众在观影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观影后引发对在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四、结语

《每分钟120击》作为一部为少数群体发声和倡导平权的影片,展现了艾滋病患者这一边缘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困境,同时也表达出了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普通人的心跳是1分钟60下,而这个少数群体的心跳是120下,因为处在社会边缘,因为被主流忽视,所以他们更要用力活着。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3-164.

[2]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3] 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56.

[4] 邵清风,李骏.视听语言(第二版)[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77.

[5] 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201.

作者简介:王诗雨(1995—),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