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2020-09-10吕文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吕文媛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加以介绍,同时提出有效发挥其优越性的合理思路,把制度优势转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引言:

党中央引领全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创新了改革开放新局面,同时以焕然一新的国家面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而这些成就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持续发展与完善且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所在

(一)合理决策层面的制度优势

充分结合民主和集中,可以保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科学决策。自改革开放至今,伴随民主的协商与推动,实现了持续健全的民主制度以及愈加丰富的实质民主样式,这可以使制度的主要优势被充分彰显出来。我党的人民代表大会在集思广益过程中,使决策更为科学、民主,另外也有效提升了决策效率,避免决策效率太差等问题的发生。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其灵活性极强。选举政治无法影响到我党与政府下发的各项国家与党的各类关键性决策,这可以科学规划国家与民众的长期发展以及长远利益等,另外也不会发生决而不断以及议而不决等问题,从而使相应的决策制定更快速,使发展机遇得以被牢牢地抓住。

(二)统一思想层面的理论优势

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看,我党始终都注重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其地位不可撼动,同时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坚守、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层面,这能够使全国民众在政治层面上对制度与我党领导地位予以高度认同,确保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在保证我国思想统一层面上意义深远。对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无论是其价值取向还是实践方向都应对民众根本利益产生维护作用,并且不可与民意相违背,同时致力于为民众做实事、做好事,使民生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我当领导极为信任,而这正是我国实现未来高速发展的關键动力。信任现行的制度,将会更加坚定民众对信念和理想的追求当今社会的共识即紧紧抓牢社会发展契机,对当今相对稳定、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局面更为珍惜。

二、有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如果民众具备信仰,那么就会使国家力量得到全面提升,进而使民族充满发展的希望。对于社会注意基本制度人眼,其会对民众物质生活发展趋势产生决定性作用,更会充分提高民众品格、素养与精神。此项制度不仅应当为民众将社会将来的物质生活目标描绘出来,还应使民众明确其精神归宿等。民族基本素质取决于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准,其能够将社会文明的程度反映出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而这正属于精神层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现。结合我党十九大科学布局可知,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在于能够敢于担当复兴民族重要责任人群的培养,以及制度保障、引导教育和养成实践成眠的强化等层面,工作目标在于将精神文明创建以及国民教育等层面引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向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对腐败现象展开全面整治

对于我党而言,腐败问题属于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贪腐问题更加群体化和巨额化。尽管越来越多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党反腐倡廉的决心反映出来,但也会将我国反腐工作日益严峻的状况体现出来。频繁出现的腐败现象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更会使民众对于政府、国家以及我党的信任程度、认同感等全面下降,进而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将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彰显出来,重点便在于构建立体、全面的制度系统,从而使腐败得以被有效抑制,逐步得到民众的信任。习主席曾强调过对腐败零容忍,反腐工作更应实现全面覆盖,执法人员更应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工作。如今我国整体反腐工作仍然有着较为错综复杂又严峻形势,执法人员更应不断强化自身执法能力,提升反腐敏感度。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方能使民众反腐信心大幅提升,最终使民众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结论:

总体而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需要深入认识并把握我国制度优势所创造的成就和贡献,从而致力于探索更能发挥该制度的有效思路,从而将其优越性彻底体现出来,进而使制度的自信更为坚定,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积极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宪起.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J].中国政协,2019(24):26-27.

[2]尹诵,李安增.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04):14-21+157.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