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9-10王喜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喜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结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培育目标,而随着学科教育加强,核心素养也变成了主要的培养目标。语文毋庸置疑是小学基础科目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通过对语文学科的素质培养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小学时期就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以后成长道路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的培养越来越精细。传统模式下,只教授学生学科知识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素质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果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能力,却缺乏完整的素质和人格,那无疑对他的培养是失败的。当今时代下,一个人拥有的核心素质已经变成了考验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学生从小学时期就要开始培养核心素质,为以后打下基础。

1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中的体现

1.1 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人格的初步成长时期,如果只靠学生自己自由生长而不加以引导的话,学生很难成长成健全的人格。而小学语文中的核心素养,应该从学生成长的不同方面进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人格成长的初期阶段就得到全面教育,为以后成长为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小学语文对基础能力的要求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的。小学语文是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阶段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使得小学生具有牢固的语文基础能力,以后语文的学习也会更加优秀。

1.3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如果说语文学科是学生综合学习的基础,那么阅读素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对于阅读素养的培养不仅是看待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当学生习惯了阅读,也就习惯了在阅读中思考。所以为了更好的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培育阅读素养先入手。

1.4 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

上文我们探究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对于学生思考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止有阅读这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语言能力、叙事能力等方面进行。

1.5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是我国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大集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拼音是美、漢字是美、句子也是美。从小学阶段就引导学生拥有发现美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优秀审美的养成,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一大体现。

2 小学语文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2.1 从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动力。小学阶段,学生从幼儿园的学习进入小学的系统学习。当习惯了轻松快乐学习氛围的学生突然转变到在课堂上系统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所以导致许多学生在进入到小学阶段后突然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也不断下滑。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白当下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的挑战。不再只是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教师要换位思考,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兴趣。总的来说就是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会更加的积极配合。

2.2 不断创新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

语文科目设立这么久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固定。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单一的。教师首先要选用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就变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教师要脱离传统教学方式中已经固化的方法,跳出舒适圈。抛弃“前辈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这一思想。每一个时期的时代背景都不一样,所以照搬前人的教学经验是不对的。教师不仅要结合当今时代背景,还要结合本校特色,本班特色,自身特色,甚至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创新出适合学生也适合教师自己的最好的教学方式。在创新教学方式使要设立一个优秀的情境,从生活实践中出发。例如教师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条件,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相关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还可以走出课堂,带领学生们深入当地的特色文化,让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接触这些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培养了核心素养。

2.3深挖语文教材,培养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无论教学经历多少的改革和发展,教材毋庸置疑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教学基础。无论是哪个科目,哪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脱离教材的基础指导。语文教材蕴含了从古至今无数英雄豪杰、文化巨匠的优秀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所以要想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教材出发,从每一篇课文、每一首古诗词出发。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对于教材的理解还不透彻,如果让小学生自己进行教材的学习,可能连字都认不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脱离教材,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理解。使学生能够完全的深入到教材中的文化里,真正感悟中国文化的美,感受语文学科的丰富内涵,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学会一些字词和句子。

2.4 课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

一节课毕竟只有四十分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就向做到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么充足的课下时光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好地方。在课后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书籍,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还可以举办一些活动,例如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书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还可以结合家长,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展览、图书馆等。让学生在生活的每一项都能够感受到语文素养的存在,让核心素养真正变成学生自身不能割舍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基础科目的语文学科,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其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责任十分艰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创新自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更好的完成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冬琼.培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7(10):00271-00271.

[2]张厚莲,唐治英.构建语用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7).

[3]李薇.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语文课内外,2018( 14) .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