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分析

2020-09-10钟社福

天府数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钟社福

摘 要: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数学科目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本文对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具有较为宽泛的内容,具体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囊括整个初中数学领域的内容。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提高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水平。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增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寻找教学良方,在不同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兴趣教学情境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在兴趣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兴趣作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创设兴趣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无限的扩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借助信息化多媒体展开教学,出示一幅具有三条线路的“藏宝图”,让学生选择一条最短寻宝线路,通过图示,学生直观的洞察到最短的线路并选择。教师公布公理: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长度为两点之间的距离。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教具出具图示,河流两旁的两村庄要在河边建立供水站,让学生研究最佳的水站建立地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纷纷投入设计,在作图完毕后,教师检查后并总结:在供水站选址的过程中,避免选用目测法,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选取两地之间最短距离,合理选址。学生在兴趣教学情境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掌握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性质,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形成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问题教学情境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的形成时期,其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水平较低,致使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无法透过现象获得数学本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问题教学情境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基于逻辑原点出发,在问题中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真相。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第四章《概率》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展示概率公式,并讲解构成公式的各个要素。教师向学生发问:某学生有一半的概率考试获得满分,用概率公式怎么表示?学生回答:。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0到9十个数字,问学生:在十个数中抽到数字9的概率为多少?学生回答。教师又问: 在十个数中抽到偶数与抽到奇数的概率相同与否?学生列出概率公式:,,并回答概率相同。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的概率问题,对概率公式深刻的理解,逻辑推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概率有关知识逐步推理问题,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深化数学理论知识学习。

三、活动教学情境强化数学建模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强化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介绍完一次函数原理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古代水井打水活动,让学生用弹簧连接不同材质的吊坠测量弹簧长度,并给出如下条件和问题:绳子(由弹簧所模拟)长度y在一定限度内是悬挂水桶(由吊坠所模拟)重量x的一次函数。现有以下数据,水桶重量为4kg时,绳子长度为7.2cm;水桶重量为5kg时,绳子长度为7.5cm,求水桶重量为6kg时绳子的长度。学生将同比缩小的吊坠逐一连接至弹簧上,分别测量并获得数据后,根据条件设数学模型为,将已知的条件带入模型中得到和,求解后得到,,故得到数学模型,为求水桶重量为6kg时绳子的长度,学生将代入数学模型中,得到,所以,水桶重量为6kg时绳子的长度为7.8cm。学生作为一次函数的初学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中,通过假设找到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高效的解决实际函数问题,为后续的深层次函数知识学习奠定了稳固的知识根基,有效的增强了数学建模能力。

四、合作教学情境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解题效率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通过创设合作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中,发挥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经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验证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出示以下例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求解,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二次函数图像过点,,三个点,求该函数图像的解析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合作教学中情境中被充分调动,但是只有少部分学习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掌握了不同解法,此时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步骤。解法一:设一般解析式为,将三点代入得,求解后:,故解析式为。解法二:由于点,在轴上,是一对称点,对称轴是,而点在对称轴上,所以点是抛物线的顶点,设顶点式,将点带入其中得到,因此所求解析式为。随即教师让全体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区别,感受不同解题方法所带来的便利。通过创设合作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在具体的问题研究中,提高运算能力,提升解题效率,形成核心素养。

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具體教学策略包括:兴趣教学情境培养抽象思维、问题教学情境训练逻辑推理、活动教学情境强化数学建模、合作教学情境提升运算能力等等。初中数学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灵活转变教学思维,运用高效教育手段,赋予核心素养鲜活的生命力,诠释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优秀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