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主义摄影在民间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2020-09-10胡家菊
胡家菊
摘 要:民间艺术作为民间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民俗风格。近年来,加强民间艺术文化保护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变迁,民间艺术文化正在流失或衰败。在保护和利用好我国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实践中,人们研究了许多方法和模式。文章旨在将绘画主义摄影融入民间艺术传承活动中,通过对绘画主义摄影的摄影构图、摄影技巧和善抓意境来探讨绘画主义摄影在民间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词:绘画主义;摄影;民间艺术;传承;作用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
为保护和利用我国民间艺术文化遗产,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绘画主义摄影作为摄影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独特之处是将绘画形式和手法融入摄影之中,以绘画造型的原则来规范摄影创作,赋予摄影绘画意趣。摄影师通过摄影作品所呈现的画面来传递绘画题材中的道德观念、文化内涵,这样的方式更能符合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理念。
1 绘画主义摄影与民间艺术传承
1.1 民间艺术的概述与传承现状
1.1.1 民间艺术资源丰富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艺术资源丰富,加上各民族之间相互团结,文化互相融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迅速兴起,新事物慢慢取代了旧事物,新文化也慢慢取代了旧文化,例如戏曲、皮影戏、绣花、剪纸等这些颇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被现代化、高科技、快速的生活方式所代替。
1.1.2 民间艺术传承现状
民间艺术的传承一般是口授或行为传承的过程,这样的传承行为单一且不能够保证完好的传承。所以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出现了一些年轻传承人由于生活所迫毅然改行,放弃继续从事的民间艺术技艺学习。其次,由于传承人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参差不齐,对民间艺术真正的文化意义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有时将民间艺术内容压缩。最后,有的人甚至直接忽略了民间艺术承载的民族文化,为了利益将民间艺术由原生态的艺术转变成了经济化商品。这些问题使民间艺术在社会的变迁进程中慢慢的流逝[1]。
2 绘画主义摄影与民间艺术传承的关系及地位
2.1 绘画主义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艺术的产生是摄影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摄影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复写和留存”现实物象的功能和作用。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家认识到拍摄的内容还可以在绘画艺术领域发展,但是同为静态的表现现实物象的艺术形式,如何能既有绘画艺术的特点又有摄影艺术的魅力成了大家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绘画艺术中,造型潜能和空间很大,可以人为的对造型和空间进行艺术化的解构和重组,而摄影的内容具有物象固有的造型性,却是不能以人的意志发生转变。为了使两者有机融合提升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绘画主义摄影由此产生。
绘画主义摄影所追求的是拍摄作品中关于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能让观者在欣赏的时候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而要具备这样的绘画主义摄影专业素养,需要摄影家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地提高专业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绘画主义摄影把摄影从最初期的机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摄影的趣味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摄影器材更新换代,各类高科技产物不断出现,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日益改变。绘画主义摄影已经极少呈现在人们面前,尽管这样,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2.2 绘画主义摄影表现民间艺术的基本技法
绘画主义摄影大多以原始文化、宗教教义和民间艺术为摄影题材,发挥摄影纪实这一本体特性潜能,作品极富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拍摄是依靠摄影师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模拟的环境中寻找角度,进行感受、发现与领悟的过程。创作方法是先行构思主题,运用“选择”这种造型手段进行“创造”再勾画草图,根据草图的布局和安排进行摆拍,最后经暗房加工而成。因此绘画主义摄影作品结构严谨,布局非常考究且耐人寻味。同时,注重摄影作品“情”的表达和“美”的造型,含有一定的寓意性。这种在注重纪实性和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的摄影手法刚好适用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2]。这种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真实、快速的表现和记录民间艺术,可以在实现传承的同时,实现快速、高效的传播。
2.3 绘画主义摄影在民间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民间艺术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民间艺术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传承好民间艺术,更要使民间艺术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因此,我们应该去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将它展现在世人眼前。如筹办各类弘扬民间艺术的活动,充分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民间艺术传承活动,再例如将民间艺术写入课本,通过学习来增强大家对民间艺术的了解,以上的方式方法虽然操作繁杂,但比较有群体针对性。
绘画摄影刚好可以补充弘扬民间文化过程中宣传的不足。例如,国庆节我们可以围绕爱国主义思想与国家发展历程,民族发展历史相结合进行绘画摄影创作,使所展示出来的摄影作品中呈现的内容能够对全国各民族包括每个年龄、每个职业的各民族人民发挥教育价值,确保爱国主义思想、国家发展历程、民族发展历史能够更广泛的宣传,更直观的感受、更贴近民众的生产生活,从而更有效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3 绘画主义摄影在民间艺术传承中技巧与方法
3.1 具备绘画主义摄影专业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摄影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摄影师需要对摄影类的相关专业器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对器材的特性、器材的操作方法、不同器材的摄影技巧,以便在接下来的摄影实践中顺利完成摄影工作。其次,掌握更高水平的摄影技术,这样才能使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更具观赏力和创新性。最后,具备绘画主义摄影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拍摄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3.2 具备专业的绘画主义摄影技巧,传递民间艺术魅力
首先,在拍摄取景前,摄影师在选取民间艺术的主题后,先思考画面所要呈现的内容和所需传递的艺术信息,把最主要的艺术信息安排在视觉集中点的位置,次要的艺术信息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绘画主义中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虚实相间、以虚托实等规律进行安排,也可通过对细节的特写镜头来表现摄影主題,再进行草图的勾画,使民间艺术的魅力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眼前。
其次,在拍摄过程中,通过主题表现的需要,对光线、色彩、线条、形态、角度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此来表达绘画主义摄影主体。
最后,运用摄影技巧中常用的减法,把繁缛的物象、和主题无关的物象去除、虚化或者化繁为简,这样可以使主题更加鲜明,使观者更能理解摄影师所展示的作品的主题思想。
3.3 具备表达民间艺术作品意境的能力,从感性的角度传承民间艺术
意境艺术之美在于作者以感性的目光去接触一切物象的形式和结构[3]。因此,为达到传承民间艺术的目的,绘画主义摄影师需要寻找的是在平面物象以外的能够与观者引起情感共鸣的方式与方法,这不仅要求摄影师有理解和感悟艺术美的能力,而且需要在不断的绘画主义摄影实践中寻找意境实现的方法,这也是意境论在专业摄影领域中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途径。
4 结语
绘画主义摄影因其叙事性、情节性和寓意性区别于一般摄影,把这一新兴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民间艺术的传承活动中,能更快速、更广泛、更直观、更有效的达到民间艺术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建.弘扬传统文化我之见[J].知识经济,2019(03):161-162.
[2]贾娜娜.民间艺术在定格动画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78-79.
[3]张莉琳.浅谈数码影像之前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语言的运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