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作品文字说明 管窥摄影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2020-09-10宋毅
宋毅
摘 要:当代摄影艺术作品的文字说明变得越来越晦涩难懂,抽象化、虚无感充斥其中,有碍观者理解。摄影创作者在撰写文字说明时的措辞,不免受到中西方摄影理论的影响,在当下我国摄影理论研究的治学方法中,亦有失科学性的现象,最后呼吁学者应正视对传统文化用语的谨慎选择和使用。
关键词:作品说明;晦涩;摄影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摄影作品文字说明晦涩难懂的现象
摄影作品的文字阐述是开启创作者意图的钥匙。文字说明一般包括拍摄起源、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欲表达的作品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在受众观看作品之余,帮其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经历。鉴于图像叙事的多义性,除了作品的视觉内容之外,文字说明成为相对准确的表述方式,已然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达到“准确”的要求,摄影作品文字说明的撰写标准,正如翻译语言(从某种程度讲,文字说明亦是将视觉文本翻译成文字)的三个层次,即“信、达、雅”。让观者言简意赅地明白作品表达的内容,对于“通达晓畅、得体雅致”这样更高的标准,则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不做基本要求。在纪实摄影作品中,文字说明具有限定性,并有一定的章法可寻,尤其在新闻报道摄影界,更具有相当严谨的规范性。例如,图片说明作为文字说明的一部分,其写法需要标明新闻要素的“5W”内容[1](Who、What、When、Where、Why),为读者提供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必要信息。
对于当代艺术摄影的作品说明而言,“信、达、雅”的标准应同样适用。艺术摄影作品因其更加强调创作的主观性,再考虑作者的表达习惯,个人化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通过媒体传播的作品说明,却有虚空化、抽象化,有特别凸显作者个体体验的趋势,对观者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各大摄影节(奖、展)的优秀作品中,一些具有“虚无感”的摄影文本屡见不鲜,晦涩难懂。例如,文章抽取2019年三影堂摄影奖部分入展摄影师作品自述的关键词,摘录如下:
徐思捷:堆叠、抽离、物象结构、凝结
黄奕亮:压抑、焦虑、共情、抵御、运行机制、互动、人的可能
刘书彤:生存痕迹、焦虑、痛苦、挣扎、回望、彷徨、预谋、余庆
李剑鸿:兴奋、期望、静默、恍惚、出神、含蓄
陈江屿:辩证、边界内外、组织规律、意识形态、乌托邦、集体社会
周裕隆:信仰、立论、笃信、可疑、谜团、历史、丢弃、逻辑、不在场、真实幻境
张兰坡:民众、人性、油腻液体、深色血浆、能量、暗黑粘滞
卢杉:灵魂、信息、生灭现实、古典认识、次元现实、未来图景
马塔:砼梦、混沌希冀、矩形山脉、空洞荒芜、生命湮灭
蒋斐然:权力关系、对手、束手无策、西西弗式、同谋、受害者
劉珂&晃晃:遁入、虚无、危险、绝望、失落、孤独、永恒、微光、残酷、冰凉、宇宙相连、孤寂、嘶吼、沉默
尤达任:混沌、多样性、不确定性、矛盾、动态平衡
可以看出,上述关键词有一些常见于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如抽离、机制、乌托邦、西西弗式等;另有一些不禁使人联想到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某种表述方式,如遁入、幻梦、虚无、灵魂等,这些语汇笼罩着一层宗教色彩。由此可见,中西方艺术理论术语为摄影创作者所使用的情况,或者说中西方文艺及摄影理论对创作者文字表达的影响,可见一斑。
再往前追溯,2015年三影堂摄影奖大奖得主陈潇伊的作品《Koan》自述也引起网络热议,部分摘录如下:
“Koan”意味着打坐沉思,以简单不合逻辑的问题使思想脱离理性的范畴去试图接近即便是永无法抵达的前语言领域。作为人类的存在,我们体验的日常现实都基于一个以语言为媒介而形成意识形态符号矩阵中,因此我们智慧所及的可能性边界,都被这系统生成的符号链条所覆盖并框限。唯有视觉,作为一种非物质的产物而更接近于纯粹的概念。东方哲学一直建议人们保持绝对的沉静与思维过程进化,来达到对声明直观的体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宇宙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这组照片通过简化与抽象的手段探索表面之下事物的真实以及隐藏的法则。如庄子美学中的得意不言,探索在符号化之前的精神性与直觉意识,试图保存图像经过语言与文字转换后被阉割掉的部分……”
陈潇伊努力通过对人类语言和视觉的解释,以及引入东方哲学思想对作品进行阐释,但是过度抽象的表述和一连串的概念,很难让观者将她的摄影视觉和文字描述直截了当地联系在一起,无怪乎让部分网友费解。当届该奖评委具本昌(Bohnchang Koo)的阐述似乎更加“接地气”,为观众指出陈潇伊获奖的一条专业线索:“……她所用到的照相凹版术,这使得她的作品与其他摄影师产生了不同,所以得到了很高的得票。”具本昌以此说明,来帮助普通艺术观众更直观的欣赏该系列作品,观察摄影奖项,理解摄影现象,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这正是摄影批评的初衷和使命所在。
2 摄影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上述表明,除了摄影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理论储备之外,摄影理论对其具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影响,这些作用可能随时会体现在某个作品说明、创作者获奖致辞或者展览前言里。
按照研究内容不同,摄影理论体系大体可划分为:摄影史论研究、摄影本体理论研究、摄影批评理论研究和摄影美学研究。在当今中西方艺术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大趋势中,中西方面临同样的摄影理论问题,如:摄影理论研究者逐步转型为摄影批评家、策展人;市场经济、金融资本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艺术市场,进而影响或操纵摄影理论家的中立地位;摄影理论家尊重和还原摄影史以及摄影作品的态度和能力不够,以至于出现偏颇等问题[2]。这些状况需要中西方摄影理论界共同面对,取长补短。
在上述诸多摄影理论的问题中,由当代摄影作品文字说明显现的中国摄影理论特有的问题是:摄影理论研究者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中寻找理论支撑,容易出现与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相背离的问题。摄影理论研究者应该以科学的学术态度,进行每一次研究和学术成果传播,如果一手研究的措辞用语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不知所云,那么,这些二手理论将会以更加晦涩难懂的词语表述传播出去,从而影响艺术家、受众等群体的认识。
什么是科学性?这看似毋庸赘述的概念,却容易出现误解的观点。例如,科学就是对的。其实不然,犹太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提出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原则即科学一定具有可证伪性。例如,“相机比手机拍照画质好”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因为它可以被证伪,如果你找出一款画质更好的手机,即可将该论断推翻。“上帝参与了造人过程”就不是一个科学论断,因为凭借目前的手段无法证明。再例如,宗教和科学都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解释,在满足人类好奇心的同时,对心灵具有慰藉作用。但是正因为宗教的不可证伪性,在现阶段,对于作为人类知识体系一部分的艺术理论研究而言,科学仍旧是接近真理的唯一手段。
许多中国摄影理论研究者为了摆脱“西方中心主义”论的桎梏,反而诉诸另一个极端,倡导“东方优越论”“现代虚无论”,将传统文化不经鉴别、囫囵吞枣地作为理论旁证,冠以“经典”“传统”“圣人”的名号,使与之进行学术探讨的学者望而却步、百口莫辩,陷入“传统文化不证自明,你若是中国学者,自会体验得到”的逻辑怪圈之中。
对于学术论证的有效性,翟振明教授指出一个评价标准:“除了那些事先声明是审美赏析的艺术品鉴活动中的审美感悟性的话语(因为审美感悟本来就是主观的、个性化的),也排除那些对单一事实的简单报告,在进行有关是非对错的实然和应然判断时,谁要声称一个命题成立并期待他人接受,该命题最少要满足如下两个要求:(1)其概念所指基本确定;(2)其由之得出的论证推理过程有效。”[3]
3 结语
尊重传统,是每个学者的義务,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得到肥沃的养料滋养,我国学人何其幸哉,但是其中必须经过几道去粗取精、精心辨别的艰辛过程。尤其摄影作为一门更多借鉴、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科学,更需要像丹纳所著《艺术哲学》那般严谨的精神。而如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的金句、本雅明的“灵光”、罗兰·巴特的“刺点”,麦克卢汉晦涩的只言片语,这样天才的灵光乍现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其不应该囊括在严肃的摄影理论研究范畴之内。学者应该谨慎选择理论术语,避免不规范的语言范式对其他艺术群体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肯尼思·科布勒.美国新闻摄影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唐东平.远在摄影之外[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
[3]翟振明."诉诸传统"何以毁坏学术传统?[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