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媒介环境视角论新闻真实的破坏与维护

2020-09-10刘婕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传统媒体新媒体

刘婕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核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泛传播时代”到来,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全民记者”的大环境下,部分新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而运用夸张的手法撰写新闻,大大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而一些主流权威媒体的缺席导致虚假新闻频频出现,翻转新闻更是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真实性亟需维护。

关键词:媒介环境;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传统媒体;新闻真实

一、新闻真实的概念与“后真相”时代概述

新闻界对于“新闻真实”这一概念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国际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守则声明》中,而复旦大学陈力丹教授则将新闻真实定义为“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但新闻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并不是事实本身。”因此新闻报道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努力缩小其与事实的差距。

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为当年的年度词汇,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产生了博弈,我们进而进入了“后真相”时代,即情绪在前,真相在后,这样的新兴媒介环境使得新闻的真实性遭到了破坏。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应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挥专业素质,更好的维护新闻传播环境良性发展。

二、当前的媒介环境下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

(一)新媒体信息来源广、求证难

新媒体多以云技术、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存储、转载海量信息的特征,对比传统媒体存在报纸版面有限、广播电视节目时长有限的特征,新媒体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然而,海量的信息导致辨别新闻真实性的难度大大提升,由于受众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如果新闻事件与他们自身关系不大,则很容易放弃对新闻真实性的核查和确认,这就使得对新媒体的信息真实性求证更为艰难;另外,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和惩罚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人们的认知不到位等原因,新闻造假现象频繁出现,同样给维护新闻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的匿名性助长假新闻滋生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导致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这使得部分用户因此“为所欲为”,利用这种匿名身份传播虚假信息,比如流言、谣言等。作为一种新型产物,新媒体其中的乱象还未进行规范和制度完善,且由于互联网用户庞杂,更是加速了虚假信息在新媒体这一平台中的传播。

(三)传统媒体失去舆论主导地位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逐渐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受传双方可以共享媒体平台来进行新闻传播,改变了过去只能由传统媒介进行新闻发布和传播的单向格局;新媒体自身的特性赋予了其本身强大的时效性、全面性、亲民性等优势,撼动了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导权。

(四)部分传统媒体公信力降低

移动互联网浪潮使得受众不可避免地倾向于传播更加迅捷、载体更加丰富的新媒体,这给传统媒体行业(尤其是纸媒、电视)带来了竞争压力。传统媒体曾经引以为傲的把关人制度在融媒体时代是导致其发布新闻的时效性远远低于新媒体的重要原因,因此,少数传统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眼球效应,甚至主动放弃把关机制,使新闻真实性让位于新闻时效性,最终导致了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严峻挑战,传统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逐渐降低。

三、媒介环境视角下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一)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网络监管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新媒体也不是可以肆意传播虚假消息的平台。对于新媒体而言,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新闻稿件审查制度,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监察和管理,对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进行纠正和剔除。当前,我国已经通过了《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规定》和《互联网論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对维护新闻真实性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面对蓬勃发展的新兴事物,网络监察制度还不是特别健全,导致监管部门对虚假新闻没有预知和预防能力,只能在虚假新闻出现之后进行事后处理,这种监察和处理的滞后性也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困难。所以我们要利用科学手段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对制造、发布、传播和转发虚假新闻的非法分子进行严肃处理和处罚,为真实性新闻创建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

(二)秉持求索精神,提升专业素养

尽管当下是“人人皆媒”的传播环境,但专业媒体仍旧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坚守职业操守,时刻不忘新闻工作者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大众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一些信息的时候,要对新闻信息进行基本的真假鉴别,坚决拒绝发布和转发虚假不实的报道。在新闻的调查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深入调查,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努力得到新闻现场和新闻事实的最原始的真实资料,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对网络中出现的一些热门话题和热点新闻,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利用敏锐的新闻敏感度和专业知识,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并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进行查证核实。

(三)转变受众理念,促进新闻环境净化

应引导广大受众理性思考,面对网络上发布和传播一些信息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不急躁,不盲从,坚决拒绝转发虚假不实的报道。同时,给予媒体探索新闻真实的时间和空间,共同维护媒介环境,维护新闻真实。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传播效率大大增加,但人们在接受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受到了信息过载、信息真实性降低等困扰。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信条,在当下的时代,人人都是新闻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必须树立“新闻真实”的信念,才能切实净化媒介环境,提高社会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倩.从媒介环境视角论新闻真实的破坏与维护[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42-43.

[2]曾君洁,曾方荣.自媒体语境下新闻真实的重构[J].传媒,2020(03):91-93.

[3]张莉,乔桥.后真相时代与新闻真实[J].科技传播,2019,11(14):17-18.

[4]马双明.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的挑战与坚守[N]. 晋中日报,2019-06-15(004)

[5]张俊文.泛传播时代关于新闻真实的反思[J].视听,2018(06):171-172.

[6]新闻学概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良荣, 2018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技术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浅谈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