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闻信息传播探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

2020-09-10马晓萌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媒介形式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之下,本论文针对新闻的传播来探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并简要的概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采编形式

前言: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已经势不可挡,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影响力逐渐的扩大,已经渐渐的超过了传统的四大媒体,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认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诞生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一系列的电子技术手段将新闻信息根据用户的喜好有针对性的推送到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新媒体相比较传统的媒体在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没有受到过多的限制,同时信息的传播渠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也丰富了很多,在进行一些相同的内容的呈现上面也更加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特点,即每一家自媒体平台都有属于自己的新闻信息传播特点,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也比较可以突出自己的个性化特点。相比较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用户被动接受信息的传递,新媒体的新闻信息的传递可供用户自行去进行选择,新媒体平台的后期推广部门会根据大数据的算法推荐给用户平时比较喜爱的内容,个性化程度更高。同时在新闻信息进行传递的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方向是双向的,用户可以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用户掌握了一定发声的权利。

二、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统媒体一般情况下是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为首的在过去我们所熟知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它们每一种传播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对于报纸来说,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从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报纸是一种要求人们对于新闻信息进行自主的阅读,人们可以对其想要阅读的内容进行选择,同时它也是一种静态的阅读形式、采用的是一种静态的媒体传播方式。杂志与报纸类似都是属于一种静态的新闻信息传播读物,但是与报纸不同的是杂志拥有相比较固定的阅读群体,可以说杂志是传统四种新闻传播媒体中生命力最为顽强的新闻媒体,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的杂志的销量依旧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广播媒体属于一种使用声音来传递新闻信息的媒体,它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广大的听众朋友,以声音进行新闻消息的传播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同一的新闻信息的报道之中,广播媒体有着更强的感染力,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比传统的纸质媒体更加富有吸引力,可以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电视又与广播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比较相似的属性元素,但是与广播相比较,电视将声音和画面结合起来,以此来传递给观众新闻信息,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这四种传统的媒体中,电视更加有利于广告的投放,因此也就会有更多来自于广告资金的收入,来发展自己的新闻媒体,虽然互联网已经在中国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普及,但是电视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占有着极具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四大传统的媒体的关注程度虽然不在像之前那样重,但是依旧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四大媒体的优势作用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消失,它们依旧会对我们的生活形成很大的影响作用。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化对比

(一)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可信度角度

从新闻时效性的角度来讲,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可以说是及其复杂的,相关的新闻采编人员要先对要编排成新闻的事件进行筛选,在选出的事件中提取有用的新闻线索,之后派遣栏目组的外勤记者,对新闻当事人或案发地点进行现场访问以及对相关新闻信息的实地取证,将其带回后进行统一的整理与归纳,最后将所有有用的新闻信息由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排版、审核,最后发行或是向观众放映。整个流程极为繁琐复杂,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闻,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于它的新鲜度,而传统的新闻媒体经过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使原本新鲜的新闻不再能带给观众新鲜感,甚至于有一些新闻信息,观众已经事先通过互联网已经知晓,对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不再有期待,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的损害了新闻信息报道的时效性。然而与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流程恰恰相反的是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面的制约,人们仅仅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实时的传递到网络上面,在第一时间内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受众不可能在身上实时携带着报纸、杂志、收音机和电视机等设备,所以即便传统的四种媒体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了新闻信息,受众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就进行观看,但是在现阶段人们基本上是手机不离手,随时随地都会携带手机,新媒体通过各大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通过手机设备而接收到的新闻信息[1]。

(二)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向和互动性角度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于信息的传递方向上,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不管是纸质传媒还是电视广播传媒,都会受到版面或者是节目时长的限制,要在固定的时间发行或是播出,同时信息单向传播,受众在整个的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很难与广大的受众形成互动与交流。类似于近几年比较火爆的娱乐类综艺节目《奔跑吧》、《极限挑战》、《密室大逃脱》这些节目,大多都是提前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就已经录制好的,在网络上有一些网友会提前发布剧透,而且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节目的播出不超时,会对这些节目提前进行剪辑操作。这就导致观众对于节目的反馈不是实时的,对于播出后的节目虽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受限于节目已经制作完或是节目整个录制已经结束,观众提出的意见没有办法在节目中得以显现,很难与观众进行真正的互动与交流,同时栏目组也很难得到观众对于节目播出后的真实感受,无法对反馈到的信息做出有效的回应,进而无法对节目进行合理的优化[2]。而新媒体的传播则是采用与用户双向交流的机制,为用户提供一个信息反馈交流的平台,扭转受众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中的被动局面,在新媒体的传播背景之下,受众更加具有主导性的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和新媒体自身的特性有很大的关联,新媒体的产生就是依赖于受众,大部分的新媒体都会使用大数据的算法寻找到受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相关信息的推送,信息传递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受众的需求。

(三)新闻信息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可信度角度

传统的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信息传递的语言风格方面上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的信息语言风格一般来讲都是比较严谨的,具有规范性,一般采用的都是官方性质的语言形式,类似的媒体比如有,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它们的任务主要是向社会传递主流的价值观。而新媒体的语言风格就比较自由了,它們所使用的新闻标题更加吸引人,阐述新闻内容时所使用的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语言风格的不同也就进而导致了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信息更加具有可信度,这也是传统媒体对比与新媒体最大的优势。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整篇文章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进行的探讨,认清了两种不同媒体形式各自的特点,以便于日后两种媒体进行融合。

参考文献:

[1]路蕙聪.新媒体视阈下国际品牌广告的本土化创作——以苹果手机春节微电影广告为例[J].今传媒,2020,28(03):97-98.

[2]刘军,代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编辑经验的文化差异和深层契合[J].编辑之友,2020(01):58-62.

作者简介:

马晓萌(1989-) 女 汉 北京 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初级;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