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美术衔接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09-10庄陆祥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中学美术有效措施

摘 要: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与思考,以中学美术衔接教学问题为指向,从“中学美术教学目标的生态衔接;深入研读教材、找准教学衔接点;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的衔接;加强中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美术教师个人素质。”等几方面的研究,提出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关于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中学美术课程衔接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美术;衔接教学;有效措施

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学课程衔接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当今的中学课程体系中,课程衔接是国家课程目标实现的具体化体现,也是国家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优化的保障措施。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相同的重要性,在当前中学教学过程中衔接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去探索、去研究,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众多教育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中学美术衔接工作,也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当前美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效果与发展质量,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目前来看,我国中学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实践与探索方法去进行衔接,但是因为该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这方面工作,需要从中学美术衔接主要现状进行探讨。

1.影响中学美术教学衔接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提倡采用素质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小升初阶段就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而初中升学压力更大,并且面对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学习难度也不断提高,初中学习科目的有所增多,很多学生很难适应角色转换。除此之外,因为美术不在中考科目范畴,所以很多学生会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放到文化课学习当中,将美术当作一种调节剂。

1.1对美术教学缺乏重视

一是学校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中对美术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片面的追求初中的升學率,而导致学生美术素养培养过程受到忽视。二是家长也对美术课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美术课是没有用的,学生对美术兴趣也会逐渐在家长的干预下,被打磨消失。三是很多教师因为缺乏足够的衔接意识和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美术课程也失去了激情,更难以培养出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1.2教学衔接存在严重问题

比如九年一贯制学校稀缺,很多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后,想要升入初中就需要更换学校,这期间学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最终影响到学习效果。除此之外,中学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也未能将中学教学目标与方法有效地衔接,同时也未能将中学美术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中来,因此使学生在后期学习中出现不适应情况,最终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

2.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加强中学美术教学衔接的有效措施

2.1中学美术教学目标的生态衔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已经从原有的重视应试教育结果逐渐转变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因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不能将教学内容只停留在教学的表面,而是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重新构造,并且将新课改理念不断渗透到教学当中来,使双方学段可以形成教学目标一致的生态式链接。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当掌握学生发展动态,深入了解知识构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穿插在教学始终,保证教学更加具有立体型与综合性。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全新的教学生态,可以使得学生与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衔接,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开展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生态教学的衔接。

2.2深入研读教材,找准教学衔接点

现行的中学美术教材是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设置,要做好中学美术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中学美术教材,对比其中所存在的异同之处,找准教学的衔接点。初中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过程中,应当对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有所加深,为了保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后在过渡时可以将两部分内容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可以适应内容变化。比如在讲解色彩这部分内容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侧重点放在色彩色相、色彩明度、色彩调和、冷暖色等几个方面,该方式主要是强调学生加强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色彩的描绘与认识;到了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发生巨大变化,教材中主要讲授的是色彩对比、色彩调和、同类色、邻近色等,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色彩。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发生极大的不同,小学阶段开展的美术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需要认识色彩,在作品中可以学会描绘色彩;到了初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对比与分析相近色彩区别方面。在作品中要求学生可以更加大胆的运用色彩,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在无形间就加大了教学难度。笔者认为,作为初中教师,需要敏锐的观察到这一点,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逐渐过渡到学习新知识,最终使得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有所增加,保证中学美术教学衔接更加顺利,最终推动教学顺利进行,并且提高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2.3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的衔接

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应当主动学习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同时也要保证教学内容具备严密性与逻辑性,注意教法与学法方面的衔接,引导学生不断的去发现,观察,分析,认识,评价,对比,并且将学习到的原理能够运用到美术实践过程中。在相应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并且在兴趣引导下,使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最终形成与发展美术核心素养。而在这时,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鼓励不断树立新的教学思想意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广大的学校应当不断发挥出第二课堂作用,对当前的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比如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节等多种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这时学校也要给予其相应的支持与鼓励,校园文化节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同学们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以此创造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点、线、面和色彩等变化,并且构成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在具体美术创作实践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渴望和想要表达的内容,采用创造性的形式和内容最终展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美术创作方法,并且提供多种有效途径,使他们真正的采用多种有效的途径,加强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1]。

2.4加强中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美术教师个人素质

中学美术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开展观课评课等多项研讨活动,可以加强中学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教师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保证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在中学美术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美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在美术学习时面临的困扰,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师应高度重视中学美术课程教学,避免因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而导致对美术兴趣的逐渐下降,同时也要避免将知识停留在表面以及重复教学的情况出现,教师应当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美术的技能技法,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需要美术教师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研究学生心理和有效地衔接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从小学美术学习心态和学习态度,逐渐过渡到初中的学习中来,最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不断培养学生可以用审美艺术的眼光去对待生活,主动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鉴赏美、展现美、创造美,这也是做好中学教学衔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张林.基于核心素养下美术衔接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89-90.

文中备注课题信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美术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604

作者简介:庄陆祥,1967年8月出生,男,汉族,籍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美术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中学美术学科教学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中学美术有效措施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