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新闻传媒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探析

2020-09-10黄明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传媒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在提升信息容量和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在现代新闻传媒视域下,面对新媒体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做好高校的思政工作,是当前教育领域正在普遍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现代新闻传播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然后结合现代新闻传媒带给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启示,论述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新闻传媒;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218-01

在当代高校教育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于价值观和人格正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他们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更是他们性格养成、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现代新闻传媒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趋势,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同时面对的社会考验更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接受着外界的各类信息,能够通过各类平台与社会进行及时的互动,但是,对于辨别能力还不强的他们,也可能出现被虚假信息或不良价值观“牵着鼻子走”的困境。[1]正是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被寄予厚望。

一、现代新闻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传播给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而便利的移动互联设备以及发达的网络建设,更是使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解决。这就使得很多刚刚离开家庭、走入校园的大学生一时沉溺于网络的“自由世界”当中,对互联网充满了依赖,而对现实世界却感到陌生和恐惧,他们适应不了校园集体生活,也疏远了社会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另外,受到网络上多样化信息的冲击,各种不良思想正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期待着不劳而获的“完美”生活场景,攀比浪费之风严重。更有甚者,一些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容易受他人蛊惑,导致思想道德滑坡,甚至做出一些违背法律与道德的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污点。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都给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二)新媒体传播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技术难题和教学难题

在强调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革思政教育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者普遍面临着棘手的技术难题和教学难题。从技术上来说,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深入挖掘网络信息并建立起这些信息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使其更好地为教育工作服务。利用各类资源制作内容丰富的精美课件,课堂上熟练应用多媒体设备对这些课件进行展示,以此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等等,都不断考验着思政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与信心。从教学上来说,怎样进行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内容完善,怎样重新定位师生之间的教学地位,怎样应对当代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怎样有效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重塑等等,也在随时考验着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改革精神。[2]

二、现代新闻传播带给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现代信息传播的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们有时会被动地被这些信息包裹,但是也不可否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的认识。现代新闻传播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强,一个点击转发,信息的辐射量就成千上万倍地扩张,我们在不得不知道一些事情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其中的互动。现代信息传播兼具群体化和个性化,借助大数据技术,信息的定点推送已经不是难题,对于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可以一次读个够。[3]此外,现代新闻传播视域下,各类新媒体已经拥有了海量用户,而所有的大学生几乎都是新媒体用户,借助智能设备,他们可以随时进行碎片化的阅读与学习。当代大学生在进行信息阅读时,也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他们会着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会下意识地去查阅与感兴趣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网络留言,甚至还会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参与话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其他人进行辩论。这种参与感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这样分析现代新闻传播特点与思政教育对象的话,那么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似乎也面臨着很多的新机遇。比如,借助新媒体平台,思政教育的平台更加广阔了,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容易了,教学手段也更丰富了。思政教育有了可依靠的信息传输媒介,使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只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并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就可以随时进行碎片化学习,这使得思政教育更加直接、便捷和深入。此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更多,学生可以自主选修,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会增强。由此可见,客观看待工作中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就能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

三、现代新闻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优化思政教育环境,深化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思政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更加开放、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高校应及时调整教育思路,积极适应当前的学生需求。首先,要重塑教学模式。思政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应是封闭的、洗脑式的教育,而应该是平等化的、开放型的、启发式的教育。与其强制学生“这样做”,不如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次,要不断优化课堂教育,重视课堂教学成果的提升。高校应为思政教育提供硬件设施更加完善的教室,鼓励教师以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长期关注。教师要创新课程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多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表达,使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思想的升华。此外,高校应有意识地打造良好的校园思政教育环境,通过各类教育活动打造优秀的校风、学风,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其中健康地成长。

(二)提升思政教师素质,坚持育人与自我教育的有效结合

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高校要想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提升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鼓励教师自我提升,高校应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资源。教师也应在学习新的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同时做好思考和总结,将更多转瞬即逝的想法记录下来,并最终形成科研成果,以此充实思政教育教学理论。其次,高校应更多地组织思政教师参与社会学习、异地交流和定点培训,强化高校思政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保证思政教师的政治立场坚定、意识形态正确,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建立互联网教育阵地,打造更多在线教育精品课程

积极搭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通过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开发,立足于学生兴趣和个性特点,打造更多精品线上课程,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注重做好线上教育与课堂教育的融合与延续,以自主选修和课下作业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思政学习,推动思政教育的生活化渗透。

(四)维护网络安全,构建网络新媒体监管体系

高校应该更加重视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提升校园网络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既活泼、自由,又严肃、安全的网络环境。强化校园网络新媒体监管体系建设,以坚强的领导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并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把关人”角色,从而确保校园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及时性。

四、结语

在现代新闻传播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任重而道远,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务必认清形势,坚定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 姜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29):47-48.

[2] 陈鹏.移动互联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索[J].传媒论坛,2018,001(006):1-3.

[3] 许琳,陈建华.现代传媒对高校大学生影响及应对策略[J].高教学刊,2017(7):41-42+44.

作者简介:黄明明(1992—),女,湖北孝感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