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传播与发展

2020-09-10牛嘉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传播发展

摘 要:智媒体时代下,5G技术带来的变革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入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领域。随着短视频多元化的发展,主流媒体通过新闻短视频的信息传播优势,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探索智媒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现有的传播模式,进一步分析目前主流媒体在新闻短视频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给传统主流媒体转型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204-01

一、智媒时代下新闻传媒生态的构建与特点

(一)智媒时代的建构和特点

智媒体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从技术的层面看,新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而人工智能、物联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等则为媒体的智能化提供了更直接的动力。[1]从媒体的层面,未来媒体的趋势是智媒降临、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在智媒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在传播和发展中可以充分应用最新的智能技术,使媒介不仅仅是“融”在一起,更要有“智”,用这些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新闻传播事业,使新闻短视频能更有效地传播。

智媒时代的特点是不断升级的智能技术与传统媒介相互磨合达到高度融合,推动整个传媒生态系统的重构和优化。在技术的高速推动下,主流媒体要快速转型变革,媒介的边界范围正在模糊化,但不断发展的核心是对最新技术的应用。

(二)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智媒化

回顾整个新闻媒体的发展变化,几乎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催生出了全新的传播形态。[2]作为媒体融合先锋者的主流媒体,需要面临生产运营、转型升级和智能融合等多重挑战。一直以来,主流媒体对受众来说只是官方新闻发声,近几年主流媒体的媒体形象不断变化,放低姿态,更加“接地气”。而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使主流媒体变得“平民化”,比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报道中,以新华社客户端为载体,全球首次实现“5G+8K”转播。这是首次探索5G支撑的全景VR直播,360°全视角呈现阅兵盛典,为终端受众献上沉浸式新闻体验。主流媒体率先垂范,运用当下短视频的创新方式,推动智能技术与主流媒体新闻的融合。

二、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模式探索

(一)庞大深度的创新化生产

区别于传统的人工新闻信息采集模式,在智媒时代下,通过传感器的5G技术,对新闻信息可以进行实时、全面、准确的获取,并且在物联网下,这些数据、信息可以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从而形成智能媒体,自动进行信息播报,促进新闻生产传播的智媒化。比如无人机的使用,飞行器上装有的传感器可以精准采集视频影像,对灾难性的新闻信息采集有极大的帮助,使新闻可视化,快速、直观地和受众进行交互式传播。

(二)精确快速的智能化制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已经开始在新闻的生产上充分应用AI技术。[3]随着智媒化发展,智能机器人不但运用在新闻写作上,也能通过智能机器人制作新闻视频。巨量数据中,信息有70%会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存储和传播。而人工智能在视觉领域发展趋于成熟,基于AI人工智能的视频内容分析,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内容分析方法性能低下的问题,解决人为出现的技术错误。人工智能为新闻视频行业提供了极高的生产制作效率,引入智能编辑技术,快速生产视频。在AI技术的支持下,视频生产将全面进入智能时代。

(三)高效精准的个性化推送

在智媒时代下,大数据信息收集和算法分析技术不断完善,主流媒体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服务,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智能平台。通过主动收集信息和收集用户反馈的方式,系统地跟进与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为用户精确制定匹配新闻短视频内容,以用户为中心打造用户平台。《新京报》推出“我们视频”,2019年1到10月,全网流量超过500亿。作为主流媒体,其进行个性化剪裁的新闻视频分发,以成熟的算法分发技术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推送,使得用户黏性很强。《新京报》属于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和文图报道共同发展的内容生产平台,这也是《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一次成功的转型。

(四)虚拟技术的沉浸式体验

在传统的主流媒体时代,新闻的报道以文字为主,到了媒体融合的时代,文字报道新闻会结合图片和音频,以提升受众的感官体验。智媒技术的使用,可以让用户完全沉浸式地体验新闻,VR和AR技术可以真实还原新闻事件,用户可以以第一视角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例如,央视新闻利用VR全景进行新闻直播,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带领观众第一时间走进和了解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沉浸式新闻,身为主流媒体的央视新闻打造了视频沉浸式观感与年轻态交互。

三、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思考

(一)硬件智能技术

在智媒时代,媒体话语权发生了转变,受众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传播者。在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中,新闻不仅有专业制作,也有受众自己记录上传的短视频。信息传播层级转化,形成了去中心化、扁平化的传播格局。智能技术中的机器剪辑、机器写作等新技术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新闻编辑环节,而且在技术支持下的云端互联、自动化生产等形成了“机器体裁”新闻。

在新闻短视频生产环节,智能机器的编辑技术可降低生产的时间及人工成本,使新闻短视频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地传播。

(二)广阔市场平台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短视频与长视频的交融共生。在短视频发展的大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寻求探索适合的新闻视频分发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比如《新京报》的“我们的视频”与腾讯合作;哔哩哔哩网站是年轻群体追逐潮流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央视新闻节目《共同关注》入驻B站,开拓了年轻年龄段的粉丝群体;主流媒体央视出击,打造了专属的央视频APP,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推出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是主流媒体结合短视频方式创新出的视频平台。主流媒体在智媒时代下进行多元化平台分发,并建立专业的新闻短视频人才队伍。

(三)挖掘优质内容

在智媒时代,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而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有意义的挖取与专业化的分析成为了媒体竞争的新领域。内容的质量是用户选择的第一步,主流媒体要善于深入挖掘新时代的身边故事、用小切口的短视频形式反映大主题大时代,如2018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推出的短视频《全网暖心互动:牵妈妈的手》,上线一天微博话题“牵妈妈的手”阅读量就达到了5.2亿次,讨论达34.4万次。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越来越多的短视频新闻带来了巨量流量,凸显其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流媒体要打造优质内容,来增强用户黏性,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产生发展,推动媒体的生态圈重构和演变。智媒时代下,主流媒体一直在探索真正可发展的转型之路,而短视频的传播形式是转型中的一个突破口,在5G的加持下,技术的强大优势推动短视频行业发展,用户在短视频中的互动体验将越来越丰富,促进了主流媒体新闻的传播,丰富了主流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应用场景。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需要不断地延展、组合、解构,也要避免信息窄化等问题,其在人工智能与新闻短视频的结合之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2016,38(11):6-24.

[2] 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J].新闻与写作,2017(03):41-45.

[3] 李林容,任晏瑶.人工智能對新闻媒体浸染过程的问题分析[J].新闻知识,2018(10):13-17.

作者简介:牛嘉莹(1995—),女,河南驻马店人,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传播发展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区域发展篇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