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自有媒体如何推进融合发展
2020-09-10王光照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媒体传播手段、受众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对于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而言,如何通过自有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引导、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矩阵传播平台,进而增强宣传引导效果,成为国有企业自有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国有企业;自有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168-01
一、必须认清企业自有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国有企业要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引领,必须提高舆论宣传工作水平。特别是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更要充分认识推进企业自有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一)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顺应党对重要舆论阵地集中管理的迫切需要
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深刻诠释了全媒体的概念:“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国有企业推进自有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舆论阵地管理、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必须增强担当意识,抓住难得机遇,积极主动作为。
(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深化改革调整的必然选择
企业自有媒体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打造形成媒体产业品牌集群,推进形成新闻舆论工作强势。目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报纸、电视、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矩阵。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就是集成融合这些媒体资源,讲好企业故事,弘扬企业精神,凝聚员工力量,為企业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的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
(三)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思想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
可以说,企业自有媒体在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避免编辑记者重复工作、单兵作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报纸、电视、“两微一端”的优势,形成舆论宣传引领合力。
二、必须明确企业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
媒体融合发展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员和业务的“物理捏合”,而是追求其有机的“化学反应”,顺应企业改革发展和融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媒体融合要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破解难题,实行一体化运行,真正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融媒体发展新格局。
(一)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关键
就国企而言,新闻舆论工作是关系企业发展、品牌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综合性强,涉及业务面广,国有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新闻舆论工作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和职责任务,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对内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创造价值,对外传播经验、展示形象、塑造品牌,把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文化传播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与此同时,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企业改革发展大局,谋划好新闻宣传、文化传播工作的整体思路,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更好地体现方向性、导向性。
(二)建章立制、理顺流程是基础
新的体制要有新的机制。媒体融合发展必须重构策采编发业务流程,打通报、台、网、微、端,实现全媒体一体化运作,进一步扩大阵地覆盖面,完善提升媒体功能,让员工群众都有条件、更方便接收新闻信息,提升新闻宣传落地率。要适应全媒体传播的要求,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运行,使队伍、业务、机制真正实现从相加到相融,不仅要业务“融”,更要技能“融”、思想“融”。[1]因此,要加强业务培训,引导媒体采编人员学“新”迎“新”、以变应变,努力培养拿起话筒能讲、对着镜头能演,全媒体策采编业务样样精通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三)营造声势、提升效果是目标
新形势下,企业新闻舆论引导的任务越来越重,新闻舆论传播工作实现新的提升,必须抓好信息化支撑、区域化协作;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调动全系统的宣传资源,形成大宣传体系,做到上下联动、内外联动、阵地联动,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快融媒体建设,做到目标一致、工作同向。同时,要加强宣传效果评估反馈,持续改进完善业务流程和传播方式,准确把握融媒体条件下的新闻宣传规律和传播特点,摸清不同受众的关注热点和新闻需求。运用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形成全媒体同步传播的宣传格局,真正让企业的声音“入眼、入耳、入人心”,进一步增强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
三、必须处理好企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推进企业自有媒体融合发展,既是企业增强实力、提升形象的自身需求,又是媒体适应改革发展形势的必然趋势。对企业媒体而言,其必须妥善处理好要求与需求、内与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在提供更实用、更有效的新闻信息上下功夫。
(一)要处理好企业要求与员工需求的关系
国有企业新闻媒体作为企业党组织的喉舌,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架起企业和员工沟通交流的桥梁。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只是将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原封不动、死板地传递给员工,势必会让员工不愿接受,难以理解。因此,企业新闻媒体要统筹企业的要求和员工群众的需求,找准企业关注的和员工关心的切合点,针对多样化的受众、多元化的需求;从供给侧入手,改进报道语言风格、表述方式,在企业发展大局下找坐标,用员工熟悉的话讲故事,做到“接天线”与“接地气”的统一。企业新闻媒体要加强新闻策划,把新闻报道思维、报道方式的创新融入每一次重大报道的策划中,把报道内容、表现形式的创新融入每一篇报道稿件的采写中,进一步提升新闻质量,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二)要处理好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关系
尽管在互联网条件下,新闻传播已经没有边界,但是从企业想要宣传的和社会想要知道的这两个维度来看,宣传内容、角度、表述都有内外之分,企业需要把握好内与外的关系。在报道内容上,对内,企业领导的关注点就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对外,企业与社会的共鸣点就是新闻传播的着力点。但是在传播无边界的情况下,企业新闻媒体必须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去看待对内的新闻报道。那种自说自话、专业呆板、语言生硬的报道,不仅企业内部员工群众不愿看,社会公众更反感,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企业的美誉度。因此,企业必须把内和外有机统一起来,多站在社会的角度审视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既体现行业特点,又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媒体宣传内外一体化、传播实效更大化。
(三)要处理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传输速度更快,覆盖面积更广,表现形式更丰富,契合了碎片化、快餐化时代读者的便捷性、片段化和主动性的需求,企业员工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迅速浏览新闻。[2]传统媒体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品牌效应、公信力、管理体制更为完善。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进步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3]加快推进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效果提升。企业自有媒体不同于社会媒体,在新媒体的开发上不可能像社会媒体那样快,但也必须紧跟融媒体发展形势,尽快掌握全媒体信息传播规律;深入了解供需关系,根据不同媒体受众的职业特点、年龄结构、文化层次、阅读习惯等,探索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形态、表达方式和内容,努力实现受众需求和信息提供的高度匹配、无缝连接。
四、结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既要打破体制机制的壁垒,又要破除思维观念的障碍。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自有媒体而言,要充分用好企业内部的信息内容、人才队伍、技术手段等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势,形成强势。同时,国有企业更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决不能闭门造车搞融合发展,要善于借力用力,充分借鉴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运用他人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平台等,积极创新传播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才能实现融合更深、效果更好、发展更快。
参考文献:
[1] 肖文婷.以媒体深度融合推进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N].安徽日报,2017-12-05(006).
[2] 陈伟英.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发展策略探究[J].视听纵横,2015(04):34-35.
[3] 章文忠.如何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J].新闻传播,2013(09):136+138.
作者简介:王光照(1982—),女,黑龙江克山人,硕士,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