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与提升措施研究综述

2020-09-10张琼王芳何婧岳荣强李朝晖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措施

张琼 王芳 何婧 岳荣强 李朝晖

摘 要:微信公众号是学术期刊实现传播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学术期刊利用微信公众号的现状,指出运营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模式,提出学术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措施,以期促进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35-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Y2015080,KYGY2016103;新疆农科院青年基金“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实践模式研究——以《新疆农业科学》为例”,项目编号:xjnkq-2017017;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18年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计划)“新疆农业科技期刊在精准扶贫信息交流与成果传播中的作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GKJQY1808

2011年腾讯推出了微信软件,至2016年,月活跃账户达到8.06亿,同比增长34%。[1]2012年8月又开发了微信平台模块,包括服务号和订阅号。在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术期刊运营及影响力提升提供了机遇,逐渐成为发展期刊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学术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号平台现状

目前,有关学术期刊申请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文献较多。杨雪[1] 以2016年版《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18本大气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2016年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状况。开通的有12本,其中官方认证的有9本。服务号有4个,订阅号6个,个人账号2个。以《大气科学进展》推送的消息和阅读量最多,分别为160条和29747次。冯莹莹,余倩[2,3]研究表明,199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的147种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占7.36%。对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所列出的733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统计,有185种学术期刊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占25.24%。方莉[4]研究表明,腾讯2015年第一季度末,用户已达5.49 亿,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2016年5月通过中国知网以“科技期刊”与“微信”作为主题检索,获得检索文献94条,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15年,共计57篇;来自《2015年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共有43个化学、化工类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有15个,没有开通的有28个,服务号和订阅号分别为12个和3个,表明35%的核心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化学进展》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运营较好,更新频率高,推送内容丰富。杨曙[5]以“报”为关键词共搜索到64种科技期刊拥有微信公众号,对当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普及情况、微信名称与头像设置方式、菜单栏目、主动推送的内容、移动优先出版情况、关键词回复、编读互动等应用问题做详细调查。张扬[6]对《暖通空调》《中国中药杂志》《金属加工》这3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1日至31日的发文内容和点击量进行统计表明,发文内容、表现形式、不同内容来源对点击量有影响,认为科技期刊宜采用围绕服务刊物,报道专业技术;专注于科普;围绕“大行业背景+多媒体”的形式等3种模式并办出特色。[7]

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运营模式

(一)信息推送服务

主要是刊物刊登论文的推送,是期刊向多媒体和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路径,实现展示科技成果、加强与读者互动的作用。

(二)提供信息,提升信息的可读性

推出与本刊或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信息、会议动态、编辑自身学术交流信息等,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专业信息。借助新媒体提升专业知识的传播力,提升所办期刊的影响力。

(三)在线优先出版,缩短纸刊印刷周期

运行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在线优先出版,即时发布当期论文,缩短电子刊与纸刊的印刷周期,加大传播力度,并且实现手机阅读,其便携性和即时性也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促进编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学术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研究者对185种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了统计,其中的136个期刊公众号在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有推送过消息,但仅有57个公众号做到了每周至少推送一次信息。[2,3]

第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较为单一,多为征稿信息、各期论文的原稿或论文的压缩版,高质量原创文章的比例较低。在内容呈现上,多数公众号只是将纸质内容照搬到网络新媒体中,多数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技术细节不够完善,一些链接的内容不适合手机阅读,用户体验较差。[2,3]

四、学术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对策

(一)配备微信公众号编辑人员,提升关注度

作为非市场化的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很少,仅编辑部杂志工作量就很大,再单独出来搞运营,难以保证编辑时间的投入。有条件的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科技期刊,可以聘请人员专门运营微信公众号,增加关注量,提高引用率,推送相关的科技知识、学术动态等,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提高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吸引读者和作者关注

编辑部仍然要集中精力提高刊物的内容质量,扩大优质稿源才可以投入精力去运营微信公众号;反之,若期刊内容质量不高,渠道再好再多,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三)学术期刊根据定位运营微信公众号

学术期刊的公众号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传播目标、服务对象、传播内容和功能定位。理工农医学术期刊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运营效果,学术期刊不是大众传媒,不能盲目求关注拉“粉丝”,而没有考虑自己独特的读者群,没有科学定位,即使受众一时关注了,也会退出。因此,作为面比较窄的小众化的学术期刊,要挖掘与期刊定位相适应的内容推送,尤其是可以考虑本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学术研究的信息,通过专业对热点问题的评论和热点报道来吸引读者的关注。[8]

(四)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审稿

专家审稿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作出及时回应,加快稿件进度查询,不受时空限制,提高审稿效率。

五、结语

《新疆农业科学》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通过自治区网信办审核批准。目前独立域名网站已经建成,网址为www.xjnykx.com,同时微信公众号开始运营。自运营以来,所有刊登的论文均在微信公众号优先出版,目前正在积极申请OSID项目,以便更好地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学术期刊应该运用最新的科技,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定位,运营好微信公众号,及时把最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传递到科技工作者手中,不断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谦.科技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推广研究[J].中国传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3(5):33-36.

[2] 冯莹莹.学术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影响力的现状与困境[J].学报编辑论丛,2016(00):1-4.

[3] 余倩.微信:拓展期刊影响力的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8-09.

[4] 方莉.化學、化工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33-37.

[5] 杨曙.基于实证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用调查[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84-88.

[6] 张扬.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3种运营模式分析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39-46.

[7] 杨雪.大气类期刊微信公众平台问题分析及影响力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17,29(S2):58-61.

[8] 占丽娟.非市场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现状与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43-47.

作者简介:张琼(1964—),女,四川人,本科,编审,研究方向:科技期刊编审。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