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析
2020-09-10张秀敏张志勇
张秀敏 张志勇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公民的媒介素养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媒介;素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传播渠道与受众选择也在不断更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成为当下高校与媒介关注的焦点。“媒介素养”概念最早由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及其学生丹尼斯·汤普生提出,其内涵如今已经延伸为人们面对新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使用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显示出特有的研究价值;就微观而言,对培育优良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极具现实意义;就宏观而言,可为公民整体网络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助力。
1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变化与引导
1.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渠道双向拓宽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体现,其通过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关系缔结,以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与优势嫁接,正在带动多行业领域内的发展形态演变,呈现着“1+1>2”的结果。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行业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正在拓宽的传播渠道中孕育着新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由此,传统教育借由单一的“点对点”的传播渠道制约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被打破,全新的借由多元的“面对点,点成面”的传播渠道正在与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双向的互动与互补,进而造就云端教育的新格局,创造了传播渠道与教育成果结合互助的新峰值。
1.2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培养成为教育的目标导向
《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倡导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学校课堂。在历经了保护主义、提升选择和辨别力、批判性解读和参与式社区行动等范式转移之后,其对于提升公民素质,推动社会民主发展极具指导意义。在互联网+的传播背景下,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教育中,越发需要注重对其媒介素养的培养。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意见领袖形象的存在,其经由媒介所传播的舆论观点,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青少年群体中的舆情走向。因此,基于当下的传播与教育现状,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正在加速聚合于大学生教育的目标导向。
1.3大学生网络舆情表达尚需引导与“把关”
纵观我国教育事业的迭代,大学生多数时候是处于“被规范者”的位置。因此,这也导致了多数时候大学生发出的声音在层层传达与反馈的组织机构内部被削弱与更改。他们的真实表达被有意的筛选与过滤,而这种筛选与过滤又掺杂有审视者个人主观性的意见,由此,导致了大学生线下舆论通路的堵塞与短板暴露;在互联网+的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的意见传达借助网络与媒介,可以实现相较于线下的即时与真实;在量的积累下,大学生线上言论实现着向舆情发展的质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网络舆情亦急需引导,需要合适的“把关人”角色出现,保证舆情中的问题解决、矛盾化解,搭建起传受关系畅通的反馈链条。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存问题
2.1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被轻视
国内对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但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媒介生态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媒体社会影响的与日俱增,媒介素养及其教育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多领域学者的关注,从而,也以少量实验形式的相关课程开设及多样态的知识传播,尝试进行线上+线下的效果检验。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的轻视问题。纵观当下的高校课程设置,涉及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寥寥无几。而这种轻视之下的结果,便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整体水平的下滑,导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领域空白,大学生对于媒介的利用显露出素养水平上的参差不齐。
2.2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欠缺或滞后
当下,由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被轻视,导致大学生网络舆论鱼龙混杂问题无法规避。现在的高校对待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初期表现,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俯视方式看待,难以平等审视,从而刻板地以颇为幼稚、无关痛痒、难有影响等想法,对待大学生出现的舆论矛头。所以,当舆论发展为舆情后,无论是客观地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还是有失偏颇地三人成虎混淆视听,高校的处理难以第一时间予以精准地对症下药,而是以单一形式的就问题追根溯源、查缺补漏、就事论事,尽快完成对于该问题的善后工作,也难以标本兼治。透过对问题发现及处理方式的滞后表现,不难发现当下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处理多具有片面性,未能以此为中心点生成辐射预防的制度体系。
2.3大学生素养教育与舆论引导间或对立
纵观当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整体情况,素质教育放大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生动性与共鸣。由此,学生面对量化输入的素质教育内容无感,出现认知上的内在否定,进而演化为言行上的相对立。大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结果中的精英分子,一方面,他们被鼓励并渴望实现自由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诸多关键问题的舆论表达方面又受到多重制约与一定程度的漠视,所以,导致大学生的教育接受与实践检验出现对立。面对高校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一带而过,对于大学生舆论的或过度轻视,或干涉封堵,大学生被压抑的成份便以网络途径寻求关注,进而期待以引起發酵形式的出现。这时候他们对于网路途径的规则遵守、转化利用等情况出现界限模糊,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果效力可能在舆情引导方面失效。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新路径
3.1树立与时俱进的媒介教育观
网络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其在运行与运用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属性。大学生在对网络的认识与接触上,必须认识到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认识到网络媒介所带来的的双面作用,从而有的放矢地实现媒介利用下的个人提升。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其作为未深入与社会磨合的群体之一,存在着一定的理想化与依赖性,因此,他们需要教育主体发挥科学合理的引导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应在外部形势与内部储备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的与时俱进、对媒介观的重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获得了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但是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与高度发达的媒介社会极其不符。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急需创新与关注。
3.2培养大学生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基于事物变化的原理,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关注到新旧事物的交替。所以,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生时事,传受双方都应努力培养审时度势的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网络基于全景化、立体化、沉浸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依托媒介衍生出加倍的吸睛魅力,受到了大基数受众的青睐。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媒介平台信息传播门槛正在逐渐降低,全民化传播源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提速增量,但信息质量却走向下行趋势,分辨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高校应努力提升大学生对于媒介时事的敏感度,培养其信息辨析能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对网络舆情事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互补互促的良性循环。
4结语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针对借助电视和网络媒介的过载娱乐性提出“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的呼吁。见微知著,在发散性的视角下,这也为当下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与异常丰富的媒介环境敲响警钟。因此,对于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视刻不容缓,否则基于网络的舆情“狂欢”之后,留给我们的尽是一地鸡毛。因此,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借此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建设高校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提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63-66.
[2]史伟,单中元.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02):150-152.
[3]阿巴斯江·吐尔逊,米荷古丽·肉孜.“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0,28(01):50-53+19.
[4]常凌翀.智媒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新闻论坛,2020(03):85-88.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结项成果(课题批准号:GH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