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前预习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0-09-10景银霞

高考·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景银霞

摘 要:新课改正在全国推行的,对于学生的总体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所要学会的能力能够更强。中学数学相对小学数学来讲更具有抽象性,而且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相对较广,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学习,才能够把这一学科学好。在这一过程中,课前预习显得十分重要,能够在课前把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梳理,找到自己不理解的难点和重点,这样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可以着重去听,能够提升自己的整体把握程度。本文将从增加课前预习的趣味性、课前预习要讲究层次设计、课前预习要有可操作性三方面来研究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引言:很多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其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对于预习并不重视,认为预习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预习对于整个学习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知识点,提前预习能够有一定的逻辑性,让自己对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把握,便于自己在课上去认真听讲。所以学生必须要重视预习的作用,而教师也必须要能够设计更好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努力去做到预习。

一、增加课前预习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在课前预习,其實是觉得知识点非常难懂,而且比较枯燥无趣,相对这种理论化的知识来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所以常常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说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可能会对这一学科产生抵触的心理,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1】。

其实数学内容也是源自于生活的,它与实际是脱离不了关系的,所以要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找到预习的乐趣,让学生不再对数学这门学科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能够体会出数学学习其实是有很多乐趣的,这样的学习是比较高效的。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课程的时候,应该增加课程预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生活出发来进行预习,学生能够有更强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才能够把预习工作做得更好。而且预习任务的布置,其实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活动形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进行图形的课程之前,就是可以让学生对于身边的一些图案进行观察,比如说最常见的教学工具尺子,生活中的镜子,课堂里的课桌、椅子,平时使用的交通工具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学生经常会接触到的,让学生对形状来进行描述,可以增加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比较抽象化的理论与学生自身的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整个学习更加有意思。

二、课前预习要讲究层次设计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并不相同的,如果采取比较单一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预习,那么学生之间可能会预习的结果可能会差别很大,而且学生也容易对此感到厌烦,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讲究一些层次【2】。可以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能力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设计,这样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知识,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整个课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比如说,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对于知识点掌握比较全面,而且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讲,学生的课前预习内容可以是相对有一定难度,对于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向要求比较高,让学生能够去掌握解题的方法,并且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运用。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过关,而且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讲,可以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即可,能够对于所要讲解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讲,还是要能够让学生增加其基础知识,对于上课所讲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听懂并且能够掌握好解题方法,这样即可。这样通过不同层次的分组,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让整个学习氛围变得更好,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得到树立。

三、课前预习要有可操作性

学生预习的目的是要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步伐,能够认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所以在预习的时候也应该要以课本为主,能够对于对所讲内容提前有了解,不不能够脱离课本的基本内容,这样的预习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教材为主,能够根据教材的基础知识来进行设计,为学生分布更加具体可操作性的任务。

预习是为了对于新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布置的时候。应该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主动去研究新的知识点,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必须要让预习有可操作性,才能够真正的达到预期的目的,让整个课堂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教师在进行预习内容设计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做好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兴趣,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学习之后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了解其操作性,这样会让学生增加预习的兴趣。比如说,在学习有理数相关知识的时候,其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那么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提出几点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更能够了解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在课上能够有住有重点的去听课。

四、结束语

预习之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课上所讲的知识,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去开展,所以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设计预习的时候也必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够让学生提升预习的趣味性,更有层次来进行设计,让所预习的内容更加有操作性,这样才能够把预习的效果达到最好,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在课上提升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柏梅.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有效设计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10).

[2]戴朝勇.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有效利用的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1):269-270.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