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20-09-10姜远燕苏心梅袁文滔

康颐 2020年3期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预防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姜远燕 苏心梅 袁文滔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所发挥的护理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接受的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护理对象,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预防性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和手术康复情况。结果:经过预防护理,本文研究患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出现;患者术后引流量为(153.8±0.2)ml,住院时间为(12.5±0.3)d。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风险,预防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致病原因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管腔阻塞,影响静脉血液回流。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高达45%,并发症的出现不仅影响疾病术后康复,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提升骨科手术治疗效果,需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提升预后[1]。本文探究预防性护理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所取得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接收的41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44~68岁,均值是(56.4±0.3)岁。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急性治疗,手术采用全麻方式,顺利完成,术后应用加压包扎术进行切口包扎,外层应用弹力绷带。术后将患肢抬高,确保引流通畅,适时将引流管拔除。密切关注伤口恢复状态,是否有伤口脂肪液化、皮下积液、血瘀等不良情況。遵照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定时更换敷料。

1.2预防性护理的实施方法

1.2.1术前护理

患者对手术治疗应激性反应明显,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使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手术治疗和预后效果存在担忧。负面情绪严重可引起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波动,不利于手术治疗康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流程,结合往期康复较好的病例来提升患者的康复心态,减少对手术治疗的顾虑。加强生活方式指导,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睡眠。合理安排饮食。选择高纤维、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低盐低脂低糖分饮食,多饮水,从饮食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2]。耐心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前锻炼的重要性,如肢体运动方法、肌肉按摩、关节活动等。从远端活动至近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提升静脉回流能力,为术后锻炼奠定基础[3]。

1.2.2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取平卧位休养,将双下肢适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无需在小腿下放椅垫,避免压迫腘窝,影响血液回流。做好患肢的保暖,定时测量患肢温度变化,避免患肢温度降低导致缺血,增加耗氧量。关注患肢疼痛、末梢血运和切口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反应需立即处理。

1.2.3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同时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主动锻炼:主动锻炼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参与,护理人员做好鼓励、监督和指导。首先是上肢伸展扩张、扩胸、深呼吸和正确咳嗽等简单活动,逐渐提升胸腔的负压能力,提升肺部功能。缓慢将患肢外展,注意躯体保持中立位,主要完成足踝、小腿和股四头肌的收缩拉伸。叮嘱患者主动运动需缓慢,在自己耐受范围内,每次保持15min即可,不要过度。根据患者恢复和适应性和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被动锻炼:轻柔按摩患者足底和小腿肌肉,从下至上,与静脉血液回流方向相同,注意保持梯度压力,帮助下肢静脉回流[4]。

1.2.4引流护理

保持术后引流通畅,密切关注引流液体的量、颜色和性状,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局部血肿。引流量过多可减少血容量,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旦引流量过多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5输液护理

避免在患肢上进行采血或输液,不得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避免损伤血管内膜。注意保护血管,降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2 结果

患者术后引流量140~340ml,平均引流量为(153.8±0.2)ml;患者住院时间为8~16d,平均(12.5±0.3)d。本文研究的41例患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出现,均顺利康复出院。

3 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血液流速下降、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壁损伤。患者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存在较多负面情绪,疼痛症状明显,不愿进行活动锻炼,导致下肢静脉回流缓慢,血管壁上附着的脂肪、细胞成分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阻塞血管,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为了预防并发症出现,本文研究实施预防性护理,通过术前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术后锻炼和引流护理等,可规避高危因素,提升血液循环状态[5]。41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后,患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出现,证实了预防性护理所发挥的干预价值。下肢深静脉预防与患者的饮食、锻炼息息相关,因此护理人员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对早期锻炼的重要性认识,积极配合参与。

综上,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调动患者参与护理的积极性,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邹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1):208-209.

[2]张丹妹,赵艳丽,冯志军.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02):111-116.

[3]王坤,李海燕,苏晴晴,王田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198-201.

[4]索南昂秀,周京元,祁腾民,祝海年,刘立民,王增顺,林旭晨.体重指数及年龄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3):90-93.

[5]李荣.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03):327-330.

猜你喜欢

膝关节置换术预防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双下肢站立位DR全长摄影在骨科矫形中的临床价值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研究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
三项同位素骨扫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与感染性假体松动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