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与健康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10殷国龙
殷国龙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武术教学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课程,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思想境界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通过介绍高职院校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两方面,为提高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水平提供对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226-02
高职教育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最近正在紧密的进行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进步是开设武术课程,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体育运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还能够在身体素质方面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层面帮助学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多方面都与其他相对成熟的课程有很大的差距,对教学以及学生的帮助作用都不明显。为了改变当前的不理想状态,笔者通过调查当前武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相关针对性的策略,为高职院校以及其他开设武术专业的院校提供一些发展思路,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增设武术课程教学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还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例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供更多样的体育活动选择,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增加一层保障。
(一)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在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到独具风采的武术表演。当今的武术表演其目的是带给人们视觉的享受,不再以打斗等目的为主,武术表演采用形式多样的表演技巧,吸引眼球的武术动作,再配合炫酷的舞台效果,会让观赏者在其中领略无数的绝妙和精彩,因此武术表演现在已经不仅是在中国流行,国外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武术表演,武术这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武术教学的场地可以是普通的操场或者体育馆,时间上也没有硬性的规定,所以具备现实的开展意义。开设武术课程可以丰富同学的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育课不再是单一的篮球或者足球等。学习武术的同学可以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报名武术表演,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到武术的魅力[1]。
(二)武术教学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
我们从小就喜欢看武侠片,电视剧中那些武功高强的人都有健壮的体魄,这不是胡乱编造的,而是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在我国的医书中有关于武术的讲解,武术和中医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健全的养生体系,对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武术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但注重外在身体素质,更加重视内在的修炼,这对于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所以武术对一个人外在以及内在两方面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对坚持武术活动例如打拳的人来说,他的身体素质会比其他人高,其器官的功能也比其他人好,身体的协调性、灵敏度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提高,总之其身体各方面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武术这项活动具备如此多的好处,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国家教育部门为了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特此将武术课程安排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希望通过学习武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三)武术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简单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综合素质教育就更加重要。自武术产生开始,就注重情感的培养,武术精神中最重要的是武德,在武术比赛中礼仪和道德是最重要的,武术讲究的是仁义礼德。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在高职院校中增设武术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情感品质,保证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四)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武术代表着一项重要的文化,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精髓,结合了兵法、养生、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受到打击逐渐消亡的今天,武术教学不单单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还具有传播历史文化,发扬优秀传统等作用[2]。虽然通过短时间的武术教学学生无法完全体会到武术中所蕴含的全部文化,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起码可以体会到武术中所提倡的“心平气和”以及“以人为贵”等简单的道理,这对学生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事情,是我們接受并弘扬传统文化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队伍理论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武术教学同其他课程科目一样,教师也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武术课程开设的时间很短,专业学习武术的教师很少,所以当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都没有走上正轨。从所调查的高职院校来看,专门从事武术教学的教师几乎没有,武术教学的教师有一半是有丰富武术表演经验或武术出身但是没有从事过教师行业的人,剩下的一半就是虽然有从事教师行业的经验但一般是体育教师或者运动员等充当的武术教师,这些教师严格来说都不具备成为武术教师的资格。师资队伍的不健全导致了武术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进度等多方面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武术课程面临着艰难地发展前景。
(二)教学目标重视技能,忽视民族文化传承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武术教学的目的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忽略了心理发展以及道德素质的提高,不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体育教学的五大发展目标。目前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强调的都是联系武术的一些基本动作和技巧,但是对动作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道德、品行等更深入的层面没有涉及,这违背了开设武术课程的初衷,因为学生通过篮球、足球等传统的体育课程也能增强身体素质,没必要再多增加一门课程。
(三)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现代教育理念
从教学方法来看,高职院校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从我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学生发展以及培养指导书来看,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主观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我国高职院校武术课程刚开始起步,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例如太极拳、简单的剑术等,如果教师的讲解不够精彩的话,学生很容易就失去了学习的興趣,对武术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消退,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标,还容易增加武术这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难度。
(四)教学主体认识错位,武术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和了解是开展课堂的基础。学生对于武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武侠小说里高强的武艺,或者是公园里大爷的太极拳,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学习高难度的武术是不现实的,一是很少有专业教师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教学,另外就是学生没有武术基础,很容易伤害到身体;学习太极拳等学生又会感觉到无聊,没有学习的兴趣。从我们调查的高职院校学习武术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看,其中有大约90%的人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武术,身体的基本素质也大多处于合格水平。错误的武术观念、薄弱的武术认知、身体素质不达标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为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阻碍[3]。
三、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建设,确保武术教学质量
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明显被弱化,但是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弱化,在武术教学中,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影响了课堂整体的效果。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倾向于招聘更专业的武术教师,加强学校武术教学的综合实力;另外一方面,对于现任的武术教师,学校要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另外要组织武术教师多参加一些培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武术教师参加一些武术比赛或者观摩武术比赛,从中吸取经验,有条件和机会的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进修的名额,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总之,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武术科目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能力好、综合水平高的教师。
(二)完善教学目标,丰富武术教学内涵
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师甚至是各科目的教师都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对于武术教师来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开展武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另外在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总之在武术教学中要将体育教学的五大目标作为课程的重点。另外教师也要根据学校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自身身体水平的武术项目[4]。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想要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最主要、便捷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从而能自发的投入到学习中。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需求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武术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将比较枯燥乏味的武术知识和武术动作等用更加吸引眼球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的学习,更加专心的练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攻防练习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讲一些与武术相关的故事等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武术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激情来保证完成教学内容,以此提高我国的武术教学水平。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设武术课程,不仅要加强武术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武术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武术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继伟,尹周杨.河南省高职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6):14-16.
[2]李红.试论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改革[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57-58.
[3]陈东.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J].搏击.武术科学,2007(9)72-73.
[4]丹慧芬.浅谈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方法改革 [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4)184-185.
(责任编辑: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