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效果分析

2020-09-10杨晗

康颐 2020年3期
关键词:疼痛评分并发症

杨晗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痔疮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重症痔疮患者中选取7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试验组35例,进行RPH微创手术。比较2组的术后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和术后12h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7%vs22.9%),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恢复速度,推荐优先选用。

【关键词】重症痔疮;RPH微创手术;疼痛评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是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肿大所致,典型症状是排便出血、肛门疼痛、瘙痒、痔赘脱垂等。其中,重症痔疮多是混合痔,病情反复、久治不愈,容易引起肛瘘、脱肛等并发症,必须通过手术切除。相关研究称,微创手术既能达到切除效果,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临床应用普遍[1]。基于此,文中选取70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微创痔疮手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重症痔疮病例中选取7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分成2个小组:35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7例(48.6%)、女性18例(51.4%);年龄位于22-60岁,平均(41.6±5.8)岁;病程1-5年,平均(2.7±0.4)年。35例试验组中,包括男性19例(54.3%)、女性16例(45.7%);年龄位于21-59岁,平均(40.8±6.3)岁;病程1-4年,平均(2.2±0.5)年。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以下研究是可行的,且经伦理学机构批准。

1.2 纳排标准  (1)诊断标准[2]:经直肠指诊、肠镜检查确诊。(2)纳入要求:符合重症痔疮的诊断标准和手术指征;知晓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好。(3)排除的患者有:精神病史;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其他肛肠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待体征稳定后择期手术。术前灌肠、备皮,遵医嘱禁食、禁水,手术方法如下:

1.3.1 对照组  行传统手术,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骶骨麻醉后手术。先使用扩肛器缓慢扩张肛门,充分暴露出内痔并找到痔核;然后对痔核切开分解,根据切开情况保留部分黏膜和肛管上皮组织;最后从齿状线上方5mm处,放射切开外痔,使用钳夹夹住痔核底部,缝合结扎内痔,清除剩余病灶。

1.3.2 试验组  进行RPH微创手术,患者取左侧卧位,使用碘伏溶液消毒肛周皮肤。扩张患者的肛门,向肛门内缓慢置入肛窥器,必要时可涂抹少量润滑油,完全暴露出内痔和齿线。连接负压吸引接头,确认负压处于关闭状态,然后置入枪管,准确对准病灶,吸出病灶组织,使用弹性胶圈固定并套扎。开启负压释放,促使套扎组织释放,取出吸引器即可。

1.3.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要放置肛门排气管,当肛门水肿消失、恢复正常排气后,就可拔除排气管。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的手术和恢复指标,术后12h利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痛。(2)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常见如肛周水肿、尿潴留、感染等。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和恢复指标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和术后12h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痔疮的发生率比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所有肛肠疾病患者中,痔疮患者占比98%,45-65岁是发病高峰,65岁以后患病率开始下降。在发病原因上,主要有肛垫下移、静脉曲张两个学说,诱发因素则包括不良排便习惯、长期便秘或腹泻、饮食不节、肥胖、妊娠等。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更大,饮食和作息习惯改变,成为痔疮的高发原因之一。

重症痔疮是一种严重的类型,也是痔疮的最终阶段,多是患者对病情不重视、药物使用不当、饮食未加控制等造成的,具有反复性、逐渐加重的特点。传统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配合扩肛器暴露出痔核,从而提供良好的术野。但是,该术式需要清理的肛肠组织范围大,会加重手术损伤,术后感染风险大;且术野局限,不能保证对所有瘘管结扎,存在复发风险。这些情况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增加了痛苦程度,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必须对传统手术进行改进。

综上,微创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恢复速度,推荐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波.微创痔疮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1):1444-1445.

[2]王兴海.重症痔疮患者应用微创痔疮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國农村卫生,2019,11(8):86.

猜你喜欢

疼痛评分并发症
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影响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病历书写情况分析及对策
三种不同镇痛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
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VSD护理新进展探讨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