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读写结合方略研究

2020-09-10李幸

教学博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李幸

摘要: 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他的学习内容以阅读和写作为主,两者都必不可少,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理所当然的认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比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要得多。在使用部编版教材授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精读研究教材,认识到阅读部分的重要性,在这之后,进一步推动读写结合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开展方略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这句话深刻的阐述了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和写作就像是语文课程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同等地位,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二者却并不匀称。因此,利用部编版教材,对阅读和写作进行分析整合,是当务之急,是语文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

一、利用问题引导,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其实在部编版教材的编写中,每一环节、每一部分内容都存在着阅读和写作的联系。对阅读部分的教学内容考察,其实也是在为写作部分的内容考察做准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思考和总结,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二者相辅相成。比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诸如: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想要写这方面的内容?想通过将相和这件事教会我们什么道理?文章是怎么一步一步开展的?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用什么形式表达主题思想呢?教师就是要这样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更好的把握文章脉络,得到一些写作的创意,一点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让学生有所收获。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后,对问题进行解答和梳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回答的问题内容,形成文章的思路,依据这样的思路架构,学生能够实现阅读过程中的举一反三,来完成课后的相关类型小作文的写作。

二、深入掌握教材,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毋庸置疑要从词语到句子到段落到整个文章,从文章大致含义到中心思想再到语言表达,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进行阅读升华的过程,也是对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选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篇章,他的故事、人物、表现手法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挑细选的精品,绝对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精品素材。教师应该更好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在对课本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发现写作素材的基地,丰富学生写作时的内容和方法。比如《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教学中,作者通过“亲情”这个载体,尽情地描述父爱和母爱,利用很多细节性的描写,通过记录和父母有关的一些景物或者事物的描述,抒发亲情之爱。这篇文章不论是表现手法、还是情感表达都是可以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的。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对亲情进行描述或者表达情感的词句,以及在这之中可以使用的修辞手法等,进行深刻的理解,应用到之后父母之爱的口语交际中以及自己的写作文章中,达到对阅读中学到知识的有效应用。

三、激发阅读与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这门科目不像其它科目一样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理论性,它是一门感性的学科,艺术的学科,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使课堂产生极强的趣味性,变成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有必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和教学的效率。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才会更好地提高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进行文章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要的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和表达内容,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或者幻灯片等,对阅读过的文章内容产生动态的印象,之后再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成为编剧,让学生根据已经阅读掌握的内容,重新完善文章内容,改写人物台词或故事内容,然后进行课堂上的现场表演,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以《猴王出世》一文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片段,帮助学生进行情境构建和阅读理解,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故事的脉络,情境设计的巧妙,角色的形象表现手法,然后依据在阅读中的收获,自己编写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这样也是对学生阅读效果的一种检验和评价。

四、切忌机械模仿,阅读后进行创新写作

语文学科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是对中文的应用和理解,而对文字的感悟必须通过不停的阅读来训练,通过大量的写作来实践。小学阶段的读写教学的结合,由于小学生语文能力欠缺,最开始大多数都是从仿写开始的,仿写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到的教材文章以及课外读本内容。在词语使用、修辞手法、段落结构、写作手法等方方面面对阅读内容进行模仿,这样的模仿,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写作,但是一味的模仿缺乏自主性,失去了文章的意义和灵活性,背離了阅读和写作结合提升能力的主要目的。这样的模仿只能是应付考试,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要对文章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写作内容进行讲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创作能力训练,阅读到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启发的,帮助学生更好地产生联想,而学生应该脱离模仿的框架,才能更好的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创新才是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最终走向。

阅读和写作,两种语文教学内容,他们既彼此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是吸收性的理解,写作是理解性表达。有吸收性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理解性表达,想通的道理,表达能力提升了,又能更好促进之后的阅读理解。教师应该深刻理解这一特性,更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fDl.华中师范大学,2015.

[3] 顾之川.“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Z].2018年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成长与核心素养研讨会暨第四届语文湿地年会,2018-07-22.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鸣小学  404502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