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2020-09-10叶龙英吴建德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教学意义

叶龙英 吴建德

摘要: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学习人文地理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存在教材内容缺乏创新、地理性不够突出,知识理论体系不强,有效案例及教师指导课后实践活动不足等问题。在浙江省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反思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教学。本文选取浙江省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湘教2003课标版必修2课程人文地理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三个维度人文地理课程的分析框架,分析人文地理课程的特点,进而提出对我省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改进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特点;教学意义

一、人文地理教育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现象形成、分布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泛指地球表面一切人类活动现象,比如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能够运用社会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帮助解决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当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分析人地关系,运用所学解决人文地理中的现象与问题。

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在大量地理科研人员和一线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是地理课程重要组织部分的这一观念逐渐在广大地理教师中形成共识,认为人文地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地理技能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特点

1.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具有社会性。高中人文地理往往将某一特殊地域内的人和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就目前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比如城市与人口问题,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和商业区位的研究都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起主导作用的都是人。人文地理现象的呈现虽说受到当地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等环境要素等影响,但因为有了人类的参与,人文地理事象便有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2.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具有区域性。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空间范围,特定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产生于特定的空间和区域,这是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也是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教学最本质的特征。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区域性,要从区域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等方面考量,更要分析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和影响关系,同时对区域内部的类型、分布规律等区域特征进行研究。人文地理区域性特征还体现在编制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制作方面,体现在区域划分理论教学中。

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具有综合性。人文地理现象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复杂性、联系性和整体性,多要素的微变会导致某一要素的巨变,从而影响整个人文地理现象的呈现,各要素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解释某种人文地理现象更不能简单地从某单一要素出发,一个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往往受到地域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等影响,同类型的人文地理现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其产生的原因和本质往往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正是人文地理教学不同与自然地理教学最本质的区别。

(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意义

1.对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历经初创、停滞、复兴、发展四个阶段,总体而言人文地理学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大量地理研究者和一线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国高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水平与世界先进的研究水平越来越接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也体现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地位,新课程还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正确世界观和社会观的形成,这是时代赋予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2.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类活动现象的一门学科,它天然就带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人口问题、城市问题等,要求高中人地地理的教学需要融入大量的社会案例和社会实践内容。反过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又能作用于环境治理、交通治理,促进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等,并为城市土地利用和国土空间管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对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新课标准明确提出 “教”与“学”是一对统一的课题,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是对立的,只有老师教好了,学生才能学好,教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的效果,这是一种具有参与性、平等性的交往活动,这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课程中尤为重要,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要求学生需要一种宽松、愉悦、活泼、紧张的气氛下学习。

三、小结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参与人文地理社会实践中去,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知识,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学会分享知识、加强信息交流,开展合作,促使学生主动联系学生、联系教师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进一步落实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人文地理的地位逐步上升并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唐荣平.浅谈人文地理的教学[J].内蒙古教育學院学报,1996,01:83-85.

[2]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汤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材人文地理选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吕颖颖.高中人文地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5]谭淼. 高中人文地理教材中“案例”的使用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教学意义
谈俄罗斯声乐学派的教学特点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思考
创新思维,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题“算法初步”教学意义的研讨
小学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践行策略研究
生命科学发展史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