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20-09-10林玲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林玲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采取合理、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得到实质性提升的一种教学理念。将有效教学理念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打牢学生的课堂基础,还能使课堂活动的整体性和组织性得到有效保证。那么,如何在乡镇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乡镇小学;有效教学

小学是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其中数学作为学生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打牢学生的数学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是广大学科教师的发展重点。但在当前的乡镇小学的教学实施中,受限于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约束,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课堂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无法实现其有效教学的发展目标。因此,本文从当前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的有效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提升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当前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当前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生主体发挥不充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未能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以自我意识为引导,“牵”着学生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提升,其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第二,教学手法运用不足。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还使课堂整体的教授效果得到保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缺乏多样化的引导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认知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状态。第三,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分数的高低和应试内容,导致学生的主体发展产生偏差。

二、提升乡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

1、构建生活课堂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基础学科,其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之中,也将服务于生活。构建以学生位主体的生活课堂,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效果,使学生更为直观、生动、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夯实课堂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情发展,合理创设生活课堂,将学生的主观意识引入到生活场景之中,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而保证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本篇是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等知识点的学习,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课堂内容,掌握角的具体概念和特征,我利用多媒体投屏功能,将生活中关于角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找出相应的角,如旗杆上的国旗、钟表上时针与分针、剪纸的剪刀、黑板的边框等内容。同时,我还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了解,联想生活还有哪些关于角的物品。有的学生说椅子下面有直角、有的学生说折叠扇也有角、有的学生说路边的路灯架有直角等等。通过对生活课堂的构建,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2、巧设问题环节

提问环节是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质量,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效果,夯实学生的课堂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将问题进行优化与延伸,提高学生的探究深度,进而使学生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变化,灵活设计问题内容,保证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有效性和方向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从而达到有效课堂的发展目标。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和运算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学情设置以下问题:①计算:29+45  36+17  64+29  67+16 ②判断大小:26+15⚪36  42+28⚪60  24+38⚪53  75+15⚪57+15  48+27⚪56+27 ③王大婶家有44个西瓜,上午卖出5个,下午卖出2个,还剩下多少个西瓜?④一本童话故事书38元,一本科普知识书47元,这两本书的一共多少钱?⑤一个玩具轮船47元,一个玩具坦克13元,请问玩具轮船的价格比玩具坦克的价格贵多少元钱?通过对问题环节的灵巧设计,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使学生更为扎实的掌握课堂知识。

3、组织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意识得到加强,进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变化,合理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过手操作的过程,直观的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概念,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多样化发展。同时,在实践操作的活动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概念,我组织学生展开对实物道具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如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等,让学生分别站在道具的前后左右进行观察,描述对应的道具特征和形状。学生通过对实物道具“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后,进一步了解到本节的知识重点,这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感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对生活课堂的构建、问题环节的设置、实践活动的组织,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进而有助于打牢学生的课堂基础,促进其学生的主体发展。同时,把握学生的学情问题,灵活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收获知识、增强能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学生基础,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和课堂手段,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环境和主体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娜婷,吕纬纬.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學周刊,2017(5):124-125.

[2]姬正芬.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15):274-274.

[3]李超.乡镇小学数学教育问题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7):33-3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