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究

2020-09-10杨苹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应用探究幼儿教育

杨苹凤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国学经典、民间游戏、民间美术等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幼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传统文化形成初步认知,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发展。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当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 资源开发 应用探究

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每一位中国人都需要铭记历史、延续传统,并在先人创造的智慧中不断前进、将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建设得更为富强和美好。因此,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引领幼儿在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体验中详细认知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活动实施教育,引领幼儿在形式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实现能力、素养、品质的全面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一)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当前,部分教师更加重视幼儿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幼儿能力的发展也不稳定。教师通过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能使幼儿建立规则意识,逐步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展现真实的自我,从而完成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为幼儿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铺垫

2018年,国家总书记习近平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应在大中小学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必须重视起来,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而传统文化的融入则非常有利于幼儿接受浅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這为今后开展更丰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大中小教育阶段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幼儿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幼儿思政教育不能脱节。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正是幼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也可以让幼儿在可接受范围内接受思政内容,这对后续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

(一)国学经典

当前,幼儿园已经开设了国学经典相关的文化课,教师要通过引导幼儿阅读国学经典,使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一般会选择《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诗经》中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来引导幼儿进行阅读。这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文化底蕴,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民间音乐资源

传统的民间音乐资源包括各种戏曲、民歌小调等,反映了各个地区的本土文化。在开发传统的民间音乐资源作为幼儿教学资源时,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当地民谣等,创设幼儿喜爱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传统民间音乐的魅力,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的运用

(一)传统故事展开幼儿教育

幼儿都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对外界文化的认知能力存在限制,幼儿教师要耐心理解幼儿身心特点,并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逐渐引导幼儿进行文化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传统故事来开展幼儿教育,让幼儿在故事中培养自身感受。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依据幼儿爱好兴趣收集寓言小故事,使其在传统故事影响下培养良好品格。如,依托《金斧头银斧头》对幼儿进行诚实品格教育;依托《南郭先生与狼》,培养幼儿自主保护意识,远离陌生人;依托《守株待兔》小故事使幼儿明白人不应不劳而获;通过《卧冰求鲤》寓言故事教会幼儿应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搜索故事相关动画短片,让幼儿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思考,教师也能通过故事教育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目的。

(二)传统节日教育融入主题活动

传统节日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例如元宵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这些节日蕴含的文化内容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在传统节日期间,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节日气氛的融合,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节日习俗特点,享受节日欢乐氛围。在传统节日教育中融入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培养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我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容和有趣的庆祝形式,创设浓郁的节日氛围还可以熏陶幼儿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从小就可以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强大,民族的魅力。在节日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例如,组织幼儿来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们交流沟通,欢聚一堂,使他们懂得尊老的传统美德,并在老人身上学到一些生活知识。在这种活动中,孩子们在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欢乐的同时,学习传统习俗和文化知识。

(三)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游戏教学是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教师选择的教育游戏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就会使幼儿对游戏教学产生厌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将一些传统民间游戏带入到教学活动中,为游戏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在选择游戏时,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群体需求,增加游戏的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民间游戏的一些知识。

(四)开发以图画、玩教具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材料

幼儿基本生活和学习大部分都是在游戏的基础上展开进行的,图画书和玩教具是幼儿最亲密的玩伴,也是激发幼儿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图画书与玩教具是幼儿隐形教师,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开展更有意义、有层次的学习探索活动。以图画和玩教具为代表的教学材料与自然“游戏材料”有着一定差异性,它凝聚着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是历史的产物,更是承载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与途径。因此,幼儿园通过积极开发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材料,在图画书中加入传统习俗、民间游戏插画,深入挖掘节日活动,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为幼儿提供能激发起学习探索兴趣的玩教具。例如,《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我是花木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图画书,制作元宵节花灯、清明节风筝、春节对联等玩教具。在向幼儿提供这些传统文化教学材料时,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与这些玩教具材料开展亲密互动,使其在优秀文化精神、节日习俗中得到精神滋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为了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强化幼儿的民族认同和个人素养,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活动加以融合,并组建出好玩儿、有趣的幼儿教育活动形式,引领幼儿在其中认知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进而促使幼儿在多元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切实实现进步和成长。在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幼儿将深入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且能够在多元化的活动参与中实现个人能力与素养的完善。相信在幼儿教师的合理安排和传统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中,定可以使幼儿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厚重、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力量,并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形式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

参考文献

[1]岳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72-75.

[2]陶文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1-52.

[3]周雪梅.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J].家长,2019(27):95-97.

[4]谢丽芬.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30):261.

[5]张雅静.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7):7.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应用探究幼儿教育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