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家校之力,推进劳动教育

2020-09-10毛晓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家校合力全面发展劳动教育

毛晓芳

【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没有劳动意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如何扭转这种教育的缺失?如何切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我们迫切需要寻找突破口,聚合家校之力,有力地践行劳动教育,让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劳动本领外化于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力    劳动教育    全面发展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落实《意见》呢?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聚合家校之力,有力地开展劳动教育,就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最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從而更加彰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转变观念,根植劳动意识内外于心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最肥沃的土壤,它可以教会人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体会劳动本身的价值。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创造属于人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劳动是光荣的,也是快乐的,更是必须的。在合作劳动中,人们学会诚实、信用、互相帮助等品德。劳作辛苦,却让人知艰辛、懂俭朴、远奢靡、强体魄。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和家长有一个明确的思想认识——劳动是极其重要的,并有效指导家长在家里如何践行劳动教育,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爱劳动、会劳动的人。据一项家长问卷的调查数据表明,有80%的家长认为劳动教育对孩子很重要,但只有30%的家长会让孩子在家里进行劳动,其中主要原因是家长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有计划地进行劳动,除了做点家务,其他不知道能做啥,有些学生也因为缺少劳动观念不愿劳动,更会用学校没让我们劳动等借口来逃避劳动等等。鉴于此,有恒推进劳动教育,需要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携手,让孩子在多元化的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二、依托校本,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如何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呢?我觉得,学校需要科学构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针对学生,构建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学到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另一方面针对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讲堂等形式,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不定期面向全体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家庭劳动教育培训,从劳动内容到劳动评价方式到亲子沟通方式等,给家长细致的指导。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要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第一、学校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并利用春节、植树节、学雷锋日、五一劳动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指向性明确的校内校外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第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劳动教育得以推进的必备条件,充分挖掘学科教师、后勤教辅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同时也要加强培训,强化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和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第三、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是劳动教育有效实践的有力保障。可以尝试设立劳动教育学分,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就如同教育之“法”,给学生和家长在劳动这一条路上指明了方向,也让《意见》更好地落地生根。有了家长的参与,有了社会资源的引进和融合,我们的劳动教育一定能开花结果,有所发展。

三、真正实践,合作劳动菜单外化于行

学校是最大的劳动教育场所,也是最及时的劳动实践场所。我们要开发和利用好学校资源。学校近几年在操场四周开发了一片空地作为蔬菜种植园及花卉园,既能绿化、美化校园,又能为学生提供劳动创新实践的平台。我们设立劳动小课题“小小百草园”,借助科学小实验、校园小种植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或者种植过程中写观察日记,通过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实验或植物生长过程。我校还开展了环境保护、墙体设计、图书整理、毛线编织、手工制作等一系列的劳动课程,让学生学到劳动知识,习得劳动技能,让劳动观念不断深入内心,让劳动习惯时刻伴随身边。

家庭是学校之外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是开展生活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应携手家庭把学生参与劳动转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如果能把家庭劳动教育进行系列化设计,以菜单式活动进行,就可以让家长有的放矢,劳动教育实效性就更强了。我们以“五育并举、以劳践行”为主题,融合美育、智育、德育等内容,设计了三个活动菜单:(一)家务活儿做一做;(二)家庭美食秀一秀;(三)家用电器用一用。让家长用手机记录下与孩子劳动的温馨,写一写心得,秀一秀成果,在钉钉群打卡记录劳动的痕迹。学校定期举行家长交流会,引导家长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多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以此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自理劳动到服务家庭劳动再到掌握一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各类活动和比赛的激励,让学生在不断鼓励与肯定中收获成长。这样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也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我相信,我们给学生种下一颗劳动的种子,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持续浇灌,并有全社会劳动的浓厚氛围与实践,这颗种子一定能生根、发芽,最后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仲武. 劳动教育,学校如何做"真"[J]. 中国教师, 2016.

2、沈晔,种植之外,劳动教育应有新“线”,中国教育报,2020.

猜你喜欢

家校合力全面发展劳动教育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