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改革

2020-09-10韦金练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改革方法学习现状留守儿童

韦金练

【摘要】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极大缓解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突出问题,但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象也更加严重,并危及到基础的乡村教育,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对此,本文也将以农村的小学课堂设计为切入点,以留守儿童的发展为主线,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并探讨课堂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歧视,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留守儿童;学习现状;改革方法

引言:

留守儿童是随着中国社会结构调整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为了维持基本的生计,许多农村孩子的父母都选择外出打工,子女被留在家中,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家庭教育,他们长时间都无法与父母取得联系,也极其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很多孩子都存在性格上的缺陷,虽然部分父母会时不时的回家看望,但他们仍旧把更多的精力都花费在城市中。也正是在这一态势的影响下,很多留守儿童看待事物的眼光都过于消极,他们的自卑心理尤为明显,情绪也并不十分稳定,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兴趣。

一、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首先,留守儿童都没有获得足够的家庭教育,农民的学历普遍偏低,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更为传统,他们过于强调子女的笔试成绩,认为考试是决定学生水平的唯一方法,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学习习惯。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中,而且收入也并不富裕,家庭经济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所以留守儿童获得的学习条件也是相对有限的。例如,即便是学生在假期时间充裕,但他们也没有办法与父母展开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状况知之甚少,甚至也不知道主动为他们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和书本。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就会养成更为散漫和懒惰的性格,即便是遇到学习任务的时候,也无法提起兴趣和积极性,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不懂得挑战自我。

其次,教师并没有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情绪变化,大部分只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成绩是否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同时,教师并没有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心理关注,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条件和成长背景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教师更应当懂得有的放矢,然而由于教室不够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往往选择一刀切的方法,会出现许多错误和偏差。

最后,留守儿童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当他们发现自己在成长中存在缺陷的时候,会很渴望教师和父母的关注,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久而久之,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即便是教师提供了帮助,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进行配合。

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数学课堂改革的方法

(一)推动思想的转变

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点,要认真分析留守儿童易逃学,辍学的基本特征,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及时给予关心和爱护,让留守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温暖和鼓励。由于留守儿童自小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道德行为与心理发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异常,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习惯和风气的干扰。所以,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本身,都必须要针对现有的课堂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要构建更为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氛围,让留守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温暖,感受到信任和亲近感。

(二)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所以自制力十分欠缺,对数学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这不仅影响了成绩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独立意识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当逐步引导,留守儿童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即便是在上课的时候也要检查留守儿童的课堂笔记,要让留守儿童保证笔记是干净且工整的,不能随意涂写。而且,教师要及时提醒留守儿童保持高度的集中,让他们的学习状态变得更为稳定,提醒他们专心听讲[1]。当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要与他们多多交流,要鼓励留守儿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情绪,聆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意见,这样也可以建立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教师要鼓励留守儿童参与不同类型的数学趣味活动,可以设计角色扮演这种游戏,让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调整自己的心态,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逐步积累学习的自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三)做好心理层面的辅导和教育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同时也在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上,所以心理教育更是不能忽视。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思念之情日积月累,他们的孤独感也与日俱增,如果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肯定,他们也会产生极为强烈的自我怀疑,会否定个人的生存价值。再加上,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不强大,数学教师就应当勇于承担起这一责任,适当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定期进行心理教育,或者是举办阶段性的咨询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排解内心的情绪。而且,教师也可以及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异常表现,无论是家庭原因还是学习原因,都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身份,让学生敞开心扉[2]。

(四)塑造良性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融入班集体,主动参与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约束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在学习与高斯定理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介绍高斯幼年的故事:学生练习如下数学题——1+2+3…+100的结果是多少?当其他学生在绞尽脑汁的计算答案的时候,高斯却很快得出了5050这个数字,那么你们知道他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才计算出这一结果的吗?由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好感,让学生能够在平等和轻松的氛围中展开积极的探究。而且,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给予学生人格上的尊重和鼓励,要尊重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展开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学的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磨练留守儿童学习意志和品格的应有之策,也是稳定留守儿童心理情绪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思想认识的调整,学习习惯的纠正,心理辅导和引导氛围的塑造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教学改革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小学数学知识的要点,尊重了留守儿童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潘登.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中构建有效教学的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9):0132-0132.

[2] 陆秀敏.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2):0127-0127.

猜你喜欢

改革方法学习现状留守儿童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立足职高学生特点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高职英语课堂学习现状及课堂学习动机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