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画卷
2020-09-10李光武
2018年注定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有些始料不及又似乎势在必然。连续多年的被资本推高的烈火烹油般的电影、电视剧市场,突然退烧了;喧嚣的橫店影视城沉寂了下来;天价片酬得到了遏制;影视圈钱暴富的神话破灭了,特别是抗战神剧、谍战剧、宫斗剧、鬼吹灯及各种快餐网络剧霸屏的局面有了一些根本性的转变。物极必反,规律就是这样,电视剧创作生产可圈可点的重要标志是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优秀国产电视剧的陆续播出,成功实现了逆袭。它们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了当下的电视剧创作走向,在一片繁华而又混乱中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牧歌》就是其中这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2018年5月20日,央视8频道播完34集电视连续剧《大牧歌》最后一集,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收视率轻松突破百分之二,可谓好评如潮,一时无两。在京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近年来涌现的最优秀的电视剧之一,作品对兵团人的精神高度和情感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表现。播出期间,我收到了很多电话,包括兵团老领导李书卷同志也打来电话,要我转达对韩天航老师和创作团队的敬意,对电视剧播出取得的巨大成功表示祝贺,认为作品真实感人,弘扬了兵团精神,对于做好当前的新疆和兵团工作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新豫主席和文友振翔再三要求我也应该写点东西,他们说不论你作为该剧出品人、兵团文联作为联合摄制单位之一,还是作为这部精品力作诞生的见证者,你都有责任、有义务把所知道的一些电视剧《大牧歌》创作的台前幕后,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告诉给人们。
我却之不恭,只好从命。认真总结一下《大牧歌》创作的成功经验,揭示其蕴含的艺术规律,对于分析研究当前的电视剧创作,对于今后打造兵团题材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和兵团故事,促进繁荣发展,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首先说说《大牧歌》的剧本吧。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是一切精品力作的模本、灵魂和前提条件。如果剧本出了问题,后面的一切努力都将会南辕北辙。而相反,一部好的剧本必须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学精品力作,它自身具备了为下一歩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创作提供了一切可能。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精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用时间和生命熬出来的。现在许多电视剧都是失败在剧本上,同时也毀了许多优秀的演员。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大牧歌》从采访构思,从小说到剧本,再到央视全剧播出,也差不多有十年了。2007年11月《戈壁母亲》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在全国和兵团上下产生了巨大反响。之后,韩天航老师把下一部电视剧的题材定为描写把一生献给边疆的知识分子。他的这个想法和我是一样的,真是不谋而合,可能也是时代的需要。据兵团历史专家陈平老师著文说,国家为支持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从五、六十年代始,陆续从全国组织动员了大批的支边青年奔赴兵团,其中仅河南就动员了支边青年10.5万人,苏、鄂、皖30.2万人,津、浙、沪12万人,其中上海支青9.7万人,号称10万上青。另外还有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1.8万人,南京军区、武汉军区复员军人8万人,以及自动支边人员21万人。他们一腔热血,奉献牺牲,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一时期我和文联领导明确希望和要求我们的作家们要创作一些反映半个世纪以来知识分子献身边疆的小说、影视作品。之后收获了一批作品,除《大牧歌》之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著名作家王伶的电影巜冰山下的来客》,已在院线上映,是和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联合出品的。其间,兵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对兵团的文艺创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记得时任政委车俊同志到任后批的第一笔钱就是兵团文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扶持基金,司令员华士飞同志同时作出了重要批示,表示坚决支持。华司令员几次当面向我交代,要支持韩天航老师的创作,为他的采访、体验生活、途经乌市提供一些便利,要支持他出作品。我和文联的同志们很好地落实了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支持天航的创作,委派我们的副主席秦安江同志陪同天航老师到一师、八师采访上海知青,特别是采访刘守仁院士,走访紫泥泉种羊场,住了很长时间,八师领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为天航的创作提供了动力和保障,几十年的边疆生活积累,多年的构思与酝酿,《戈壁母亲》成功带来的强大势能和自信,对电视艺术规律的日臻成熟的把握,一旦动笔,写起来就非常顺手了。我是在2012年的春天收到天航寄来的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牧歌》的,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非常震撼,立即给他发了条短信,夸奖他差不多是中国的巴尔扎克了,真是编织故事的高手,作品唯美感人,是一部撼动人心的大作品,超过了《戈壁母亲》。结构和节奏似乎是电视剧的写法。他回复说,是的,就是为电视剧写的。作品中关于大自然的描写,是受了屠格涅夫的影响。
有了长篇小说《牧歌》,我心里感觉大事济矣,韩天航这个电视剧金牌编剧的确不是徒有虚名。当然,《牧歌》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之后,天航老师经乌市回奎屯,我在饭桌上向他当面说了一切皆好,只是少了四个字。天航问哪四个字?我说:屯垦戍边。这四个字是政治标准,是兵团准军事属性,也是作品的艺术真实。否则,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任何一个草原都行,也就不是兵团故事了。天航想了一下说:那好办,在布景和情境设置上突出一下兵团符号和标志就解决了。随后,剧组的编剧陈秋萍、魏强来到奎屯,带来了改编后的剧本,我读了一天半夜,然后大家开会讨论剧本。从总体上看,剧本基本尊重了原著,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设定都没有大的改变,次要人物戏份有增减,改编最多的是按照电视剧的艺术需要,在人物对白和冲突上更富有戏剧性、更有观赏性。简言之,更时尚也更专业了。我觉得编剧很专业,也很有水平,剧本改编得很好。修改意见只提了两条:一是要増添军垦特色,这是兵团题材作品的底色。第二是剧本对红柳之死的处理,和原著基本一致,在逃跑的路上翻车受伤而死。死得很简单。红柳的死是剧情发展的需要。我提出了可以设计为暴风雪中为保护种羊群和守卫边境线而抱枪冻死。张勇总经理和陈、魏两位编剧认为这样好,就这样设定了。播出后,兵团老领导给我打电话说,红柳是为屯垦戍边而牺牲的,很感动人呐。我只能喏喏。
“一剧四方”与好事多磨。拍摄《大牧歌》犹如大兵团作战,各路神仙缺一不可。为了把这部电视剧打造成精品力作,有太多的人付出了心血汗水和艰辛的劳动。我看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力量,紧紧围绕着一個目标,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最终使得完成。
一是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包括剧组方面。二是七师方面包括师领导、原著编剧、宣传部、文联、军事部等相关部门单位和群众演员。三是兵团方面,包括兵团领导及项目主管单位兵团文联,兵团党委宣传部最后把关、审片。四是七师方面的投资方新疆胡杨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公司。
大体分工是:北京东方全景方面负责组织演职员拍戏、制作和播出等。七师方面负责后勤保障、搭建拍摄场地和组织群众演员以及胡杨河文化旅游产业公司一定的参股投资等。兵团文联负责上下协调、业务指导、剧本审读、制片方主要人员在乌的接待、拍摄期间定期慰问演职员、协助做好前后期宣介、研讨、向天山电影制片厂租借道具等。常言道,事非经过不知难,拍一部电视剧的确比常人想象的要复杂艰难琐碎麻烦一百倍。它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环环相扣,最后聚焦赋格在镜头和银屏的艺术创作,又是一个由许多不确定因素组成的多种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可谓事无巨细,困难重重,一言难尽。就说开机吧,也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2013年5月24日,兵团分管领导接见了《大牧歌》制作方代表、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锋和兵团著名作家韩天航一行,对制作方来兵团拍摄电视剧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牧歌》创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分管副秘书长、宣传部、兵团文联的领导陪同会见。这是制片方第一次来联系《大牧歌》拍摄事宜,我们非常重视,但是,兵团面临的是资金问题。副总经理张金锋是这样回答的:不需要兵团方面出钱,公司“不差钱”!我们深感欣慰。之后张副总他们一行就去七师接洽商谈合作事宜后返京。媒体及时发布了《大牧歌》即将开拍的消息,兵团上下欢欣鼓舞,让人们翘首以待。很快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带着副总经理张萍、著名导演张绍林、剧本編剧、摄影、制片、美工、作曲等大队人马就来到了兵团,见过兵团分管领导后就奔拍摄地奎屯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张总、张绍林导演,我请他们坐我的车一块走,一路攀谈真是一见如故。我的任务不仅是陪同,还要审读改编后的剧本、参加剧本讨论会,然后和张总陪同张绍林深入天山腹地寻找拍摄场地。天山深处的高山草原就是作家碧野笔下的《天山景物记》中描写的地方,特别壮美辽阔,雪山入云,林海叠翠,犹如水墨丹青,高山草原如凝固的山涛海浪,羊群点点,花草缤纷,涌向天际。寻找拍摄地可是个辛苦活,犹如急行军。张绍林健步如飞,从一个山梁奔向另一个山梁,从一片草原奔向另一个草原,根本不像六十岁的人,我们实在跟不上就坐车一段段追赶。终于选好了几个拍摄地,雪山松林草地极佳,导演一一安排部署按图纸盖房屋,搭羊圈,建一个牧场等等。这次寻找拍摄点先后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原来计划使用七师的一个牧场,126团办公楼旧址,最后都让导演统统舍弃了。一个月后,张绍林导演在乌鲁木齐机场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到了,这次带人到奎屯还是为了拍摄点的事,要把房子盖好,这样过一个冬天房子就自然作旧了,才好拍摄使用。我当时在会上,有七师的领导和王部长、耿主席管他,我也就没有陪他去。以后就没消息了,又过了很久,开机之事仍然杳无音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制片方挑选演员等原因之外,那几年,众所周知新疆的安全问题,我们时时担心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希望开机又害怕开机,确实是客观形势不大适合搞拍电视剧这种大规模聚集人群的社会活动。直到2015年8月20日上午电视剧《大牧歌》开机仪式在天山深处的巴音沟草原隆重举行,我这才松了一口气,这离媒体第一次发布《大牧歌》即将开拍的消息,已经过去快两年半了。
道具问题不是个小问题。开机仪式特别隆重吉祥热烈,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羊群洒满山坡,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真是群星灿烂,风云际会,怒马鲜衣,一时多少豪杰。开机仪式由七师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次会主持。李光武代表兵团文联、景建英副政委代表七师、张勇总经理代表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原著编剧韩天航、著名导演李舒和巴音沟乡领导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祥云缭绕,盛况空前。有关情况媒体上己有大量的报道,恕不赘述了。在开机仪式上,我看到了天山电影制片厂的道具已经到位,五、六十年代的汽车、军垦部队的生活和办公用品、少数民族纺织品等,也见到了天山电影制片厂派驻剧组负责服装道具的同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开机前,我和张勇总经理都很着急,开机在即,道具还没有落实,怎么办?继续由我和天山电影制片厂高厂长几次沟通联系,希望天山厂支持一下兵团。他和我都是自治区政协委员,又是一个界别,开会时常在一起,此前已为租借道具一事打过招呼了。他说你让他们来吧。我电话中向张总通报了有关情况,请他们从奎屯赶过来。第二天,我、张勇、制片主任范世德一起来到天山电影制片厂,见到了高厂长。高厂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很客气地说李主席是我们文艺界徳高望重的老领导,我们又都是自治区政协委员,道具这个事他跟我说几次了,自治区和兵团在文艺创作上是互相支持的。不过我要把话说明白,厂里的道具一般不外借,如果外租租金是74万元,这是厂里明文规定的。至于怎么办,我听李主席的,同时需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一下。厂长随后把我叫到办公室的里间,讲了几句与内地个别制片方打交道的教训,最后问我电影厂到底收不收这74万租金?我明明白白告诉厂长,这个租金就不要收了,权当你支持我,支持兵团了。厂长出来对张总一行说,看在李主席的面子上,租金就免了。随后我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汇报并拿出书面报告,领导当即作了请电影厂“给予支持”的批示,我把批件及时送到了高厂长手里,厂长十分重视。道具问题就这样顺利解决了。后来我试探着想谢谢有关领导,人家那是一个比一个清廉自律,只叙友谊,坚辞不受,搞得我好惆怅好尴尬。没想到事情并没有完,我后来听说剧组在草原拍摄期间,有的道具损坏了,有的道具被人偷走了,个别的道具据说很珍贵又不可复制,我一听麻烦了。某天深夜,一位好友光临寒舍,无意中又讲了上述情况,问怎么办。我说真是惭愧哟,剧组不是交了一点定金吗,这样好不好,损坏的一定要修好,丢失的一定按价赔偿,还是善始善终,公事公办吧。道具问题就算过去了,然而播出时发现字幕上忘了打上鸣谢天山电影制片厂,真是遗憾。我见到高厂长后表示歉意,他连连摆手说,没啥没啥。我想,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长期以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和宣传部领导对《大牧歌》拍摄和兵团文艺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又遇到了一个拍摄所用的枪支问题,原计划由张总他们在北京带来,无果之后又改在新疆方面解决。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找了有关领导,由于当时所面临的形势,令人头疼。我在电话上把有关情况向在京的张总经理讲了,张总说他再想想办法。后来听说在某个影视单位租借了几支,剧组里木工师傅那真是活鲁班,日夜加班,硬是仿制出了一批足可以以假乱真的枪械,这才保证了剿匪战斗的顺利拍摄。
天山深处的百日会战。《大牧歌》是韩天航以“军垦细毛羊之父”刘守仁院士为原型创作的一部电视剧,以一对上海知识青年、大学毕业生林凡清、许静芝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曲折的人生故事为主线,热情讴歌了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纯真的爱情和美好的青春,成功地塑造了齐怀正等一批兵团儿女的英雄群像,真实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屯垦戍边、把一生献给边疆的壮丽画卷。这一年,对著名导演李舒和演员林江国、徐百卉、成泰燊、马境及全体演职员们来说,都一定是终生难忘的记忆。为了把《大牧歌》打造成有理想、有筋骨、有道德、思想性、艺术性、可观赏性倶佳的精品力作,为了讲好兵团故事,塑造好剧中的人物形象,再现那个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时代,导演、演员们精研剧本,几次参观军垦博物馆,了解历史,研究人物,深陷剧情而不能自拔,在拍摄过程中流下了无数的眼泪和汗水。成泰燊、马境说,这次艰苦拍戏的经历,从精神到肉体都经历了一次洗礼,能够坚持下来,全靠的是精神力量和信仰,是一次难得的修行和经历,现在回想起来非常美好。许多人整个脸都脱了一层皮。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团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往返拍摄点四个多小时,严重的睡眠不足,风雪中一个个裹着兵团文联送来的军大衣,又黑又瘦,嘴唇干裂,眼睛里都是血丝和疲惫。他们虽然体力严重透支,但是人人却是高昂饱满的精神状态,真情实感的艺术情怀,重现了当年的青春岁月,极大地发挥了艺术家的创作潜能,表演水准得以超常发挥。一帧帧地拍,一条条地过,重拍再重拍,精细再精细,一部经典电视剧就在这无数人的眼泪和汗水中,在一个又一个朝晖夕阴、风霜雨雪中缓缓展现。大家都说这是以兵团精神在拍兵团,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合格的军垦战士。从8月20日巴音沟草原开机到11月20日乌鲁木齐八一剧场拍镜头,然后转赴上海补拍镜头,拍摄档期共用了一百多天才最终结束。这漫长的一百天,大家风餐露宿,废寝忘食,艰辛备尝,从烈日炎炎的夏末秋初,到白雪皑皑的寒冬,往事历历如昨,一帧帧一幕幕,永记我心。
此次参与《大牧歌》的拍摄,印象最深的当数“百日会战”,总制片人张勇总经理、李舒导演指挥若定,有大将风度;张金锋、张萍两位副总善于协调,协助得力;加之整个团队特别专业,执行力强,上下很团结,又特别能吃苦,所以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这说明,要创作一部精品力作,必须首先要有一流的编剧,然后要有一流的总制片人、一流的导演,还要有一流的演员和一流的职业团队,否则一切无从说起。印象深刻的第二个方面是七师上下热爱文化的光荣传统,对打造军垦文化高地、文化建师市的高度重视,师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拍摄地,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师党委宣传部、文联、军事部和胡杨河文化公司等有关部门、单位在吃住行、组织群众演员、后勤保障方面很给力,保证了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这说明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积极性,是开展一切创作活动的坚实基础。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方面是兵团党委长期以来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工程的高度重视,包括对《大牧歌》的创作和拍摄的关注和关怀。兵团文联全力落实兵团党委的指示精神,连续几年将《大牧歌》列为重点工作,靠前一步做好服务。兵团文联班子四個成员先后亲临拍摄一线,陆续开展了五次大的慰问活动,送去了牛羊肉、大米和各种食品,改善了演职员生活,转达了兵团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剧组的关心和支持。天气转冷后又及时为全体演职人员每人购买了一件军大衣,抵御风雪严寒,演职员们备受鼓舞。其间,协调、邀请中国文联和兵团领导分别来到奎屯、乌鲁木齐的拍摄地看望了全体演职人员,鼓劲加油,带来了中国文联、兵团的关怀和温暖,使剧组深受鼓舞。《大牧歌》杀青后,兵团文联、七师主要领导出席杀青座谈会并宴请全体演职员。之后,兵团分管领导、分管副秘书长、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联领导、七师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专家学者出席了在乌鲁木齐举行的审片会和座谈会,观看了剧组剪辑出的五集样片。半年之后,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联又对40集样片进行了最后的把关审查,提出了审片意见。在央视播出时,剧组将全剧删剪为34集。经过后期精细的打磨、高水准的剪辑,现在播出的片子显得特别干净精美,可谓千锤百炼,故事结实饱满,人物栩栩如生,闪烁着现实主义的美学品质,剧情引人入胜、抓人眼球,如诗如画的音乐,沙画的片头,催人泪下的边地故事,令观众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迅速提高了收视率的同时,也使得一部必将青史留名的精品电视剧一夜之间横空出世了。这说明,党的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我们打造精品、做好文艺工作的根本保证。这话好像社论中的话,但理还是这个理。当我写下这篇零零乱乱、挂一漏万的文字的时候,天山深处的拍摄地巴音沟草原早已恢复了平静,央视8套播完了《大牧歌》之后也归于沉寂,人潮涌动,生活还在继续,朋友们,我希望着有一天,我能够看到你们一个又一个亲切而熟悉的面容从人潮中回过头来,向我微笑着招手,飞奔而来。
责任编辑 惠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