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逻辑空白”,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2020-09-10刘灿
刘灿
有些作者在创作中会有意呈现语言逻辑与事理逻辑的矛盾,从而使文本出现逻辑上的空白,我们将其称为“逻辑空白”。对于这样的空白,孙绍振教授认为:“语文教师应在学生容易忽略掉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将文本中的逻辑空白揭示出来。”在讲解杨绛的经典散文《老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文本里的“愧怍”来分析。原句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这句话中的“逻辑空白”:杨绛曾在“文革”浩劫里饱受不公平对待之苦,在这篇文章中,她为什么会说自己是“幸运”的?老王是劳苦大众的一份子,在“文革”中应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他的“不幸”又在何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填补“幸”与“不幸”之间的“逻辑空白”。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感受老王的“不幸”与杨绛的“幸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老王的形象特点和生活境遇,发现老王的“不幸”。通过阅读,学生发现老王靠一辆三轮车维持生活,可见其“穷”;老王住的小院“破破落落”,他的小屋塌败不堪,足见其“苦”;老王的一只眼睛“瞎了”,另外一只眼睛“也有病”,足见其“残”;老王无儿无女,两个侄儿对老王也不关心,可见其“孤”。文章虽提到了老王可以自食其力,但他的处境是这样的:北京解放之后,许多蹬三轮的人力车夫都组织起来,老王“脑袋慢”,“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单干”便意味着被群体排斥,老王无疑成为了被“边缘化”的人,是被人们排斥、遗忘、抛弃的。再加上老王还有一双“田螺眼”,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奚落,所以他其实是一个被鄙夷和偏见包围的可怜人。老王饱受了显性和隐性的双重“不幸”。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学生会发现杨绛的“不幸”来自于时代。当时,有许多和杨绛一样的知识分子都在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杨绛的“不幸”是显而易见的。文章的语言冷静而克制,与杨绛相比,老王是一位更需要关爱的底层劳动者,而他却毫不吝啬地把无私、关爱给予了杨绛一家。在苦难的岁月里,老王向杨绛一家释放了精神上的温情,鼓励着两位文弱书生相信人性的善良,这也是杨绛自称“幸运人”的主要原因。
老王对杨绛夫妇满怀善意,他生意惨淡,杨绛夫妇是他的“老主顾”。他们经常聊天、话家常。然而,当老王临死之前送来香油和鸡蛋时,杨绛却没有表现出原先的亲近,取而代之的是“吃惊”“强笑”“解释”和多余的“谢”。为什么原先能“说着闲话”“闲聊”,而此时她却和老王这样客套?这也是杨绛在文本中设置的“逻辑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细读文本。通过阅读,有学生说:“老王是多么希望杨绛能将自己视为亲人,而直到临死前,他才发现杨绛把这些他所珍视的交情‘物化’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段,他也没有真正感受到真情的温暖,所以他收下了杨绛的钱。这是最令老王痛苦的‘不幸’和悲哀。”
二、引导学生交流沟通,理解杨绛的“愧怍”
《老王》根植于杨绛的人生经历,与“文革”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但作者在文中对自身遭遇着墨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沟通,让他们体会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
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杨绛的“愧怍”源于对老王狭隘的“偏见”。虽然杨绛夫妇常常对老王施以援手,但当老王临死前给杨绛家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她的本能反应还是“去拿钱”。这种本能反应与前文中“雇老王干活”及“给鱼肝油”相呼应,杨绛对老王的态度与老王对杨绛的情感期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狭隘地将老王对亲情的渴望理解为对物质的需求。有的学生认为杨绛的“愧怍”还源于她对死亡的逃避。老王最后一次来杨绛家时,杨绛看到老王“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一堆白骨”,她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她如果真的是关心老王的人,应该会细细询问,了解他的病情。杨绛对死亡有着一種本能的抗拒及逃避,她不想与濒临死亡的人有太多的交集。有的学生认为杨绛的“愧怍”还来自于她对苦难的漠视。老王离去后的十多天,杨绛偶然碰见老王的邻居老李,才问起老王的现状,她都不曾自觉地去关心老王。教师可以适时补充:晚年,回顾坎坷的一生,杨绛才从老王身上看到了人性中美好而宝贵的一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老王所具备的美好品质和精神境界,是许多知识分子不曾具有的,这令杨绛从世俗中猛然清醒,开始审视自我。从这个角度讲,杨绛的“愧怍”也是对一个时代的深刻反思,是对人性殿堂的一次重新搭建。
综上所述,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逻辑空白”,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交流沟通,让他们对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