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充满游戏力

2020-09-10屠心文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乐器情绪音乐

屠心文

游戏几乎是每个孩子最热衷于的活动,在笔者多年担任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时间里,同孩子们的游戏一直是带给我最多惊喜的奇妙之旅。尤其当我跟孩子发生矛盾或者在课堂上冷场的时候,游戏经常能够很好地改变气氛和化解尴尬。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很快地重新愉快融洽起来。然而何时游戏以及如何游戏却是需要经验以及技巧的,笔者就自己一些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入游戏活动,帮助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一、加入孩子们的世界

在刚刚工作的几年,我时常觉得有些孩子表现出的行为非常怪异,例如,明明很简单的歌曲为什么唱了许多遍以后依旧唱不好?明明禁止玩弄小乐器,为什么小乐器发放以后依然叮叮当当响个不停?这些看似简单的矛盾,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并不跟孩子们在同一个世界。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那首先你得学会将孩子们的恼人行为转换为更有意义的语言,从而才能生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表面言行:一首低年级的小歌曲,唱过很多遍以后依旧效果不加。

翻译:老师,唱这么多遍真的很无聊了,我想休息一下。

回应:我们来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如何演绎这首歌曲的(播放视频),大家有没有信心能超过他们呢?(如果实在演唱疲倦可以考虑下节课再进行)

表面言行:发放乐器前已经三令五申将乐器收好,可还是有人偷偷玩弄。

翻译:老师,我不是故意的,可我真的很好奇也实在忍不住。

回应: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来研究一下小乐器能发出怎样的声音?研究好的小朋友请你将乐器收好并举手告诉老师哦。

孩子们需要大人倾听他们的内心需求,因为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这就需要大人们加入孩子们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立场”。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加入孩子们的游戏,更容易打开通往孩子内心的那扇门,从而与他们心心相连。而只有我们先跨进孩子们的世界,与他们并肩在一起,一切才有游戏的可能。

二、在游戏中培养自信

音乐学科看起来是非常令人愉快的学科,因为只要谈到音乐大家都会觉得唱唱跳跳这太轻松了。然而对有些孩子来说却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们真的可能是五音不全,无论如何都唱不准音高;或者他们正处于变声期,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声音怪怪的;又或者他们手脚不协调,费尽力气、手忙脚乱却还是跟不上动作的节拍。这时候无力感会悄悄潜入,孩子们在课堂中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久而久之也失去了表演的自信。

而此时老师的介入方式会对孩子的表现起到很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音乐学科作为普及学科,其目标是要培养兴趣,提升气质。如果一些孩子受到自我条件的限制而失去了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那与学科目标就背道而驰了,毕竟我们一再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

例如面对音准不好或者变声期的孩子,老师可以尝试设计让他们为歌曲进行伴奏的游戏,大多数孩子很容易接受这个游戏,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融入整个集体的活动;或者可以加入请孩子们自己设计伴唱声部的游戏,添加简单的节奏和象声词,与大家一起演唱,孩子们会发现自己的声音也不全是那么难听,甚至也能给其他人的演唱增加一点色彩,这时的他们就更乐意开口,也更容易自我接受和重获自信。

游戏力在培养孩子自信,消除无力感方面的独特方式,可以帮助老师和孩子共同成长。不可避免地,每个人的学习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坎坷,产生一些消沉、无力的负面情绪,这不足为怪。而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孩子们战胜这些负面情绪,使他逐渐获得自信力和竞争力,这也就是游戏力的价值所在。

三、游戏的原则和方法

如果一个好玩的游戏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那就应该再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做再做吗?显然在课堂上并不是这样。孩子们常常是没有自控能力的,大部分孩子只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去做游戏中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时就需要老师能够给予一定的介入,在游戏中担任裁判的角色。那么首先你得建立游戏的规则,就好比上课时间的课堂秩序。所有违反规则的孩子应当有一定的惩戒或者适当的处罚,去提醒他们身在一个集体之中,需要与周围的人在游戏中建立共同的连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按照要求去进行游戏,那么此时老师还应当教会学生游戏的方法。例如如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在游戏中与同伴愉快地合作相处,当然有时候仅仅靠我们把已有知识当作建议给他们,并不会马上就取得明显的效果。父母或者老师的介入也应当建立在孩子自己对事情的良好判断力之上,他们有时必须靠自己去发现,我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好的帮助。所以建立规则,但不用过度死板的条条框框,甚至可以在动态的过程中想出更加有趣的想法;在必要时,轻推一把,引入重要的主题,让课堂变得有趣。只有这样,课堂中的游戏才有实质的意义,也才能保持孩子对游戏的期待和满足感。

例如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每一句的句尾都带有恰恰恰的節奏,孩子们非常习惯在恰恰恰的节奏里加入自己喜欢的声势动作来表现。然而这首歌曲的难点却不在这里而是句头的附点,老师应当怎样用游戏的环节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恰恰恰上拉回来呢?

师:你们玩得太开心了,都没有注意到隔壁水果店把我们的生意抢走啦!快看看他们是怎样卖水果的?

生:此时会有一多半的学生从自己的欢闹中回过神来。

师:我的水果大!我的水果甜!(加上跺脚的动作)那你们要把生意抢回来要怎样做?

生:积极思考对策……我们也要拿出气势!

师:可以,我们也加上跺脚的动作好吗?我们加在哪儿比较合适?老师一边哼唱旋律一边辅助动作。

生:好像在长音的地方比较合适……

师:对了,我也觉得这里比较合适,因为这里有个附点节奏所以情绪比较饱满。

像这样的游戏环节既能够及时地拉回学生注意力,又紧贴着教学内容和歌曲情绪,在教学中往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游戏中迎接情绪的暴风雨

如果你因为有情绪而被处罚,又因为表达了情绪而收到更大的处罚,那么就很难从伤痛中恢复,因为你没有机会清除伤痛,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这样。有些孩子陷入发脾气的恶性循环,是因为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下一次能有人来倾听和理解自己。如果孩子在游戏中情绪失控,老师的处理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孩子需要一个冷静的空间以便能够情绪自愈,老师只需要给他单独的空间,例如在教室里设立一个“冷静角落”,以便孩子能够自我平复。但是有一些不会管理情绪的孩子,就需要老师的单独帮助来恢复情绪。当然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老师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耽搁太多的课堂时间,这样的特殊学生也可以在课后进行交流。

五、在游戏中学会协作连接

在课堂游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学会与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会合作。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周围的人发生连接,在游戏中我们也需要竭尽所能地创造条件来让孩子们发生愉快的连接。而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孩子所发泄的情绪,跟游戏毫无关系,他是将别处积累的情绪借机发泄出来,所以重点放在以嬉戏的方式来处理潜藏的情绪。游戏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依照自己的意志来实验,暂时放下现实空间和真实社会中的规则与限制。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利用了逆反心理而已,甚至也不只是为了把孩子的叛逆行为引向正途。假装进攻的游戏,真正的结果却可以重建连接,表达情感。游戏在日常的互动中,不仅让爱得到了表达,也使引导孩子的工作得以进行,并自然地弥补了那些稍早发生的冲突和不愉快。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有效率的解决,就连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希望能够一夜之间能够完成。我们希望三岁的孩子能够像七岁的孩子那样能遵守我们制定的规矩,我们希望七岁的孩子能像十岁的孩子那样,听得懂并且做得好,我们希望十几岁的孩子在接受教育以后就能让我们的教育变得一劳永逸。我们忘记了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样子,忘记了用他们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加入他们的世界。而游戏就是他们最能接受也最真实的方式。所以讓我们放低姿态,用心陪伴他们游戏,静下心来陪伴他们的成长。用游戏解决具体问题,是我们课堂的内容,但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穿透表面,发现并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才是激发天赋潜能,成就健康人格的根本手段。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去游戏,游戏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有意识地往游戏中增加一些主动因素,穿透表面的简单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及热爱,这才是我们最想达成的期望。

猜你喜欢

乐器情绪音乐
乐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音乐
乐器也疯狂
情绪认同
音乐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