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下新闻生产的变革

2020-09-10张馨文罗相如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闻生产大众人工智能

张馨文 罗相如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是后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未来重点关注的技术之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助力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给新闻的采写、呈现、分发3个环节带来的变革,分析其对大众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大众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056-0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为AI,近年来可谓风头正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到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新闻行业也不例外。2009年,人工智能首次被运用到新闻领域,美国西北大学开发的Stats Monkey软件自动从网页中用12秒抓取关于大学棒球比赛的数据。2014年《洛杉矶时报》Quakebot生成系统,在3分钟内发布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报道。[1]而在国内从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到腾讯的Dreamwriter,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积极地将AI技术应用到业务实践当中。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一词虽然早在1956年就已经被提出,但直到现在学术界对其的定义也莫衷一是。吴军认为人工智能这个名词严格来讲有两个定义,第一个是泛机器智能,也就是任何可以使计算机通过图灵测试的方法;第二个是狭义上的概念,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的研究机器智能的方法。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2]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一个普遍的结论,即人工智能能够使计算机胜任一些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自从“埃尔法狗”(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后,似乎彻底拉开了人机大战的终极对决,而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争议愈演愈烈,争论大致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技术乐观派,认为应当享受这项新技术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给人带来的便利;另一个则是技术绝望论,存在对该项技术所引发的社会变革的担忧。

其实,细究人工智能的发展不难发现,该技术是建立在对大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吴军所言:“机器智能最终的就是能够解决人能解决的问题,而不在与是否需要采用和人一样的方法。”[3]其言外之意在于,人工智能的运作原理与人类大脑完全不同。事实上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正是在多个服务器的基础上搜集并处理大数据,借助计算机的指令和概率分析,通过不断地迭代升级,从而做出一个最优策略的行为;相比之下,人则是通过学习并且依据社会环境的基础做出行为,虽然并不总是最优策略,但是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应用的结果。

二、AI技术对新闻生产过程的影响

在媒介融合时代,AI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传统意义上新闻业务的运行方式。在媒体行业,随着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必然会相应地减少在原有工作岗位的雇佣人数。同时它几乎颠覆了采、写、编、评每一个新闻业务的工作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信息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不依赖人的介入,全部由机器完成,最后再由机器传播信息。在过去我们借助部分机器了解世界,李普曼将其称为“拟态环境”,而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甚至有可能全部依赖机器,这似乎正在进一步验证尼尔·波滋曼宣称的技术垄断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这就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2]而在尼尔·波滋曼看来,当进入技术垄断型的社会的时候,任何形式的文化形式都会向技术让路,一切以发展技术为优先,高效、便捷成为社会工作生活的标志。

(一)新闻生产主体:人机结合形成客观中立叙事的风格

内容生产方面,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新闻的来源仅靠人力,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对新闻线索的筛选完全由人工完成,新闻生产者的个人喜好及内容偏向导致新闻价值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必然会使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受到某种程度的削弱。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算法技术成为获取新闻消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不仅是因为算法技术通过对反馈信息进行解读,有利于生产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新闻,而且该技术可以形成对新闻信息的二次利用,在不同平台上形成自身的传播特色,同时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再次利用,代替人工采集、选择、判断与分析数据,独立完成新闻写作,这其中以美国自動写作公司开发出的名为鹅毛笔(Quill)[3]的人工智能写作引擎为典型。此外,不少专业媒体也会在算法进行的内容个性化分发的过程中,发挥记者把关人的角色,监督算法流程,人机合力完成新闻内容的写作与传播。

(二)新闻内容呈现:社交化的个性定制

人工智能技术在推送信息时,一方面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主要是根据用户的社交喜好以及兴趣从而形成用户画像,完成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众多信息中选择最适合用户的信息,使得用户的信息越来越具有社交趋向。另外,用户不同时间从事的不同类型不同市场的活动,反映了用户的个性特征及其情绪的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用户的浏览频率及时间比较稳定,则反映出用户的情绪较为稳定。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内容的呈现方式相比传统新闻内容的样态更加多元。从印刷机到电视机,新闻内容从一维向二维转变,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内容的呈现已经开始向三维立体转变,以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闻沉浸式新闻,成为新闻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方面用户在虚拟场景中发生的事情并非真实,另一方面用户的体验又是真切存在的,这样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界限,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变得更加混沌。

(三)新闻分发:精准智能推送

以往用户接收信息时是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只能通过特定的信息接收渠道获取信息,且无法反馈对信息的认知和提供线索,通过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测算,发现用户的兴趣点,同时通过用户的社交行为发现新用户。对于已有的用户,通过信息服务维持或增加用户使用平台获取信息的时长和频率,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对于潜在用户,推送信息和用户关注的人订阅的内容,获取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发展新用户。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在资讯聚合类平台,如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在这里,每个人打开的界面看到的新闻都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定制的报纸,其会根据用户所浏览的不同内容的时间长短、点击次数来为每个用户量身定制。

三、对大众的影响

AI技术进一步改变了人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方式。计算机获取人们数据的方式更加隐性,比如通过各类传感器,追踪浏览网页以及停留页面时间长短的记录等,借助這些大数据,几乎可以获得每个人的画像,例如谷歌(Google)的检索功能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再基于大数据运算,帮助人们尽快准确地找到信息。从好的方面来看,它的确可以帮助人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过滤冗余信息,提高人们在新闻获取上的主动地位,但同时也对人认识事物的态度和交流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地位的转变:信息接收向新闻获取的转变

在互联网以前,传统新闻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虽然偶尔出现报道失真,但是其话语的权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只能被动地接收新闻消息,对新闻内容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逐渐摆脱了对信息的被动接收状态,转为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并且在信息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话语,人们可以选择任意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过滤自己不感兴趣的消息。尽管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对“信息茧房”的担忧,但其实如果出现真正重要的事件,即便用户不通过互联网也会被告知,这也是新闻的另一个魅力所在。

事实上,互联网带来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正在改变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不断快速弹开的页面,人们获取信息的耐心不断降低,尤其是网上对快速获取知识技能捷径的鼓吹,然而互联网中所谓的“知识付费”,不过是帮助过滤冗杂信息的手段,真正的知识技能是日积月累慢慢沉淀形成的,知识的获得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快速的过程,这导致人们只是获取了经过一定程度加工的信息,而没有获取真正的知识。

(二)交流方式的改变:人与人的交流向人机交流的转变

AI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在19世纪,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牢固,20世纪,人们开始倾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交流,而在21世纪,互联网使个人在“在场”与“缺席”之间来回切换,在技术的裹挟下个人体验到了无所适从和孤独。而AI技术的出现似乎正是为了缓解当下每个个体在互联网时代下自说自话而产生的孤独感的一剂良药。“索菲亚”作为一名初步具备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形机器人,虽然只是刚刚研制成功,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其出现意味着人们对话状态的改变。

对话语言一直以来都只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交流,而当机器算法也介入其中,我们是否已经不再需要与他人对话,人与人对话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在人工智能技术挟持下,人们的语言被算法转换成了0与1的代码,利用二进制来展现我们丰富的情感,这势必会把语言交流的展现缩到更小的范围内。同时,人机对话的背后是通过以数据算法和程序编程来量化人的情感后造出的机器人来交流,这不禁让人觉得,当人们最珍视的情感也都被带入编程和智能算法时,我们也已经沦为工具的工具。

四、结语

AI技术在新闻行业的应用如今开始不断走向成熟,新闻生产领域势必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迎来新一轮的变革,然而对接收信息的人来说,其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这项技术对人产生的影响。正如尼尔·波滋曼所言,技术一旦被人接受,就会坚持不懈,按照它设计的目标前进发展。[4]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张晗煜. AI+写作能否让编辑“下岗”[J].新闻论坛,2018(04):12-13.

[2] 吴军.智能时代[M].中信出版社,2018:138.

[3] 尼尔·波滋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0.

[4] 米华. AI驱动下智能化新闻战略研究——以美联社的智能化新闻实践为例[J].编辑之友,2018(07):104-107.

作者简介:张馨文(1991—),女,陕西汉中人,西北大学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新闻。

罗相如(1995—),女,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新闻。

猜你喜欢

新闻生产大众人工智能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
大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