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

2020-09-10刘发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8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生

刘发丽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依靠兴趣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状态的,他们的年龄偏小,对学习的重要性认知并不清晰,只将其作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本身就具备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的特点,学习起来难度大,教师更应该将数学教学趣味化,让小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

小学数学以认识数字为基础,开展整数与分数、方程运算、立体几何、加减乘除与单位转换等一系列的知识,并为初中高中甚至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应用打好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而就目前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来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勉强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趣味教学是以受教育者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造趣味化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然而小学生是不会主动地将数学知识向生活迁移的,学生始终将数学学习当作一项不得不做的学习任务,这就使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相割裂,使学生对数学的重视不够,学习的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通过创设趣味化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化场景,利用多媒体设备、道具等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比较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生活场景趣味化,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之中。

以“认识钟表”为例,钟表是生活中记录时间的主要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但是有关钟表类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小学生可能始终无法记住一个小格1分钟、一个大格5分钟这样的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钟表的认知印象,教师可以创设上学前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家中的父母以及孩子,然后从起床开始模拟,先不直接引入钟表知识,而是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再引入钟表的知识。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教师传授数学知识、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质量和效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适当的转变自己的语言模式,结合课本知识引用一些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亲近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当学生们出现好奇的表情时,教师可以接着说“数学课本里的长方体和你们的文具盒长的太像了”。我们也可以向一些学生提出问题“请问你吃过葱油饼干吗”,有些学生会回答“吃过,但我没有在课堂上吃”,这时教师就可以反问学生“你们在吃饼干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它的包装盒也是长方体”。当发现学生打瞌睡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你有没有梦见葱油饼干”,这样可以在学生乐意接受的前提下,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三、提出趣味性的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锻炼学生应用基础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提出数学问题时,也应当融入趣味性的因素,将数学问题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们分析、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性,从而展现数学问题对巩固数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某一天,动物王国要开大会,到场的动物总数量是50,其中小松鼠家庭来了10人,小白兔家庭来了15人,袋鼠家庭来了7人,大象家庭来了9人,小猴子家庭来了9人,大家可以帮我统计一下到场的动物并且绘制一个扇形统计图吗”的趣味性问题,这样能够顺应小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将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代入到数学题目中,使学生乐于观察和理解题目,调动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四、借助多媒体创设趣味数学情境

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形象具体的展现教学内容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多媒体应用能力,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数学知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数学情境。通过创设情景,教师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构建一个多彩的数学课堂,使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新奇感。

如学习“百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借鉴龟兔赛跑的场景并且进行创新,在多媒体课件中创设一个小兔子和小乌龟分苹果的数学情境,情境的内容为在小兔子和小乌龟比赛道路的边上有10个苹果,小兔子跑的比较快,提前拿走了7个苹果,小乌龟跑的比较慢,拿走了剩下的3个苹果。结合这个趣味性的数学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百分比的知識,告诉学生小兔子拿走的苹果数量占总数量的70%,表示小兔子拿走的苹果是整体的百分之七十,相应的小乌龟拿走的苹果数量占总数量的30%,表示拿走的苹果是整体的百分之三十。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百分比的写法、读法以及含义的效率。

总之,趣味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教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对趣味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使趣味教学法和数学知识更加协调,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月梅.探究基于趣味性教学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J].中外交流,2017,(39):97.

[2]叶仙华.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开展[J].散文百家(下),2017,(1):185.

[3]吕雯雯.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7,(5):255.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宗渠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