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2020-09-10陈银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8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初中班主任策略探究

陈银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初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是该阶段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最基本条件。在当前阶段的课程中,针对初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这些方式方法以及其核心理念也需要教师能够进一步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讨论初中班主任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辅导;策略探究

在初中阶段下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常重要的时期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初中阶段下的班主任应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这对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表现

当前,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学生面对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将导致学生面对更加复杂的网络环境。由于许多学生在父母的照料下长大,因此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通常较弱。一旦遇到问题就很难跨过去,这样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问题。总结当前阶段下的学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疲劳。

例如,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表现出各种心理状态。有些学生相对自卑,有些则会过度自负。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耐心。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无意间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结交朋友,而这些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还有一些青春期的学生逐渐变得压抑,如果很难释放,或者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给出正确的指导,他们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影响。除了影响亲子关系外,还应提供正式指导,否则会引起学生更严重的叛逆。

二、初中班主任進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

1、有针对性进行辅导

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班主任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问题。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在提供心理咨询时,班主任必须能够基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质的辅导计划。在现实世界中,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而在初中阶段,外部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有些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心理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进行特定的分析以了解学生拒绝学习的特定原因,例如学习态度,學习方式或人际关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应对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确保这些心理咨询对学生更有效,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例如,班上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很好,但是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他们的成绩都下降了,此时,班主任必须找到学生,首先教师需要保持耐心。与学生交谈并提出问题。首先,教师需要能够对学生开展相对应的心理辅导计划,这样学生将逐步向班主任讲解为什么成绩下降。如果学生遇到人际关系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必须充分理解具体原因并找到解决学生之间冲突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让教师逐步与学生建立更融洽的友谊,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学习知识。因此,班主任可以在心理过程中帮助学生,所以班主任应该能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更适当地工作。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学生教育活动或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能够与学生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使工作各个方面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设法走入学生群体,使学生能够理解班主任对他们的爱并与学生进行更充分的交流。处于叛逆时期的大多数中学生都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无法与班主任很好地交流。针对这些情况,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理解学生,并始终尊重学生,以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个性,随时注意引导学生的发展,并能够针对学生的细微变化进行具体情况的咨询工作。

例如,有的学生对日常活动缺乏热爱,而他们却在课堂活动中并不十分活跃,而且他们的性格相对较自闭,这时班主任应该完全了解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因素,可能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父母常年不在家。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最终导致了这种缺乏家庭教育的后果。这时,班主任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学生可以逐渐接受班主任的照顾,从而感受到老师的照顾和关注。同时,班主任需要组织课程活动的开始,学生之间也需要交朋友,并主动照顾这个学生,从而缩短了该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负责教师还应努力与学生密切沟通,以确保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教师不仅可以较为全面的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且教师也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接受知识,使该学生与其他学生融洽也能够更加相处,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拥有更好的思维能力。在负责学生的课外辅导时,老师必须首先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且如果学生缺乏专业技能,他或她将没有扎实的知识。在进行课外作业时,这可能会引起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能够从学生自身的本质出发。通过多种手段来持续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班主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技巧。

三、利用好班干部,作自己的好助理

班级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班主任老师的好助手,班主任对班上的最新情况有更详细和全面的了解。扮演好助手的角色就显得很重要,因为有时班级干部往往对于班级学生中的了解更加深入,例如最近班级发生的事情,学生经历的心理波动的情况等。一方面,虽然班级干部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班主任布置的日常工作,掌握全班情况,但对提高学生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教师必须在班级中选择合适的人作为助手,选择负责任的学生作为执行人员,不断培训和指导他们,并合理有效地处理班级人际关系。关键是要与班主任进行良好的交流。同时,班主任必须确保对班干部的思想认识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要过度滥用自身的权利。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下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自身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同时应采用更全面的方法,促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时刻注意学生的身心变化,并针对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在辅导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变化的原因,并能够让心理指导工作更加集中,从而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并解决心理辅导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专注于他们的学习并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崴崴.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35-36.

[2]焦健.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J].物理通报,2019(08):95-97.

[3]王崇伶.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J].学周刊,2019(14):43.

贵州省习水县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初中班主任策略探究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